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践教学经验探析

[摘 要]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一所富于时代特质的农业院校.它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积累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经验体系,即心怀壮志,树立大实践观,科学指导具体实践教学工作;因地制宜,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凸显实践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强调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三结合;争取支持,不断扩大实践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开展;多管齐下,通过改造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关 键 词 ] 实践教学 基本经验 探析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①(以下简称共大)是根据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经邵式平、汪东兴、刘俊秀的积极提议[1]P88,在江西省委的直接关怀和组织下发展起来的,是一所极具时代影响力的农业院校.虽然共大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服务对象,把学校办在了广大山区农村,办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办到了工农劳动群众的家门口,密切了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2]P9.

一、心怀壮志,树立大实践观,科学指导具体实践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是根据认识的本质与规律,结合实践的情境性、体验性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共大建校之初,就心怀壮志,致力于实现的伟大设想,即“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生自己劳动创造等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3]P4.也就是说,共大将向一部分没有条件接受教育,但政治素养较高的农民闯开大门[4]P70-77,通过边学习边劳动,培养一大批社会急需的农民大学生.建校之初,共大便确立自力更生、半工半读的大实践观,即共大师生需要一边教学理论知识,一边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将理论寓于劳动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共大不同于一般的全日制院校,不能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验证或拓展理论认知的手段,而必须将实践教学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1958年10月,共大总校1200余名师生在副校长黎超的率领下,奔赴奉新、宜丰两县交界的大港山砍伐毛竹,践行大实践观.在毛竹采伐过程中,广大师生将劳动生产与理论教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边劳动,一边教学,使广大师生收获颇丰.一方面,学生们学到了毛竹植物学,毛竹采伐作业,集材运竹、架桥、炸滩等方面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广大师生修建并改进了多种形式的竹滑道,创造了竹轨平车,修订了垂度和安全系数公式,设计并架设了各种架空索道.在该次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大总校师生不仅为学校筹集了38万余元资金,缓解了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更为重要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广大师生培养起一种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的精神.[5]P145

二、因地制宜,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凸显实践教学内容

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而且每个实践教学环节既具有相对独立特性,又紧密结合,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到一起,形成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社会性等特点,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6]P136-138这些特点,首先必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得到明确体现.共大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学生在校时间有将近一半用于参加生产劳动.因而尽管学校采取了缩短寒暑假的做法,学生上课时间仍比一般全日制学校少近1/3,照搬一般全日制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不现实的.因此,共大积极探索适应自身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经过精心编排,共大按照“少而精、学以致用、一专多能”的要求编制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强调“三个面向”,即面向生产、面向实际、面向基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此外,共大还根据山区生产的特点,适当增加或精简了某些课程内容,因而更加便于集中精力,重点突出,将各专业课的内容学深学透,达到或基本达到一般全日制大学同专业的水平.同时,由于教学计划贯彻执行中,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政治与业务相统一,课程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统一,学与用相统一,因而广大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相当强,服务于社会的效果自然更好.[5]P148-149而这是一般全日制学校学生在短时期内难以达到的.

三、扬长避短,强调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三结合

为了克服理论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影响培养质量的问题,共大师生结合自身的特色扬长避短.在设立专业时,共大是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和生产需要来确定.“由于系科设置与资源条件适当的结合起来,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可以大体统一,这就为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5]p149因而,共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师生身处广泛的生产基地之中,把它当作最好的课堂和最完备的天然实验室,摆脱了一般院校以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为学习圆周的限制,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现场教学的有关结合,从而可以生动有效地学习并把握新鲜的科学知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共大总校及各分校的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生产自给为主的结合;一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结合.前一种结合中,教学和科研本着结合专业直接服务生产的原则,强调“做什么,就学什么,就研究什么”,即以生产的环节和过程作为活教材开展教学,并根据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供解答.所以,在这种结合中,师生合作,直接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实践.同时,建造大面积的试验田和试验林,开展技术革新、试制新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既解决了群众生产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又从中学到了很多生动的实际知识.如金坪分校在改良高寒山区三类土壤的试验中创造了粮食亩产800斤的高产纪录.[5]p145再如余于分校师生(水产系)根据生产需要,试验成功了鲤鱼秋季孵化和鲫鱼杂交项目,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5]p157后一种结合中,有一段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但也按照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的要求,结合科研规划安排一定的劳动生产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结合,强调“包教、包学、包管、包产”,使得课堂理论知识既能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巩固,又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际,从事科研.因而,当时有同学撰文说:“半工半教就是好.”[7]p257-261 四、争取支持,不断扩大实践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平台.缺少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只能是空想.因此,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共大也不例外.就实践基地问题而言,共大的情况应一分为二,即分为分校与总校分别进行分析.就分校来说,它们多依托国营综合垦殖场建立起来,属场办学校.本着不与民争地的基本思路,分校多设立在深山老林、荒坡草滩之上.在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的山区,划出部分国营森林归学校经营;在田多人少的地区,征购当地群众无力经营的土地归学校种植.因此,各分校建立实践基地比较方便.它们根据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就近陆续办起了自己的农场、林场、加工场,使其成为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基地,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就共大总校来说,它是利用原南昌中等林业学校的校址创办起来的.附近的土地不少已被开垦出来了.为了解决生存与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校之初,共大总校师生便盯准尚未开垦的荒地,征得当地政府的同意后,建起了南湖农场、大港林场、枫景园艺场、瓜州农场劳动实践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1961年4月,共大领导又争取了省里的支持,将省农林垦殖厅所属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并入共大总校,更将原隶属于林科所的青岚生产队、芭茅岭生产队、蛟桥生产队的果园、茶园、旱地、荒山、水田共计334公顷土地全部划归共大总校直接管理,后又争取到燕子山苗圃和老飞机场苗圃约40余公顷土地划拨林学系.这些新增资源,为共大总校解决各科系的教学、生产、科研基地,实现系、场合一,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962年冬,为缓解瓜州农场被撤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大师生苦战鄱阳湖,围湖造田,创建了面积达454公顷的将军洲垦殖场,既满足了共大师生的自给自足需要,又成为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基地.[8]p64-66至1964年,共大总校的实践基地基本稳定,包括五金机械厂、农业机械厂、将军洲垦殖场、南湖农场、枫景园艺场、大港林场[8]p80,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共大因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五、多管齐下,通过改造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9]p108然而,共大创办时,没有预先调配好师资队伍.鉴于当时全国师资力量较为紧张的现实,共大确定了依靠专业队伍和依靠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来解决师资队伍问题.一是从下放垦殖场劳动锻炼的干部和转业军人中选拔一批劳动好,又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师;二是聘请一些科研单位的技术干部到学校兼任教师;三是聘请当地的党政领导、技术人员、生产能手、劳动模范到学校讲学、上课;四是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从高等农林院校分配毕业生到共大任教;五是从全国、全省其他一些兄弟高等院校支援了部分教师到共大工作;六是自力更生就地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养相结合,在职培养与脱产培养相结合,总校培养与分校培养相结合,教师轮训与选拔优秀学生任教相结合等措施,培养一批教师.[8]p60-61

然而,教师人数的增加只是师资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不等于教师都能很好地完成共大半工半读特色的教学需要,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比如,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全日制高等院校教育的教师,学校安排他们到兄弟院校脱产进修,以便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对于从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出来、对半工半读教学的实践教学很不熟悉的那部分教师,鉴于他们过去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不多,实践知识比较贫乏的现状,学校做了大量工作.最为重要的,是把对教师实践知识与能力改造、培养、提高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组织教师带着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认真学习的《实践论》等著作,提高教师对共大半工半读办校方针的认识,激发教师向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引导教师走出图书室、资料室、实验室,深入生产,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生产发展状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为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掌握可靠的依据;三是要求教师做到半工半教,规定每个教师每年要同学生、工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3个月,并强调教师不是为劳动而劳动,而是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群众的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便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8]p62○

注释:

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建于1958年8月1日,至1980年调整为江西农业大学,存在时间为22年.

类似论文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探析

摘 要:传统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往往是通过一些呆板,陈旧,无趣的实验对学生进行走形式的教学 因此,高校必&。
更新日期:2024-10-7 浏览量:18278 点赞量:5116

管理学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要使学生既掌握这一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采取多种。
更新日期:2024-2-4 浏览量:8230 点赞量:3118

《广告学概》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涉人专业领域的入门课,对于学生的专业理念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具。
更新日期:2024-5-3 浏览量:13549 点赞量:4722

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摘 要: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更新日期:2024-6-13 浏览量:82166 点赞量:18588

基于培养目标的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课程是大学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核心内容 因此,基于课程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质量。
更新日期:2024-5-7 浏览量:14511 点赞量: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