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摘 要 ] 本文研究如何改进上海电机学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研究结论对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3- 02

1.前 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边缘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引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原来只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我校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我校商学院工业工程、产品质量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学习这门课程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难以理解、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2.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部分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两类受众对象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上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应该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张义刚[1]认为应该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 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掌握MIS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2)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作用,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使其了解MIS 开发步骤和方法,能够配合MIS的开发工作.系统开发中的3个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涉及到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知识,这些是经管类学生的弱项,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不应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实施,而只要能够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就可以了.另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系统实施应属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范畴.


3.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第二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介绍信息系统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趋势,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和通信网络.第三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四部分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评价.第五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如ERP、CRM、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教学内容中,如何针对经管类学生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淡化末节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张义刚[1]认为,为了使管理类专业学生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应该把数据流程的分析和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顾继光[2]认为,教学内容往往受到所选用教材的制约,教材出版时出于通用性的考虑肯定会使其缺乏对特定对象的针对性, 所以在授课时应“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注意把一些教材上没有深入和没有出现的内容引入课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课程教学中不侧重于讲解信息技术本身,而是重点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重庆工商大学在本课程教学中强化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求分析的讲解和分析,淡化了其他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内容,从而突出了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我校经管类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观念,认识信息化大潮的背景及其对社会、企业的影响,通过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其次,强调数据和数据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如何运用管理模型解决管理问题;第三,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的思维考虑管理问题,如怎样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进行业务流程改进和再造,如何画数据流程图等;第四,在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相对淡化其他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最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评价工作.

4.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对于从未走出校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加强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方法[3-6],如引入案例教学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等.下面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讨论如何改善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

理论讲授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本课程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思考、提问等交流,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逐步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较好地弥补了学生企业管理经验的欠缺,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通过对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内涵,进而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感性的认识.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案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 促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内容应用于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可以把课堂上要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并把案例的思考题一起给学生, 这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避免了将“案例学习”变成“听故事”,锻炼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案例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某个开发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讲解其内部原理和功能,加强学生对现代应用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到企业实地调研,使学生切身感受信息化对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提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4.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等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认为该课程实验只是局限在课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之外还安排了实验教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将实验教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分为4个层次:认知性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知“MIS是什么”,案例分析实验让学生了解MIS是如何开发的,模拟性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难点与关键,最后设计性实验(即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前3个实验帮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MIS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达到能够自己开发的程度.这样的实验安排对我们很有启发.

对于我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知实验可以采用课堂演示一个系统,也可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了解ERP 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采购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相应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管理功能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加以实现等内容.案例分析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完成该实验.模拟性实验围绕系统开发中的难点及关键点,例如针对系统分析阶段中的“需求分析”,任课教师提供若干中小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化需求背景,包括“超市销售系统需求”、“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需求”、“中小贸易公司进销存系统需求”等,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的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可以不进行系统实施这个步骤,只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另外,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在小组分工时由经管类专业学生承担系统分析的任务,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可由双方合作完成,共同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的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承担.在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如何进行沟通合作,协调彼此的工作,同时控制好项目进度,这些也是很大的挑战.这种合作与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开发非常类似,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和开发能力.

5.合理设置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起着督促和引导的作用.李竹宁[3]认为,一般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只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考核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应该尝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院的MIS课程分别开设了理论课和课程设计,按两门课程进行考核.理论课的考核方法目前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以后可以通过安排1~2次案例分析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平时成绩,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讨论.

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并派代表用PPT汇报演示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根据陈述和答辩的情况给予答辩成绩,教师还将根据报告质量给出报告成绩.另外为了防止“搭车”情况,每位同学都需写课程设计总结,说明自己负责的课程设计内容以及工作情况,教师据此给予平时成绩.最终每位同学的成绩由以上3部分成绩构成,这样既考虑到了小组的整体合作情况和成果,又兼顾了每个同学的工作表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6.结 语

本文研究了上海电机学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进问题,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一些院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有借鉴意义,希望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122-124.

[2]顾继光.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1):96-9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vol.2:23-26.

[4]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 工 高 教 研 究,2008,27(4):119-121.

[5]李锐,郝庆升.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9):123.

[6]殷凯,谢光前. 基于案例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2):81-85.

类似论文

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定位教学内容

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量:157725 点赞量:3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