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效率测量方法: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

摘 要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的规则,制度可以通过一系列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组合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这些由于制度变迁带来的交易费用减少,外部性的减少和不确定性的减少都表现为制度效益.制度效率的研究对研究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对税收制度的研究除了应该研究税收制度对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以外,还应该研究税收制度对社会环境,国家关系以及税收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关 键 词 :制度 制度效率 税收制度 成本-收益

一、制度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人类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理解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典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侧重从市场机制角度分析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认为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是万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早期制度经济学的奠基者凡勃伦(1899)把制度归结为在人们的主观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和习惯,制度不是组织结构,制度本身就是由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所组成的.康芒斯(1934)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所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只有依靠法律制度才能解决.所有权构成了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他还特别重视国家和法律的作用,提出了以国家和法律机构作为一切交易契约的公证的仲裁人,依靠法律来管理经济的主张.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1990)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游戏的规则,或更正式地说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约束.制度是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如行为规范,习俗,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如规则,法律,宪法)及它们的实施机制所构成的.诺斯强调制度与组织是不同的,如果说制度是社会博弈的规则,组织就是社会博弈的参加者.组织是由团体组成的,团体则是由具有某些实现特定目标的共同目的而联系起来的个人组成的.

从上述分析分析可以看出,对制度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制度是一种社会活动的规则,是由各类组织创造的,用于约束组织个人的活动规则.制度构成要素包括交易成本、产权、国家和契约等因素.制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制度效率因素能否适度运行.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活动.

其二,制度与人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有密切关系.汉密尔顿指出,一种制度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或某种广为流行的、经久不衰的行动,制度根植于人群的习惯或风俗.从根本上看,传统意识形态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就在于人们的制度选择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总是受他们的文化传统所制约和影响的.作为组织中的个人的行为必须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活动的.制度作为人主观选择的产物必然要受到人主观思维的影响,与人的心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制度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文化的一部分,可统称为意识形态,包括价值信念、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西方经济学建立在人的经济人理性选择基础上,人的动机和心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化效用,但人对个人最大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一定规则制约背景下的,这些制度的约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前提.


其三,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是为一定的组织内全体人员制定的,而不是为某一个个人服务的,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尽管在制度的某些阶段,制度只为少数人设定,但大多数情况下,制度的依从少数服从多数的运行原则,因此,制度与一般公共品不同,制度具有排他性的原则.

二、制度效率的成本与收益

制度的效率研究制度变迁过程中,新制度是否能促进旧有社会制度体系完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制度的差异与各国经济效率有密切关系.制度的变革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制度效率(institutional efficiency)就是实施制度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任何制度都是适应人的需要而创立起来的,因而总能具有某种能给人们带来效应与收益的功能.张五常认为,如果从产权方面考虑,制度成本实际上就是交易成本.林毅夫认为,“制度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但制度的确定和执行起来都要成本,这个成本广义地被定义为交易费用、包括组织、维持和实施一种制度安排各项规则的所有费用.由于在交易费用给定时,执行一项特定的制度功能总有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所以一种制度安排可能比另一种制度安排提供更多的服务,因而也更有效.或者说,给定一个服务量.一种制度安排的交易始用可能比另一种制度安排更低.”所以,如果以交易费用来衡量一种制度是否有效率,无疑交易费用最少的制度最具有制度效率.构成制度的成本主要有以下方面:(1)制度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2)清除旧制度的费用;(3)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4)制度变革及共变迁造成的损失;(5)实施成本;(6)随机成本.制度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制度变迁带来的效益与成本的对比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中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原理,新的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关键看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够与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必定是制度的效益―成本比较高的制度.对转轨国家而吉,制度变迁的目的在于减少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和效率,从而实现增加社会有效资源的目的.

三、制度效率的理论分析

制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的对比,如果用TR表示制度的收益,TC代表制度的成本,则制度的效益TE可以表示为TR-TC;一般而言,制度收益曲线TR是由于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变迁有“供给主导型变迁”和“需求诱导型变迁”两种方式,供给主导型变迁属于正式制度的变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政府主导型,有宪法秩序的创新开始的;二需求诱导型变迁则是由非正式制度变迁带来的,是一种局部的,渐进性变迁,我国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就属于需求诱导型变迁.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制度变迁,一般都是“非帕累托改进的”,一项新制度的产生在对部分群体带来福利增加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另一部分群体产生福利的损失.但制度既然产生变迁,从社会总体而言,制度收益曲线应该是逐渐增加的.而制度成本在一定时间内也是逐渐增加的,制度在施行一段时间后,其所依托的客观环境和生产技术条件会发生很大变化,制度达到变迁的既定目标,其制度维护、制度耦合的成本在长期内呈现逐渐增长趋势.

如果用横轴表示制度运行状态,纵轴表示制度收益TR(或制度成本TC),则制度效益曲线TE可以用二者间的垂直距离表示.从图1可以看出,制度效率曲线TR和制度成本曲线在制度变迁后一段时期内是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但一般来说制度收益会大于制度成本(如果一项制度变迁的制度收益小于制度成本,改项制度将不会持续下去),所以制度收益曲线TE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制度运行一段时期后,制度收益TE达到最大值,即图中最高点E点位置,此后,尽管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继续增长,但它们之间的差逐渐缩小,到制度运行到F点的时候,TR等于TC,此时制度的收益为零.如果就将TE曲线求导数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曲线ME,ME在E点有最大值,在F点等于零.此时会产生新的制度变迁的需要.


借鉴成本―效益理论结构,对制度的效率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对单项制度安排效率的分析.制度结构是由诸多制度安排构成的有机体,因此单项制度安排效率的实现是制度结构效率分析的前提.单项制度安排效率的测定我们可以借助成本―效益理论实现.用TRi和TCi(i等于0,1)分别代表制度变迁的收益和成本,0和1分别代表制度变迁前后的时间.则制度变迁的净收益可以表示为NR(NR等于TR1-TR0),制度变迁的净成本表示为NC(NC等于TC1-TC0).如果用EI代表制度安排的效率,则:

但单项制度安排的效率测定是从制度本身动态变化方面考虑的,可以测度带来的平均效率,但不能用于同一时期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比分析.

第二是制度间的对比分析.考察对同一对象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度,如果实行第一种制度带来的制度效率是TRi(i等于0,1),实行后一种制度带来的制度效率是,假设无论实行何种制度,制度变迁的净成本都不发生大的变化,即,同时我们假设两种制度变迁前的制度效率不发生明显变化.则我们可以以用EIj(j等于1,2)来代表第j种制度的制度效率,EIj可以表示为:

如果,则实施第二种制度相比第一种制度而言更有效率.采用这种制度效率的比较测定方法可以方便地对同一对象实施不同的制度方案的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但如果制度对象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同,则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对制度效率进行测定.

第三种方法是边际制度效率的比较方法.边际制度效率的测定方法有两种模式,一是采用成本―收益比的模式.在这种测定模式下,制度效率表示为.制度是否具有效率取决于MR与1的比值大小,如果,说明净制度收益小于净制度成本,制度是无效率的;反之,如果,说明制度是富有效率的;如果,说明制度运行过程中,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相等,这时制度变迁获得最大化制度效益.采用边际制度效率的方法对制度变迁进行测定,可以简便宜行地对制度效率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准确判断制度变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税收制度效率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研究对于研究税收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税收活动调节着经济社会各种主体的各种利益关系,影响着其经济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日趋复杂的今天,对税收制度的研究除了应该研究税收制度对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以外,还应该研究税收制度对社会环境,国家关系以及税收分配等方面的影响.制度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规则”,而这个“规则”的影响绩效评估正是税收效率研究所要关注的重点.具体而言,税收的制度效率是指税收在社会公平、道德、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效率.现代社会中,税收已经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税收在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发展以及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税收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可以平衡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以及低收入补贴等手段的实行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缺陷,避免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可以协调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些都体现了税收的社会分配和协调地区发展职能.同样,其经济稳定职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在主流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承认.此外,通过对部分奢侈品和不可再生资源征收消费税和资源税可以引导人们健康的消费习惯、培养社会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等良好的社会风气.总之,税收对社会分配公平、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类似论文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

【摘 要】制度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是指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更新日期:2024-12-27 浏览量:154935 点赞量:32563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

摘 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作为一项深化国企改革、明确国企的“权、责、利”进而提高国企效率与效益。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3813 点赞量:2025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海洋捕捞管理的

摘 要:众所周知,渔业资源的衰退是我国海洋渔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双控”制度、休渔制度,。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20723 点赞量:26769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大学贫困生管理

【摘 要】大学贫困生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贫困生认定和资助两个领域,根本困境还是制度上的缺陷 当前我国大学贫困生管。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31907 点赞量:28930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理

摘 要:企业组织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组织形态正朝着多元化、柔性化。
更新日期:2024-3-2 浏览量:10333 点赞量: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