“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和自身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因素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提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导向和新路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首先应该明确“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的具体所指,然后再进一步引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具体所指.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指现实的人,在我国目前主要指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从这个角度讲,“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民为本”或“以我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就是所有的高校大学生.“以人为本”中的“本”,主要有三层含义:首先,“本”指人是主体.这里的主体,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责任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必须进一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第二,“本”指人的本质,即一切以人为出发点.社会的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展现,这就要求把一切事物都理解为人事,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一个人的本质的生成与表现过程.第三,“本”指人的目的,即一切为了人.社会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生活的世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基于“以人为本”中的“本”的三层含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每个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因此,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

1. 坚持“以人为本”是应对当代大学生自身变化和特点的需要

全面认识新世纪大学生的特点,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良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建立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特点.

一是群体构成多样化.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构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不同经历、不同生活背景的大学生“同聚一堂”.其次是大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不同高校之间,同一高校的不同大学生之间在学习基础、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构成如此复杂的教育对象.


二是生理心理新变化.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到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发育普遍趋于成熟,进入生理发展的稳定期.但由于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的缺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呈现出心理成熟期后移、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增多等特点,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功利化、实用化.

三是思想行为新变化.由于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拓展,影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社会因素在种类与规模上愈加发散,在对大学生思想活动影响的力度上也日益加大.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使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的各种问题都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品评、思考的对象.这一方面让他们的思想关注点日益宽泛和多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需求的表层性发展倾向,热衷于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等等,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更注重现实利益,在行为上也更注重实际的效用.

2. 坚持“以人为本”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问题的需要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内容的制订、方法的运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较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削减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是教育目标缺乏基础性与层次性.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未能彻底摆脱政治道德规范的痕迹,在教育目标确立上,通常偏重宏大政治性目标,冷落具体微观性目标.单纯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而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的培养重视不够,对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较少.同时,对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思想水平的大学生所应达到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研究不够,往往是用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标准去要求和规范不同年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忽视了大学生之间道德品质、思想水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忽视了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二是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与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会日益扩展.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当前的现实矛盾、热点问题、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给大学生释疑解惑,做好教育引导.同时,由于就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往往会焦躁不安,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设置上要注重针对性,把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择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挫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着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择业指导,并积极地发现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矛盾和情感冲突,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改善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是教育方法缺乏主体性与实践性.第一,忽视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和体验,忽视大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没有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主体需求、身心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怀,仅把大学生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大学生的生活情境.第二,重认知轻体验,重灌输轻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知过程.简单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强调让大学生接受既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记忆,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智育化.这种缺少情感体验、缺乏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使大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类似论文

基于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教育,其内涵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以及人性化的教育。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9688 点赞量:26072

人为本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 要: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文章阐述了在当前新形势。
更新日期:2024-9-3 浏览量:17721 点赞量:5347

人为本,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摘 要 】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对推进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
更新日期:2024-12-23 浏览量:157215 点赞量:33849

坚持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创。
更新日期:2024-4-11 浏览量:57614 点赞量:13686

“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的完善。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9346 点赞量:2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