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摘 要: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片面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下,这严重偏离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与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为突破口,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缺席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自主学习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辨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 键 词 : 大学英语 思辨缺席 思辨能力 培养策略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在当前和未来的“十三五”期间,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课题,全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高校公共课,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教学重任.作为高校外语教师,其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在充分理解思辨内涵的基础上,将思辨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一种张弛有致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双重飞跃,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1.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即“思辨能力”,也有学者将其译成“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等,一般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依据的判断.1998年,黄源深教授撰写的《思辨缺席》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接着林崇德、文秋芳、孙有中等人分别提出了三棱结构思维能力模型、思辨能力层级模型和相关教学改革举措,也有部分一线教师从大学英语教学层面探讨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2.培养思辨能力的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始,思辨能力在许多国家被列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和国情要求,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变得愈发重要.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引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和判断,形成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源泉,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缺席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换言之,思辨能力已然成为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一块短板.

1.重机械识记,轻逻辑思辨.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重复、听写、朗诵、替代和日常交流等机械训练,都能驾轻就熟、自如应对,而一旦涉及主题讨论、过程阐述和原因分析,学生的思维就明显处于短路状态,虽有想法但表达出来的内容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更有甚者,在自由提问和小组辩论等环节出现集体“失语”,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打断.学生普遍反映虽有辩证思维的意识,但心余力绌,长期的线性思维束缚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达不到批判思考、质疑和辩驳的要求.

2.重感性认识,轻理性认识.

部分大学生擅长对现象进行描写和陈述,停留在认识的初级阶段,洋洋洒洒地表达自我,而一旦碰到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或者对某些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就会失去方寸,逻辑不清晰,说理不透彻,不能做到从宏观角度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主要矛盾,从而很难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

3.重实际应用,轻兴趣培养.

外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的全方位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放飞思想和增进文化认同.然而,对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外语学习更多地是为了充当未来考研、就业或出国的敲门砖,一旦目标实现,便无法保证持久的学习热情.与之相对的是,基于兴趣的外语学习动机相对薄弱,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方面比较懈怠,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强,无法为外语学习提供持久的内在驱动力.


三、思辨缺席原因分析

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外语教学目标的曲解.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事实上,在实践中,从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对上述目标存在曲解.一方面,广大行政管理部门倾向于将考试、过级等与教学质量业绩挂钩,对思辨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理由无非是前者客观、明晰且易于评估,后者抽象、费力且短期内不具实效性.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考核,力争教学业绩排在前列,倾力于应试教学(刘晓明,2013:61),教学中更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机械灌输,忽视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分析、讨论、辩论等过程,造成学生思维不活跃,不善于深入思考和判断.另外,学生本能地传承了中学时代重重闯关的应试学习习惯,孤立地学习语言点,一味地专注于听、说训练和单纯的语言识记、模仿,虽然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各异,但不得不承认,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仍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

2.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有待深入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只针对大一、大二两个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考试和过级展开,相关的选修课很少甚至没有开设,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人文学科知识薄弱,看待问题的视角狭窄,成为思辨培养的潜在阻力.同时,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有必要深入改革,从教材内容看,有的单纯记叙缺乏人文情怀,有的看似说理太深实则空洞无物,有的话题陈旧与时代脱节,等等,学生提不起阅读兴趣,教学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思辨培养成为空谈. 3.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忽视了思辨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评价体系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分值为四比六,其中对平时成绩部分,教师可以设置几项评价指标,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测验、课后作业等.从中不难看出,这两部分本质上主要都是考查语言技能,体现不出对思辨能力的评估.另外,这种片面的课程测试必然对教与学产生消极作用,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试型教学,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的集体缺失.

4.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思辨缺席的诱因.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优劣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关于思辨教学,每位教师的领悟、权衡和操作不尽相同.一些教师认为,外语课主要是技能培养和语言操练,他们更看重口语互动的开展和学生发言的频度,不注重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一些教师也鼓励学生质疑,然而,学生的质疑时刻受到教师思维定势的干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被压制,变相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也有些教师自身的思辨素养还不强,无法熟练地开展相关课堂活动,只能兜转于讲解、纠错等浅层次的改进.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思辨能力不同程度的“空位”的原因.

5.大数据时代搜索的便捷性滋生了学生思维的惰性.

信息化时代,网络搜索的便捷性和开放性,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容易受到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无处不在的海量网络搜索,对那些自控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走捷径的法宝,课堂上人云亦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滋生了学生思考的惰性和解决问题的依赖性,影响了思辨教学效果.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1.提高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

思辨能力的培养关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与学,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应并行不悖,思辨培养也不能停留在政策层面,应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切实执行.一方面,高校应高度重视思辨教学,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地学习思辨内涵,尤其对大学英语的行政岗人员和一线教师,可以培训、观摩和研讨等形式,增强教师的思辨意识,引导教师逐步成为主动的行动研究者和知识建构者.另一方面,将思辨培养的理念、重要性和学习方法推广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思辨层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师生共同致力于寻找新的思辨学习突破口.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尽力扭转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培养的放任局面.

2.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迎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以思辨培养为导向,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针对思辨培养,首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它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设计问答和讨论部分,引导学生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思辨,及时指出学生回答和推理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尝试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它立足于学科内容教学,教师用内容话题而非语法规则或词汇表作为教学的框架,以目标语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实现认知能力培养和语言水平发展的双重目标.它的出发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发现者和体验者,能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3.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要提高思辨培养的质量,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首先,精选合适的教材,合理削减语言技能训练所占课堂教学比重,酌情增加有助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功能际活动和专题讨论,加大相关选修课的力度,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认同,此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培养不能与其他学科知识割裂,与外部学科的嫁接能拓展知识结构,让思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或跨学科旁听,通过各种知识的交融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4.倡导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取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具体步骤如下:上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如presentation、网络作业、演讲、role play、debate等,组员间相互督促,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完成任务,上课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呈现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接受同学的即兴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一旦出现跑题或“冷场”,应及时点拨,课堂后,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总结,巩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制订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案.教师可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访谈、教学日志等形式,重新审视和总结阶段性教学,促进教学相长和科研水平提升.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集认知能力培养和情感特质开发为一体的有效方式.

5.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增设对思辨能力的考查.

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也应体现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目前来看,在大学英语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中,涉及思辨能力的考查很少.为引起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关注,应适当加大形成性评估的含量,在形成性评估中增加对思辨能力的考查.除了传统的考试,测评的形式可以丰富和多样化,如个人或小组presentation、辩论、研讨、观后感、时评等,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我、放飞思想的空间,真正达到目的语输出和思辨能力考查的目的.

思辨能力的培养关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落实.思辨能力的培养就像一块尚未开垦出来的肥沃土壤,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探索价值,除了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在各学科、各高校引起充分重视,全方位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应全面落实思辨培养目标.

类似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之学生语用能力培养

摘 要 :语用能力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本领,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从语用学的内涵出发,探讨了语用在。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4891 点赞量:9186

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之探析

【摘 要】从近年来对于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有极大的作用和应用前景,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
更新日期:2024-11-18 浏览量:145469 点赞量:31805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能力

摘 要:听说训练对于英语学习而言非常重要 本文立足于真正将英语从口中说出来的目标,从创造良好的听说氛围。
更新日期:2024-8-19 浏览量:107890 点赞量:23930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 是英语课标所着重强调௚。
更新日期:2024-5-6 浏览量:13571 点赞量:4622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能力

新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就成为了我们英语教师在实施。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21480 点赞量:613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摘 要】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英语文化素质的培养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阻碍文化素质教育的因素,。
更新日期:2024-9-12 浏览量:120371 点赞量:2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