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问捕捉生成科学评价

课堂提问、资源生成、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让提问、资源、评价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如下三点:

一、优化提问策略,增强提问效果

在历史教学,教师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当前学情,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抛出若干问题,利用问题指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与学步入一种融洽的、和谐的对话与分享情境.有效的提问应当是适度的、适量的、有思考价值的;而不是频繁的、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

笔者认为有效的提问应具备“三性”,即层次性、针对性、启发性.所谓“层次性”,是指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以如层层剥笋一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弄清问题的实质.“针对性”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感知、理解与消化;二是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即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知识结构出发,有坡度地进行追问,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享受到汲取历史知识的个中乐趣.譬如,笔者在执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时,便设计出了如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内容:A、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B、你能来概括一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吗?C、你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这三个问题从难易程度上看,呈现出了一定的层次性:A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设计的,B是针对中等生设计的,C是针对优等生设计的.这样笔者就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有层次性,又有针对性,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所谓“启发性”,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所提的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学生思维的神经,诱发学生努力思考并使之有所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善启发者,必善提问.“启发性”要求教师要善问、善导,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

二、捕捉生成资源,打造精彩环节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阐明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告诉我们教学是具有生成性的,资源生成在课堂中难以预料、稍纵即逝.当生成出现时,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地捕捉并作出正确取舍与运用,以打造出更精彩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精彩环节.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战争》时,笔者告诉学生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社会屈辱的开端.一位学生听了笔者的陈述,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战争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另一位学生又迅速反击:“照你这么说,战争对中国的发展还是有贡献的,我们还应该感谢英国人啦?”面对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笔者没有急于作出孰是孰非的评价,而是让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具体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位同学振振有词:我认为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我们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还要长时间地处于封闭与落后之中.战争尽管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使外国先进的文明传到了中国.此时,班里一些同学也陆续表示赞同,但仍有部分学生保持着自己的声音:“即使没有列强的入侵,落后的中国也会慢慢地向前发展,正是列强的侵略阻挡了中国前进的脚步.”不同的思维交锋与观点碰撞使课堂气氛一时活跃起来.笔者没有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同学们的观点,而是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达成了如下共识:英国之所以发动战争,其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所以,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造成中国社会近代以来长期落伍的主要原因.但西方列强在把灾难带给中国人民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文明带给了中国.中国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则是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实践证明,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对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捕捉课堂上涌现出来的符合“三维目标”需要的资源,并加以科学分析与有效利用.

三、讲究科学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历史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新课程理念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及情感体验等,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和激励功能,借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譬如,笔者在检查评价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学习主题时,没有把评价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学生是否掌握了中国隋唐历史的基本知识上,而且评价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理解、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是否能够认识到祖国的繁荣与民族的和睦团结密不可分的道理,是否能够树立忧患意识,增强了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等等.

川教版历史新教科书的崭新体例及丰富内容,为历史教学的评价改革指引了明确的方向,也为历史教学评价形式搭建了切实可行的平台.学生可以“自评”,老师可以“测评”,社会、家庭也可“共评”.其中教师的“测评”,不能只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劣,更不能用难题、偏题、怪题来难为学生.教师应彻底解除学生不堪承受的学业负担,缓解考试压力,真正实现评价由“量化”向“质性”、由“分数”向“素质”的转变,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

类似论文

科学评价领袖人物功过的时代意义

【摘 要 】如何评价的领袖人物,是涉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 苏共领导人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领导人科学评价斯大林及和思。
更新日期:2024-11-10 浏览量:143213 点赞量:30972

新时期科学评价的历史意义

【摘 要】十年“”结束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和平和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而产生于战争年代的思想,被。
更新日期:2024-11-27 浏览量:144239 点赞量:30863

科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结果,可以。
更新日期:2024-9-19 浏览量:119411 点赞量:2604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问是开启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ఱ。
更新日期:2024-9-6 浏览量:18113 点赞量:5433

科学评价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正确发展方向与错误发展趋势交织,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也遭遇了严重挫折和失误 ੌ。
更新日期:2024-8-28 浏览量:107737 点赞量:23525

客观记录科学评价有效指引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评价现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我校科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评。
更新日期:2024-11-15 浏览量:142832 点赞量:3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