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帖子词

内容提要 帖子词,是产生、成熟并兴盛于宋代的一种独特的文体.首先,其名称并非如明徐师曾解释的“黏贴”之义,而是指“用罗帛制造”并悬挂于宫阁的;它以绝句诗体而称为“词”,这与长短句“词”、“宫词”、“教坊词”等文体的名称、内容形式都很相似,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其次,它在宋代的发展随国势盛衰和政局动荡而起伏;元明中衰,清乾隆君臣再次让它焕发生机.第三,内容主要是歌咏升平富贵,但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中含规谏”之作更被看作是“得体”.在用事、纪实、才思、工拙、格调、正变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征.

在宋代,帖子词就是每逢立春、端午两个节日,由翰林学士院撰写五七言绝句,书之帛上,张挂于宫中诸阁,以迎吉祥.又名“贴子词、帖子、门帖子、翰林帖子、帖子诗、诗帖子、春端帖子、立春帖子、宜春帖子、春帖子、春帖、宫中春词、端午帖子、端帖子、五日帖子”等.翰苑词臣向宫中呈递进奉,称为“供帖子”.所供对象计有“皇帝阁(御阁)、皇后阁、太上皇帝阁、太上皇后阁、太皇太后阁、皇太后阁、皇太妃阁、淑妃阁、贵妃阁、夫人阁、阁、皇太子宫阁、郡王阁”等.帖子词虽然从身份上贵为帝、后所玩赏,以及翰苑重臣、文章泰斗如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才能染指,但从其诞生之日起,便陷入了与长短句词、教坊词、宫词一样被鄙视的命运.帖子词是绝句诗形式的、具极强应用性的文体,它在文学史上或许无足轻重,但在文体史上则自有独到的价值.

有关帖子词的介绍,唯一较集中全面的文献当属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所云:

按贴子词者,宫中黏贴之词也.古无此体,不知起于何时.第见宋时,每遇令节,则命词臣撰词以进,而黏诸阁中之户壁,以迎吉祥.观其词乃五七言绝旬诗,而各官多寡不同,盖视其官之广狭而为之,抑亦以多寡为等差也.然此乃时俗鄙事,似不足以烦词臣,而宋人尚之,岂所谓声容过盛之一端欤今姑采录,以备一体.

由于文献的稀缺,徐氏对“贴子词”之释名便显得很重要、很权威.也因此,受徐氏所谓“宫中黏贴之词也”、“黏诸阁中之户壁”的误导,一些学者便认为“帖子词”之名称就是因为“黏贴”之举而来,认为“帖”就是“黏贴之意也”.其实远不止如此简单,“帖子词”名称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徐氏之释名显然仅是据“贴子词”之“贴”字来训诂的.但事实上,历代文献中称“贴”子词者寥寥,而以“帖”子词为名者才是主流.也就是说,徐氏对帖子词的阐释一开始便陷入了偏颇.“帖”虽有“黏贴”之意,但古代“帖子词”主要取“帖”之本意“罗帛”,且是用来悬挂的.《说文巾部》:“帖,帛书署也.”段玉裁注云:“帛为之,谓之帖.”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云:“学士院端午前一月撰皇帝、皇后、夫人阁门帖子,送后苑,用罗帛制造.”周密《武林旧事》卷2“立春”条:“学士院撰进春帖子.帝后贵妃夫人诸阁各有定式,绛罗金缕,华粲可观.”卷3“端午”条亦载:“先期学士院供帖子等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袷.”帖子词用罗帛制造与同在立春日“赐春幡胜,以罗为之”是相同的.帖子词虽也称“贴”于门帐,如“翰林书待诏请春词,以立春日剪贴于禁中门帐”、“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等.但更可能的是“张贴、悬贴、悬挂”而非黏贴,这与《国朝宫史》“典礼四”之“张挂春联门神”和“悬挂舂屏采胜”的形式是一样的.因为悬挂新帖子时,与收贮“春联门神”和“春屏彩胜”一样,要“将旧岁春帖子词换出收贮”,黏贴势必在揭下时有所损坏而影响收贮的价值和意义.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依旧“每岁春帖子书悬室内”、“依例书悬壁间”,未改此例.其中还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帖子词是或悬于室内壁间,或挂于室外门楣的.当是节令初期悬挂于外,“华粲可观”,以示喜庆.节日一过,为防日晒雨淋,遂迁挂于室内,以备来年收贮.“贴”子词之名虽在宋朝便有,当是后起;“贴”之含义可能更近于同样新兴的宋杂剧这一文体之角色“贴旦”之“贴”,即“正色之外”之义,反映了其文体之卑.此外,奏帖也叫帖子.翰苑词臣这种“供帖子”之职,虽是其撰写“王言之制”的余事,却也可看作是某种形式的供奉“奏帖”,即王安中所谓“二年白玉堂,挥翰供帖子”.这或许是帖子词称为“帖子”的原因.还有,书帖也称帖子,例如苏轼一卷舂帖子词副本便被收录在《六艺之一录》和《石渠宝笈》里,成为书法名品,宋元许多名人都曾亲跋此帖.

第二,帖子词均为五七言绝句,诗体而称之为“词”,其中是有深意的,这与长短句“词”、“宫词”、“教坊词”等文体的名称、内容形式都很相似,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首先,帖子词是立春、端午两节为宫中所撰,内容不出颂圣祈福,歌咏升平.这与传统儒家诗教要求“诗”当“主文谲谏”,当言“忧国忧民”之“志”是不符的,而更接近于宋代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小词”之特征.正如徐师曾所言撰帖子词“乃时俗鄙事”.《翰苑新书》也云:“欧公虽帖子之微,不忘规谏.”《北海集》:“若春日帖子,盖宫禁门户间祓除祈祝之词.异时作者不过颂德美而歌福禄,以奉至尊燕娱之私而已.至修之词乃中含规讽,冀以裨益于燕私之间.区区之中,既无所不至.而仁祖识之,为之赏叹.”《式古堂书画汇考》卷10之“东坡春帖子词卷末”云:“若此老置之玉堂中,则其忠恳切至,见诸文章,亦余事也.”显然,如此“区区”“卑微”之文体,自然成了“诗文”之“言志载道”的文章“余事”,也即“诗余”,落入了当时士大夫既钟爱又鄙视的“小词”的同样命运.刘克庄《后村诗话》云:“坡公欲使秦郎供帖子,岂非以其才思尤宜用于此耶”秦观“诗似小词”,故其才思正合于“诗体而称为词”之“帖子格调”.同样,因为东坡“小词似诗”,故其帖子词方恢复了“诗言志”的规谏作用.苏、秦这种“诗”“词”之间的转换,正说明了帖子词名称由来与当时“词体”的关系.

其次,教坊词.帖子词和教坊词同为翰苑词臣在宫中节日庆典时所撰,都是他们撰述制诰诏敕等“王言之制”的文章余事.同样,教坊乐语作为俗文体也如帖子词一样为人们所轻视.如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7云:“优词乐语,前辈以为文章余事,然鲜能得体”、宋程《书皇朝文鉴后》:“至若教坊乐语之俳谐,风云露月之绮组,悉当削去,乃成全书”《水集》卷9)等等.可以说,“教坊乐语”和“帖子词”就象一对挛生姐妹,充当着宫廷帝后和翰苑词臣之伶优角色,既高贵又卑微,为人所喜欢也为人所轻贱.这种矛盾还体现在:一方面它们都很受翰苑词臣所重视,大多被收录在别集中且紧密相邻,共同记载着作者仕宦的腾达,炫耀着昔日的荣显,一方面又把它们与青词、上梁文等“下等”文体并列等同,排放在文集最后,以表明自己的不屑.二者在总集中地位又大不相同.帖子词仅徐师曾《文体明辨》中聊备一体,另外在《宋文鉴》“绝句 221;体中录有欧阳修三首.教坊词则在《宋文鉴》、《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文章辨体汇选》、《文体明辨》中均以“致语”或“乐语”列为一体.可见,在古代文体分类史上,帖子词的地位尚明显不能与“教坊致语”相比.颇富意味的是,“教坊乐语”也名“教坊词”(如苏颂、苏轼文集中俱是),想必这些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巧合.

再次,宫词.唐宋人“宫词”也多为五七言绝句,歌咏宫庭后妃生活.宋孙应时《烛湖集》题胡元迈集句作《宫词》二百首,其中有“宫体故宜供帖子,玉堂何日唤诗翁”之句.宋祝穆云:“先是诸公所撰,但官词而已.故王歧公()皇后阁帖子云‘禁幕无风日正亭,侍臣初赐玉壶冰.不知翠辇游何处,应在瑶台第一层.’及欧阳修学士始伸规谏.”王琏作有《宫词》百首,文集中与帖子词相邻且风格相似.它如周辉《清波杂志》卷10“春帖子”云:“翰林书待诏请舂词,以立春日剪贴于禁中门帐.等自政宣以后,第形容太平盛事,语言工丽以相夸,殆若唐人宫词耳.”这样,在传统儒家诗教的观念影响下,宋人对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以来所作之“不忘规饬之意”、“得于主文谲谏之义”大加赞赏,认为其得“帖子词”之体.因此认为帖子词若“徒辑绮丽谀说之词,则在太白《清平乐》,王建、和凝《宫词》下风矣.”

当然,帖子词也偶而称为“帖子诗”或“诗帖子”.东坡次韵少游《元日立春三绝》便自注云:“立春日翰林学士供诗帖子”.宋胡仔云:“立春日,悉剪彩为燕子以戴之.故欧阳永叔诗云等郑毅天云等皆立春日帖子诗也.”元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金烛承恩出院迟,玉堂学士草麻时.明朝上国新端午,彩笔应供帖子诗.”虽仅几例,但总算给了“春端帖子”一个正名的机会.

第三,帖子词的撰进及收贮日期都有具体的规定.关于端午帖子,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帖子规谏”条载:“学士院端午前一月撰皇帝皇后夫人阁门帖子,送后苑,用罗帛制造,及期进入.”立春帖子因与除夕元日相近,为避免与春联门神春屏彩胜等重合,其撰进日期便更为详细.《国朝宫史》卷8“典礼四”之宫规载:“进舂帖子.每岁立春之前,南书房翰林等恭进春帖子词.岁内立春者,在二十日前进新岁立春者,在二十日以后进交.御览后陈设等将旧岁春帖子词换出收贮.”其中亦详载“张挂春联门神”、“悬挂春屏彩胜”和“悬挂椒屏岁轴”的具体日期和收贮时间.可见这些都属于朝庭“典礼”、“宫规”的重要,需严格遵守.上述是清朝典制,那么宋代也是这样吗苏轼可以给我们答案.《石渠宝笈》卷5之“宋苏轼春帖子词一卷”云:“素笺本,楷书.卷首自识云:元祜三年春帖子词,翰林学士臣苏轼进.等后又识云:二年十二月五日进.”“元祜三年春帖子词”而于“二年十二月五日进”,可见是岁内立春者.元祜二年十二月五日为公历1088年1月1日.则此月5日与20日当为大寒、立春两节.若20日立春,则正是元祜二年腊月二十五日左右立春,这说明苏轼所进春帖子也是立春前二十日所进.这与《国朝官史》所载之制是相同的.根据“御览后陈设等将旧岁春帖子词换出收贮”,可知春帖子词是终年悬挂的,这与“门神”、“春屏彩胜”分别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和立春日悬挂,“至次年二月初三日撤下收贮本处”不同,也可见“春帖子词”更为重要.

帖子词的形制大小模式,唯一文献可以从苏轼春帖子所留副本中略知.这就是上引《石渠宝笈》所言.其形制当是:“卷高八寸四分,广五尺五寸六分引首”.当然这个尺寸不会是唯一的,应是据所进帖子词的数量而定的.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所谓“古无此体,不知起于何时,第见宋时每遇令节”、“而宋人尚之”云云,已透露出帖子词兴盛或创立于宋朝的事实.帖子词大量收录在宋人别集中,元明中衰,清代乾隆君臣又让这一“区区”之体焕发生机.

有宋创作帖子词最早者当属晏殊.宋初经过四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在统治者偃武修文的政策下,大臣们欢歌晏嬉,聚会唱酬,一片承平景象,帖子词遂具备了生长繁荣的土壤.晏殊于真宗景德元年(1004)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祥符三年(1009)任馆职.约略同时任馆职并有相关帖子词记载的有夏竦和王曾.前者祥符四年(1011)直集贤院,后者景德二年(1005)直史馆.从时间上看,王曾早于晏殊:但从各人帖子词的内容和体制来推看,则晏殊当属最早作帖子词者.晏殊之帖子词不见其文集中,俱收录在宋蒲积中《岁时杂咏》中.计有:“元日”“御阁四首、内廷四首、阁二首”,“立春”“御阁四首、内廷四首、阁三首”,“端午”“御阁(圣旨进)4首、内廷4首、升阁4首、阁2首”.分析可见,集中虽末列帖子词目(所收他人如欧阳修、苏轼、宋祁、夏竦、孙觌等则明标春帖子词或端午帖子),但显然已具帖子词之实.均为七言绝句,与其后成熟时的五、七言绝句杂合者有很大不同.诸阁名称亦不规范,如称御阁而非皇帝阁,以内廷总括后妃诸阁等.此外,“元日”有帖子词者唯晏殊此例,此后均限于立春、端午二节.凡此种种迹象,都显示了晏殊之帖子词初创时尚不规范的特征.帖子词出现并创立于晏殊及那个时代,还与皇帝的喜好及君臣唱和有关.《岁时杂咏》中在晏殊帖子词之前各有《奉和圣制元日》二首、《奉和圣制立春日》二首、《奉和圣制除夜》等,可见这种节日间的君臣唱和当是帖子词出现的契机.而其端午日“御阁”四首注明“圣旨进”,一则说明了皇帝对这一文体的喜好和提倡,一则也说明了帖子词在初创时尚需皇上特别下旨进供,这与后来形成制度是不同的,都可佐证晏殊的首创之功.当然,晏殊诗词善言“富贵气象”的风格正适合以“形容太平盛事”为主的“帖子格调”,也因此为皇帝所青睐而屡屡在节日盛典时互相唱和并圣旨宣进.从体制看,夏竦当是帖子词初创到成熟期的纽带和过渡者.一方面,其前期作品中也俱为七言绝句,名称上也以御阁、内阁标题,且多有应圣制的唱和之作,与晏殊之文体特征很相似;另一方面,后期作品之体制规范则与这一文体成熟后的典范之作诸如宋祁、欧阳修等人殊无二致.这显然与其先后两入馆阁翰苑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王曾.他并无帖子词传世,而他的那联“年年金殿里,宝字帖宜春”则屡屡成为后来谈及帖子词的熟典.所谓“年年金殿里,宝字帖宜春”并非说明这之前已是舂帖子有多年张帖的历史了.因为“帖宜春”,只是书写“宜春”两字贴于门上,而非帖子词的完整绝句.如祝穆云“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明高濂《遵生八笺》云;“立春日,门庭楣上写宜舂二字贴之”.晏殊、夏竦之后约二十余年,宋祁、欧阳修、王、司马光、苏轼等陆续进入馆阁玉堂,标志着北宋中叶帖子词鼎盛和成熟时期的到来.这些国之重臣、文章泰斗共同把这个卑微的文体推向成熟,为其在古代文体苑林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尤其欧阳、司马、苏轼三人以“帖子之微”寓以规谏,大为后人所称道,也使此俗贱之体终于有了些微“言志载道”的正统血脉,不再完全被人看不起了.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靖康之乱,让南渡初年的高宗朝惊魂未定.无心庆典宴嬉.帖子词之供遂在近二十年(靖康元年1126――绍兴十三年1143)中出现了空白.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辛丑(绍兴十三年)立春节,学士院始进帖子词,百官赐春幡胜,自建炎以来久废,至是始复之”.在经历 了所谓中兴之表面承平之后,南宋君臣便偏安于临安小朝庭,耽溺于西湖歌舞之中,这种整日整夜的笙歌宴舞,在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所载尤详.直到咸淳元年,随着蒙古铁蹄踏破了南宋君臣的美梦,“帖子词”的命运也随之灰飞烟灭,走到了他的尽头.宋遗民仇远在跋东坡帖子词副本时感慨万千:“噫!元往矣,咸淳而后不见春帖者四五十年矣!”这的确正如金振邦所云:“一定的文体总是与其时代文化的发展水平和表达需求相适应,并能透射出一道时代精神的折光.”

元明以来,皇室的内争不断,大臣、宦官擅权篡政,农民起义频发,政局动荡不安等等,让帖子词这个盛世之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遂枯萎凋零,出现断层.在元代,虽然也有文献表明其并未绝迹于世,如元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金烛承恩出院迟,玉堂学士草麻时.明朝上国新端午,彩笔应供帖子诗.”但更多的记载证明着它的衰落和创作的阙如.到了元仁宗延祜二年(1315)宋遗民林希逸云:“却忆先朝供帖子,伤心白发旧词臣.”此诗丁卯春(1327年)作,与前引仇远之言所言基本吻合.可以说,终元之世都失去了作帖子词的条件.元陆文圭《除夕二首呈北溪》云“为问玉堂春帖子,不知学士有谁供”,也用反问的语气道出了元代无帖子词的事实.需要指出的是,元人别集中“门帖子”颇多,也为五七言绝句体,不同于春联,但也非“立春帖子”,因为多为“元日”“新年”而作.这里澄清一下,虽有元日立春在同一天的时候,但元日非“立春”.陈元锋称.宋代宫廷流行的帖子词,皆由翰林学士撰写,形式为五七言绝句,用于元日与端午粘贴于后宫“诸阁”,或一时疏忽所致.

到了明代,帖子词依旧不行于世.虽然从诸如高启《端阳写怀》“去岁端阳直禁闱,新题帖子进彤扉”所言之中,依稀能看出它一度存在过的影子,但整体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王直《立春日分韵诗序》云:“昔宋之时,翰林以是日进春帖子禁中,写时景而美德意.今虽不行,因时纪事,以歌咏盛美而垂之后世者,本儒臣职也.”吴宽《庚子立春朝贺》云:“拟学宋臣题帖子,待看唐室进傩名.”郑真《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云:“翰林帖子谁供奉香染群公洗墨池.”可见,无论立春还是端午,上述诸人所谓“昔宋之时”、“拟学宋臣”、“谁供奉”云云,都道出了帖子词在明代“今虽不行”的事实.明代诗文中提及帖子词之处也不在少数,但已非宋代立春、端午由翰苑词臣向诸宫阁“供帖子”的本意.或有感而发,抒发个人心怀,如前引高启《端阳写怀》或与“除夕”不分,只作为典故来用事,如董纪《壬申除岁》“宜春帖子何必写,守岁家筵不忍开”、胡奎《除夕过北寺》“岁朝万象最宜春,帖子题来醉墨新”.或虽名春帖子.却已非为宫中诸阁所撰,如郑真《庚辛岁阔斋春帖子》七绝二首、顾清“曾看东园春帖子,春光都在紫荆枝”,皆是.这与诸如郑真《辛酉岁春帖子》(七绝一首)一样,已经是有名无实了.更多的是,遇立春端午节令,儒臣诗人群聚或朝贺时“用韵、分韵、次韵”的唱和之作,如上举郑真、王直的“用韵”、“分韵”之作.再如郑真《用方文敏新春试笔韵》“见说词林供帖子,上尊琥珀赐醅红”,完全成了咏物观美的时令之作了,只是诗中尚夹有“帖子”之名而会迷人眼目.

清代,帖子词“死灰复燃”,如宋代一样再成定例.如《御制诗集》四集卷78“甲辰春帖子”之“染翰词林进帖子”注云:“立春前,内廷翰林等例进舂帖子词.皇十五子臣.”汪由敦《松泉集》云:“乾隆庚申嘉平,内廷词臣恭进皇帝阁舂帖子词,蒙赐御用笔墨笺纸,由敦实与拜.”虽然如此,除了乾隆帝和汪由敦外,其它别集中鲜有著录.帖子词在发展史上,这时出现了一个奇观:乾隆皇帝不但本人亲自撰写,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如《御制诗集》三集卷4“端午帖子词(有序)”云:“不必传宣学士院,阁门帖子试亲裁.”余集卷9之“丁巳舂帖子”云:“岁岁随安室,亲挥帖子更.仍居养心殿,依例顺舆情.”自注云:“随安室在养心殿东暖阁中,每岁舂帖子书悬室内.养心殿为予六十余年安居之所,最为吉祥.”乾隆“亲挥帖子”六十年从未作辍,使得他成为帖子词创作数量之最.这足以让“帖子词”身价倍增,不负“黄金台”、“白玉堂”之美名.不单如此,他还凭借创立“中秋帖子”、“帖子”有序、“唯作三首”、“集春联作春帖”等诸多名目,与“亲挥帖子”一样,在“帖子词”的体制革新上独树一帜.与此相辉映,吏部尚书汪由敦《松泉集》中亦步亦趋“恭和”乾隆帝“春端帖子”和“中秋帖子”.简直就是他的影子和副本.这对盛世君臣的密切合作和创获,终于使帖子词在宋代鼎盛而元明难以为继的情势下重焕生机.


帖子词的功能、对象决定其内容主要是“写时景而美德意”及颂盛世升平和歌富贵气象的,这也正是它虽以诗体而称为词,以及与当时俗文体“词”、“乐语”等为人们所轻贱的原因.但在传统儒家“言志载道”观念影响下,当时正统文人(包括皇帝)不满于这种虚空的颂圣祈福,故而更看重和叹赏欧阳修、苏轼、司马光那些具有“规谏”内涵之作,认为这才是“玉堂之楷式”,才“得体”.宋蔡正孙《诗林广记》云:“凡词人作宫帖者甚多,惟欧公所作,词意多寓讽切,当时以为得体等愚谓司马公此帖亦皆寓讽劝之意.”宋周烽《清波杂志》云:“春端帖子,不特咏景物为观美.欧阳文忠公尝寓规讽其间,苏东坡亦然.司马温公自著《日录》,特书此四诗,盖为玉堂之楷式.自政、宣以后,第形容太平盛事,语言工丽以相夸,殆若唐人宫词耳.”如此颇多,大都集中在对欧、苏之作的评论上.下面择要撮录几条,以见当时文坛对帖子词的“正统”态度及文人欲扭转并抬高其地位的举措:

先公在翰林,尝草春帖子词.一日,仁宗因闲行,举首见御阁帖子,读而爱之.问何人作,左右以公对,即悉取皇后、夫人诸阁中者阅之.见其篇篇有意,叹曰:举笔不忘规谏,真侍从之臣也等先公每述仁宗恩遇,多言此事.――《文忠集》

宋苏轼春帖子词一卷等林存端跋云:“故虽文艺间亦不忘规饬之意,如忧民受降、克己读书之语,真有得于主文谲谏之义.”又李曾伯跋云:“玉堂中著.此老当此时为此诗,而犹有忧民未解颜之语,猗欤盛哉!”又邓文原跋云:“至于忧爱恳切,词寓规警,读者犹可想见其风节.”又仇远跋云:“殿阁位次春帖,自欧公、涑水之后,惟有坡老.因颂寓规,不但求工,乐府而己.”――《石渠宝笈》

若春日帖子,盖官禁门户问祓除祈祝之词.异时作者不过颂德美而歌福禄,以奉至尊燕娱之私而己.至修之词乃中含规讽,冀以裨益于燕私之间.――宋綦崇礼《北海集》卷22帖子规谏.学士院端午前一月撰皇帝、皇后、夫人阁门帖子等先是诸公所撰但官词而已等及欧阳修学士始伸规谏等后人事皆效之,春日亦然.――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9引《岁时广记》

春帖子词,欧苏集中为朝廷作,皆用四句.不惟辞义之佳.而举笔纳忠随寓有箴铭之助,岂其他文人所及哉――明王樵《方麓集》

集张照书千文为春帖子词四十首(有序).较 前此集春联字之多颂少箴者殆有进焉.(三集卷61)披读虽欣多颂语,不忘规亦每殷斯.(三集卷92)――乾隆《御制诗集》”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虽呼声甚响,但也只集中在欧、苏、司马三家之寥寥数首诗上,并不能代表当时帖子词创作之主流.所以说,帖子词之“大体”、“本色当行”仍在其“形容太平盛事”、“颂德美而歌福禄”的主旨之上.以上列举诸家主张“帖子规谏”,用以抬高“帖子词体”地位的倡议,正如宋词史上“婉约”“豪放”之争――虽欲借“以诗赋经史为词”来提高词体地位,但终不能改变词之“要眇宜修”的婉约本色.

帖子词是立春、端午两节翰苑词臣所供,故用事用典不出与这两个节日相关的“祓除祈祝”之词.立春有“写宜春字”、“三素云”、“赐春幡胜”等.端午则丰富多了,如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9所列“羹鹎、九子粽、菖蒲酒、五彩丝、桃印符、赤灵符、画天师、带蒲人、结艾人、戴艾虎、斗草戏、浴兰汤、治枭车”等,都是屡为诗人所采用的诗料.而“帖子用镜事”尤为典型:“唐世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镜以进.故宋朝翰苑撰端午帖子词多用其事,然遣词命意,工拙不同等大概如此.唯东坡不然,曰:‘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炼,只将无逸鉴兴亡.’其辉光气焰可畏而仰也等端午故事,莫如楚人竞渡之的.盖以其非吉祥,不可施诸祝颂,故必用镜事云”.他如《丹铅余录续录》卷6云:“世传鲍姑艾五月五日曾灼龙女.鲍姑,亦仙女流也.宋人五日帖子中有用此事者.”此外,用事妥贴会得到皇帝或他人的叹赏,如上引王口占“温成皇后阁”一首.但也有用事不妥而得罪的,如宋朱或《萍洲可谈》卷1云:“大观间翰苑进春帖子,有学士撰词云:‘神祗祖考安乐之,草木鸟兽裕如也.’鸟兽对祖考,非所宜,竟以是得罪.”

由于帖子词的对象是皇帝、后、妃、太子等,故诗中多会涉及这些人物的生活时事,因而帖子词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3云“有楼名聚远.光尧亲题其额,仍大书苏轼‘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付闲人’之句于屏间.是岁翰林院进端午帖子云:‘聚远楼前面面风,冷面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曾到,真是瑶台第一重.’皆纪实事也.”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云:“德寿宫于吴中得一蟠松,虬之夭矫,清荫数亩.周益公翰苑作端午帖子云等正谓此也.”《墨庄漫录》评王安中(履道)帖子词云:“翰苑岁供禁中立春端午贴子,前后多矣,率多拟效旧语,故少新意.惟能道宫禁一时之事者为妙.等不惟才思清丽,皆纪当时事也.”又宋刘才邵《溪居士集》卷3云:“春帖子前六首切韦太后还临安时事,知为十三年春所进.”进而以诗中事实来考证所作时间.可见,即便深宫之中的“帖子之微”,也是有现实生活基础的.

帖子词独特的表现对象和内容,要求写作上具有适合此类文体的“才思”,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调和清新秀丽的婉约风格.刘克庄《后村诗话》卷2云:“春端帖子前辈有绝工者,有不甚工者.坡公欲使秦郎供帖子,岂非以其才思尤宜用于此耶!少游不历此官,无以工拙.周美成亦有才思者,集中有代内制作春帖子三十首,皆平平无警策.”东坡诗云“好遣秦郎供帖子,尽驱春色入毫端.”秦观“诗似小词”,故其才思合于“实为诗而名为词”的帖子格调.葛立方《韵语阳秋》卷2云:“翰苑作春帖子,往往秀丽可喜.等观此四诗,与帖子格调合异岂久于翰苑而笔端自然习熟耶”由于“久于翰苑而笔端自然习熟”,从而形成陈旧熟烂的“帖子格调”,故而也要求“出新意于彩丝巧粽之外”,才“可喜也”.

帖子词在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既形成了一定的惯例,也产生了一些有悖于大体的破例,遂有正变之分.(1)一般为生者撰,但也个别有为死者之虚阁撰进的,如仁宗温成皇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28:“隐居诗话云:温成皇后初薨,会立春进诗帖子,是时欧阳修、王同在翰苑,以其虚阁,故不进.俄有旨令进温成阁帖子.文忠未能成诗.禹玉遽口占一首曰:昔闻海上有仙山,烟锁楼台日月间.花下玉容长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文忠深叹其敏丽.”(2)一般由翰林学士撰进,宋罗公升《罗沧州集》之《四库总目提要》云:“考帖子词为翰林学士之职,公升一县尉,何由得有此作”但也有、拟写、亲写及集句、和韵、次韵、用韵者.如“周美成代内制春帖子卅首”、“山阴陆升之代刘珙春帖子”、方岳《次韵谢兄立春戏拟春帖子》、李清照绍兴癸亥代进端午帖子等.清乾隆则云“不必传宣学士院,阁门帖子试亲裁”,且其拟作、仿作以及吏部尚书汪由敦的恭和次韵之作更是不计其数.(3)元日帖子和中秋帖子.春端帖子在宋代主要用于立春和端午两个节日,但也有特例,如晏殊立春和端午帖子之外,尚有元日帖子.到了清代,乾隆《御制诗集》中有大量的“中秋帖子”,也模仿“宜春帖子”之名,称为“宜秋帖子”,并且一改春端帖子无小序的传统,每篇中秋帖子,都有很长的韵语小序.(4)一般是同一阁中五七言绝句俱有,但个别也有唯七绝的.如晏殊“御阁(圣旨进)4首,内廷4首,升阁两首,御阁4首,阁2首”均为七言绝句.这或许是帖子词初创,尚无定例的缘故.宋祁《景文集》卷24云:“余在北门时,每立春必前索宫中春词十余解.今逢兹日,块坐州阁,追怀旧题,续作六章.”六首俱为七言绝句.不过这是为“州阁”而非为“宫阁”的追怀之作,故也不成定例.此外,乾隆“中秋帖子”也全是七言绝句.这好理解,中秋帖子本身便是乾隆独创,故而在其这里任何变体都不足为奇.(5)各宫多寡不一,差无.大体上帝后妃阁以6首或5首为常,也有多至10首、12首、14首的.帝阁通常多于后、妃阁.夫人阁大体为4首,但也有多至10首左右的.这种多寡的顺序基本按帝、后、妃(太子)、夫人而递减,确实体现了徐师曾所云“抑以多寡为等差也”.温成皇后阁为4首,与夫人阁同,这主要是其初薨虚阁,也体现了生死之别.到了清乾隆情形大变,他几十年中所作大体都为3首,这或许由于他只是亲自为他的御阁所作的原因.而吏部尚书汪由敦的恭和之作也均为3首.(6)大多为帝、后、妃、夫人阁所撰,、太子宫次之,郡王阁不多见,可视为特例.此外,春帖子易与除夕、元日等节令或因为时间的邻近,或同有咏节令的成分而易于混淆.帖子词还易与门帖子、小帖子等名称相接近的文体相混.前者流行于元代.具有新春春联的功能,但在形式上也与帖子词一样是五七言绝句:后者则是一种大臣上呈的奏帖.春帖子与春联的区别较为鲜明.一个是立春日供于宫中,为绝句体四句形式,一为新年元日张贴于宫中或普通百姓家中,为两句联语,上有横批的形式.

要之,帖子词,是中国古代文体家族中较为奇特的一员.就象雅俗交融成为促使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重要因 素一样,它的身躯中也同时流淌着优伶和王公的血脉.一方面,和词、教坊致语、杂剧、话本等俗文体相似,为正统文人所轻贱,被认为是“区区”“之微”,另一方面,翰苑词臣才能染指的孤傲和高悬于帝后宫阁的荣耀,又使人们不能不仰望,给予些许尊重.

责任编辑:李 超

类似论文

物流管理专业文答辩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专业XX级XX班的学生XX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在采。
更新日期:2024-6-5 浏览量:12887 点赞量:3951

财务文档分词文档相关性

摘 要:搜集财务专业语料库,利用中科院的分词工具对专业语料库进行分词,计算分词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并将结果保存&。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0461 点赞量:5552

中文热词进入英语意味着什么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小短片,专门介绍中国流行词语“Tuhao”(土豪),包括词源、词义以及风靡一时的原因等&。
更新日期:2024-3-1 浏览量:9793 点赞量:3646

《现代汉语词典》能不能收录英文缩略词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在内的100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称商务印。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9392 点赞量:4138

语义冲突句的图词启动效应

摘 要 语义启动效应是指阈上呈现的启动刺激对随后出现的且与之有语义联想关系的目标词在词汇确认上的一种促进。
更新日期:2024-5-26 浏览量:70346 点赞量:15854

会计毕业文答辩词范文

尊敬的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XXXX级会计电算化的学生钱小旺,我的论文。
更新日期:2024-3-19 浏览量:44014 点赞量:10246

“慈善”帖子ABC

亲爱的网友、博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网友含,现在正面临一项征文比赛,这次征文是以“慈善”为话题。
更新日期:2024-5-11 浏览量:66611 点赞量:1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