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金融的工具探析

【摘 要 】伴随着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的盛行以及中国发展碳金融的迫切需求,碳金融工具创新已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议题.文章在阐述中国碳金融工具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碳金融工具的创新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归纳了中国现阶段碳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 键 词 】碳金融 工具创新 探析

一、我国碳金融工具创新成果

根据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主要的碳金融工具创新成果可以根据项目类、产品类、业务类和政策类进行分类.

(一)项目类创新——CDM 远期交易项目

2005年6月,中国首个CDM项目——辉腾锡勒发电场项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注册成功后,在经历了短期的经验累积后迅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 年 4月1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项目(CDM)为2947个,中国为1 296个,占 43.98%;而截至2012年3月15日,我国已有752个CDM项目共获得529824780吨CERs签发,占东道国CDM项目签发总量的59.76%,如图1所示.

(二)产品类创新——碳能效融资和碳结构类理财产品

我国碳能效融资已开始起步,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国际金融公司开展中国能效融资项目合作的首家中资银行.截至2008年2月能效融资二期合作协议签订时,能效融资一期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碳结构类理财工具也有了突破成绩,2007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基础资产为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两款产品于2008年9月2日到期,分别录得7.4%和14.1%的较高收益,并再次推出同类产品.

(三)业务类创新——碳基金和碳信托

中国现阶段主要的碳基金有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浙商诺海低碳基金、新能源低碳基金.其中,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2006 年成立,2010年10月已达110亿元的规模;中国绿色碳基金2007年7月成立以来,已先后在北京、河北、内蒙古等 15 个省( 区、市) 实施造林项目 100 多万亩.我国的碳信托业务也开始起航,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成立了低碳财富循环能源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11年11月,英国碳信托标准公司与中国CTI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CTI华测将根据碳信托的标准为中国企业提供审核及认证服务.

二、我国碳金融工具创新的SWOT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 SWOT分析

1.内部优势

1)创新需求迫切

碳金融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现阶段国内金融机构对碳交易介入较少,参与碳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也正在这些方面积极努力以从根本上跟进国际碳金融发展的步伐,如一些银行已经开始积极借鉴国外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经验,纷纷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银行业务,故我国现阶段在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同时也会同时产生对碳金融工具创新的迫切需求,以加大碳金融发展的步伐.

2)创新潜力巨大

我国正处在碳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关碳金融的各方面工作都会逐渐进入正轨并积极发展起来,对于其中的碳金融工具创新也是同样的,我国可供碳金融发展的领域广泛,开拓程度较大,在碳金融工具创新这块更是拥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2.内部劣势

1)对碳金融的认识程度低

我国现阶段的碳金融业务和投资活动常是墨守成规,不愿甚至不敢去探索更好更有效率的碳金融应用工具.现有的碳金融市场还缺乏碳排放的二级市场及相应的金融衍生品和保险业务等金融手段的支撑,这在很大程度进一步加大了人们进行新型碳金融工具应用的风险,阻碍了我国碳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性.

2)创新浅尝辄止,深度不够

尽管我国已积极投身于碳金融的大力发展中,特别是商业银行,但对比欧洲、美国,国内银行对碳金融的参与还仅仅是碳金融业务的初级信贷阶段,不论是碳金融二级市场的建设、碳金融投资力度、在国际社会的参与程度,我们离全球碳金融的发展速度都存在差异.我国对碳金融工具的创新还仅仅停留在初级的衍生扩展阶段,而没有达到真正质量上的高度.

3.外部机遇

1)全球碳金融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碳金融工具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05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交易标的的交易总金额从101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26315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约120倍,交易量也由2005年的1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迅速攀升至481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由世界银行管理下的碳基金和设施也由2000年的1.4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3.88亿美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由此可见,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和碳交易活动更加活跃,碳金融必将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因素.

2)国际社会对碳金融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基于人类应对气候的责任和各国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双重目的,各国围绕碳排放权展开了竞争,形成了区域性和多层次化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例如,欧盟排放权交易计划形成的多国区域合作市场,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国家级的排放交易体系,美国和澳大利亚正在积极发展的州级排放交易体系等.其中,欧盟宣布无论国际谈判的结果如何,都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减排20%,并通过率先进行政策与技术创新,主导国际碳金融市场;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目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长远计划,调整工业结构,鼓励节能技术,并提倡碳金融的私人投资,同时设立多项相关的文件和法案.

4.外部威胁

1)政策、法律、制度不完善

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对碳金融的相关优惠政策没有加以明确规定,更没有对各个相关行业碳金融工具的积极创新提出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法律方面,对于违反低碳经济的经济运行模式的制约程度不够,环保制约标准没有达到统一且可行的要求;制度方面,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业务缺少相应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制度.这些都导致了碳金融工具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通过在业务种的不断应用而得以发展创新.

类似论文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议

【摘 要】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低碳经济已被赋予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任,而碳金融作为承载低碳经济。
更新日期:2024-2-1 浏览量:7307 点赞量:2769

拓展中国碳金融

【摘 要】面临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的金融实务已无法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有必要进行金融创新以适应和促进低。
更新日期:2024-9-1 浏览量:14829 点赞量:3974

中国碳金融的策略与路径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 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
更新日期:2024-4-11 浏览量:55816 点赞量:12785

中国应抢占碳金融市场先机

早在两年多前,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将全球能源紧缺危险列为世界目前所面临的三大危险之一。
更新日期:2024-4-14 浏览量:56609 点赞量:13071

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竞争和全球金融风险也愈演愈烈 因此,企业采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应对激烈的。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21089 点赞量:6188

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

摘 要 :在低碳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碳金融市场迅速崛起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交易平台和。
更新日期:2024-2-9 浏览量:8715 点赞量:3180

中国碳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一、碳金融市场发展的起源与交易结构 碳金融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是指所有与碳减排有关的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
更新日期:2024-9-9 浏览量:17417 点赞量: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