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如何应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全面挑战之我见

摘 要 :现今现代科技革命的爆发和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但马克主义本身就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理论,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也为它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现实性.本文同时也就几个方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突破点.

Abstract:Now,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he sparked a series of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this bright challenges to Marxi. But Marxi itself is not a static theory, it is a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and opening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provides a reality for its ric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points several aspects of a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现代科技革命 现实性 挑战 突破

Key words: Marxi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reality,challengesbreakthrough

作者简介:刘笋,女,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一、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

(一)当代科技中的哲学问题 当代科技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哲学问题摆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面前,其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量子力学方法论问题的讨论;50年代遗传学中的哲学与方法论问题的探讨;70年代的相\深入研究的人工智能中所到涉及到的意识与人工智能关系、思维哲学、物质决定意识的微观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新兴学科如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中的有关复杂性、时空结构、物质自组织机制、平衡性与非平衡性问题等哲学问题研究;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讨论以及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等在发展和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哲学问题、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是不能无视当代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 当代科技的巨大进步及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在西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把科技发展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的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所谓的“统一工业社会论”、社会发展“阶段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趋同论”,以及影响广泛的“后工业社会论”和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科技观等.这些理论几乎都起源于美国,这和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着美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这些理论之间虽然在某些具体观点上存在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企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学说和社会革命理论,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因为纵观这些理论,它们忽视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把科技看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有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割裂开来,从而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根本区别.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哈贝马斯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并对科学技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的机制加以深入探讨.在他看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日益成为社会的意识形态.”那么,为什么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成为意识形态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日益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同时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两大历史趋势使得科学技术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系统参与对社会制度的干预,将政治问题转变为科学与技术问题,把由原先通过舆论与公众讨论的问题交由科层组织中的专家使用技术与科学程序来解决,从而取得合法性.

(四)新中间阶级论 “新中间阶级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的考察所形成社会阶级与阶层理论,其中“新小资产阶级”论和“新工人阶级”论是典型的代表.

(五)生态技术论所谓的生态技术是相对于耗费资源严重的大规模技术的小规模技术.在大规模技术中,劳动被分解为无数独立工序的高度分工,这只能使工人在组织的分工管理的专门知识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使工人劳动丧失创造性.生态技术论本身并不是一种技术理论,它实质上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借用舒马赫有关小规模技术的见解的基础上所阐发的一种社会政治理论.生态技术论启发我们去深入思考生态技术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树立不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科学技术观等一系列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应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自身就是运动、变化与发展的科学.它自身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它必然要“突破”.顶峰论、不变论从来就不是辩证唯物论,而是一种自行毁灭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就在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这种矛盾运动引起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从而表现出它的巨大生命力.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它同样是一个开放系统,有新陈代谢.否则就会失去生机,变成无用的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突破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是那时代的伟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但他们在任何情况下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而且他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身必然处于矛盾的辩证运动之中的观点,把马克思的学说放在过程之中,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必然“青出于蓝”,马克思主义必然不断地突破和发展.

第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辩证唯物的革命与批判精神的代表作,自身就是真理过程的一个环节.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它的真理性也就具备了过程性、环节性,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就要求后人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这一环节的真理,即当代的精神.同时,马克思主义创造者就他们自身来说都不是神而是人,因此他们也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这就是说,他们也不能解决在当时还未充分暴露、因而未熟透到必须解决和可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对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不可能做出超越时代的解释,因此,他们虽然将实践的概念作为具有公理意义的概念加以使用,但并未做过深入开发与研究.因此,对劳动、对发展、对人的本质等具有开端意义的概念也未有专门的著述,这本身就要求后人随着科学的发展加以丰富、充实.

第四、关于认识论,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他们对实践的概念,对人的本质,对思维的机理未能开发清楚.因此,对理论与实在、主观与客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问题的思考,就缺乏必要的前提,从而在认识论上,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和阐述的余地.

总之,从以上对现实的需要、理论上的发难、自身的矛盾运动三方面的分析,都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必须丰富,必须通过这种丰富,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一个辉煌的发展时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代马克思主义阶段.但是研究论证这个新阶段绝不意味着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和革命与批判的精神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应对现代科技革命,要求自身的丰富与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产生和发展为其提供了丰富与发展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自身是一定要发展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与新发明,也为这种突破性的发展带来了客观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是当代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的新的素材,做出了新贡献.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的新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从宏观上讲,射电望远镜可以使人们对宏观宇宙的观察达到200亿光年以上,现在人们创造的宇航天器可以对太阳系的某些星球进行实地探测,这些新技术的发明、新科学的发现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从微观上讲,现代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夸克的层次,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更进一步.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如:爱因斯坦相对论以确凿的科学事实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现代系统科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计算机科学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充实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的原理;基因技术进一步揭示了高等生物与生物的联系性和物质统一性.

四、具体来说,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着力研究数字化所带来的虚拟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存在,以及随之而来的电脑化、信息化的虚拟交往实践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空间,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实践方式.而且网络还创造了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生存空间,即一个具有可能态的“世界普遍交往”结构,从而将全球往实践二重化为现实的与虚拟的世界.因此这一变化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前景.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作为后工业社会与新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经济基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即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形态理论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现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主义的新社会主义.现在中国人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新现代化”――既不同于马克斯韦伯的现代化,也不是哈贝马斯、吉登斯或乌贝克指认的“第二次现代化”,而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带动和引导的新型工业化.新社会主义在阶级结构、生产方式、相互关系及社会目标、发展阶段等一系列问题上将远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主义.这也正是今天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之脱节、需要回应的重大时代课题.

(四)社会思潮 现代主义思潮――现代主义使一切思维、文化简单化、模件化.一种规范、一个中心、一条路线、一个标准,都是现代主义的固有特征.反之,在新全球化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获得了话语中心地位,多元化、差异化成为时代的象征.除了传统的阶级差异、意识形态差异而外,新民族主义、女权主义、同性恋群体、新宗教、恐怖主义、网络族群、绿色组织、新纳粹党等等,都以各种方式影响世界,冲击全球性秩序.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应对现代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求得自身的丰富与发展.现代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各种思潮、理论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并且,现代科技革命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为其应对挑战准备了现实性,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者,应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合理解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类似论文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来源

[摘 要] 理论的大众化需要诠释和解读理论的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理论工作者研读马克思主义后撰写的理论著。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2745 点赞量:6692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实践存在美学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向来主张从实践哲学中探求美,寻找美的本质 而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基础上。
更新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58191 点赞量:3422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来源的综述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问题的探讨不断。
更新日期:2024-8-14 浏览量:106943 点赞量:23638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六十年

当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们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火种播撒在布满干柴的中国大地上的时候,它迅速地燃烧。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8287 点赞量:23799

与时俱进宣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中国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湖北省记协主席、武汉大学博导、湖北日报。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81596 点赞量:1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