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

摘 要 :大学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原先多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近年来课程压缩,文学史的教学常常演变成了文学史论,作品选的课时数则不断减少,甚至取消.其中原因,与当今大学教育注重所谓理论开拓而轻视知识积累、强调观点出新而忽略基础学习的倾向密切相关,这也是当今学术界和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和泡沫学术在教学中的反映.作者认为,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其实“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关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史的认识,应该是在教师的帮助和督促下,学生自己从系统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以作品选代替目前的文学史论,让学生接触学习更多的作品,才能真正有效.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文学史论作品选

一、应该强化文学史教学,还是增加作品的学习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但是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课程,有增有删.非中文专业的,为了提高人文素养,增加了“大学语文”、“小说欣赏”等基础课和选修课,而作为专业学习的中文系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的课时数相比过去则大大减少.其中减少明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

作品选和文学史,都属于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课时的大面积压缩,是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共同的趋向.许多学校的中国现代文学课,还有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在课时全面压缩的情况下,都尽可能地保证文学史教学而减少或取消作品选课程.

总课时的压缩,促使各高校都将删减重点放在了作品选而力保文学史,这样做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认为文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而作品选课程这方面的功能相对欠缺.

第二,怀疑或低估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怕学生年轻,缺乏思想觉悟,学习那些作品时,会迷失方向.文学史教材中对于优秀作品的选择,尤其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常常“站得很高”,似乎更为有益,对于学生的帮助更大.

第二,认为文学史教学属于高级阶段,而作品选的学习只是感知认识,属于低级阶段.重视理论开拓而轻视知识积累,强调观点出新而忽略基础学习,其实这也是学术界和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和泡沫学术在教学中的反映.

如此处理课程的结果,使得高校中原先就存在的重视文学史教学而轻视作品学习的倾向更加明显.原先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分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己被摒弃,绝大多数高校己经改变为单纯的文学史教学,甚至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课程也是如此处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十分奇怪的现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还在学习《大学语文》,在选中国文学的选修课,在读中国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中文专业的学生反而可以忽略作品的学习.四年下来,我们的学生到底读了多少作品,是很成问题的.因此,我们在讨论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大家的共识就是:必须重视和尽可能地增加作品的教学.

为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我们有意在“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试卷中,有意识地考查考生对于作品的阅读和学习的情况.考试以后,就有学生反映说是“不按常规路子出牌”.“什么是常规路子呢”学生回答:现在所谓“常规路子”的学习,主要就是背诵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文学流派的名称,以及教材中或课堂上归纳的纲纲条条,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使是报考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日后打算从事专门研究的学生,对于具体的作品也相当陌生.

二、文学“史”与“论”关系的处理

现在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篇幅越来越大,从作家介绍到故事梗概、作品欣赏,面面俱到.尤其是有关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十分详尽.学生无需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理解、去分析,教材常常都越俎代庖了.至于课堂教学,文学史则变成了文学史论.因为课时压缩,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里,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能省则省,教师讲授的往往只是结论和观点,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忆作家作品的名称,背诵所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大多是主观判断式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常常也是教师从各种教材或参考资料上“拿”来的.

这样的教学弊病在于: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时甚至令人无所适从.因为无论是对于作品的介绍分析,还是有关文学思想意义的观念或结论,都是教材编撰者总结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意识和编撰者主观的色彩,到底有多少符合实际情况,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很难说.时过境迁,有时回过头来仔细看看,真的十分荒诞.

如果有作品选的课程作基础,讲《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比较顺畅了.但是,讲文学史又不能不讲作品,但文学史的课,讲作品又不是作品分析型的,而是以“史”带“品”,以“品”见“史”.不管是以“史”带“品”,还是以“品”见“史”,我认为均要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首先,文学史应该以“史”为基础,以“论”为主体.对“史”的讲授应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因为历史本身是纷纭复杂的,要通过我们对它作客观冷静地辨识,才能对它作恰如其分的呈现.如果没有对史料下一番艰苦细致的“实证”功夫,那么讲出来的文学史就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当然,文学史的“史”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它必须面对一些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要对一些文学现象作认真的梳理、分析,将这些文学现象真实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人感到文学史的脉搏的跳动.但是,文学史必须要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灌注,因为那“论”又是构成文学史的主体成分.文学史的“论”,一方面是对“史”的评论,而更多的是对作品文本的评论.对“史”的评论,应该更接近科学而不是接近个人感情,在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时,更需要一种科学的客观尺度.而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应该“论”出“我自己”的特色来,因此主观见解的渗透,又是显示个性特色的关键所在.像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及作家作品时,强调要贯彻多述、精评、简分析的原则,不要写成论文.而对每一位专章专节的作家,都要摘引著名专家学者的精典评论观点,同时还要反映对同一作家、作品的不同观点,甚至分歧意见.这样在“史”与“论”的结合上,便能显示出“论”的个性、“论”的学术性.在讲“老舍”这一章时,突出其小说创作的艺术个性,显示其文学史地位.而在分析《骆驼祥子》时,又突出了“论”的学术性.比如,在如何看待祥子的悲剧及对虎妞形象的认识问题上,经历了不断的演进深化过程.30年代有人把祥子看成是“代表着一群干苦活的弟兄们的一个典型,40年代有人把他看成是世俗的“类型”, 50年代认为祥子不是“类型”,而是属于“没有觉醒、没有组织的劳动者的典型”,祥子的悲剧是他生活的那个历史时代造成的,与虎妞对他的引诱、控制也有关系, 70年代末樊骏将祥子视为“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但在论述虎妞和祥子的关系时,则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把他们之间的矛盾看成是阶级的对立,8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虎妞不是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她和祥子结合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80年代中期有的论者从性心理学角度分析虎妞,认为她对祥子的爱是“变态的爱情+变态的性欲”,90年代有的论者用文化心理分析方法,分析了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感情冲突是“农民意识和市民意识的激烈交战”,通过这种冲突达到了对农民意识和市民意识双重否定的目的.将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演化过程勾勒出来,供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作者对文本分析的感悟、感性是非常强烈的.以赵树理1958年创作的《锻炼锻炼》为例,一般的文学史都认为它鞭挞了“吃不饱”、“小腿疼”两个落后的“农业社员”,讽刺了王聚海“和事佬”式的工作作风,而对年轻干部杨小四则加以肯定.《教程》分析了杨副主任与落后农民三个冲突,看出干部把“法院”、“乡政府”挂在嘴上,仗着国家机器作后台,工作态度蛮横,甚至把领袖人物拿来作为大帽子来压制群众,使他们无话可说.杨小四头天宣布第一天拾花,第二天又突然宣布改为摘花,“小腿疼”等人原以为自由拾花,于是自己单独去拾花,结果变成了“偷棉花”的罪犯接受群众批斗.因此,这事“是干部们诱民入罪,然后利用群众的盲目性来整治落后的群众”,作品反映了“大跃进”时代的真实情况,赵树理的“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局限”,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其他如认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所揭示的官僚主义倾向,只是外在的冲突,它更是一篇“叙述人心路历程成长的小说”.《红豆》的爱情虽然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作品的主题,作家想要表现的是知识分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心灵搏斗等等.对这些作品的阐释,渗透了作者的主观见解,使文学史带上一些感性的光彩.像这样一些见解,都可以在讲授中提供给学生,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

现在《中国文学史》的教材,己经出版了很多种.除了受利益驱动随意编制的以外,即使是那些比较严肃的教材,是否应该代替作品选的学习而作为课本讲解,可能也还需要重新考虑.因为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接触原始材料之前,学习背诵现成的理论观点,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用处不大,反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讲台应该是教师发挥创造的舞台,现成的文学史教材仅仅是一家言,结论未必正确,反而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强调观点结论而忽视基本材料的阅读理解,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有关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史的认识,其实应该是在教师的帮助和督促下,让学生自己从系统认真的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现成的文学史教材,不妨作为参考资料或补充读物.

三、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设想和难点

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对于一般本科学生来说,主要作用和根本目的,大概还是为了培养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让学生接触学习更多的文学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在讨论下一步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计划时,初步拟订的方案是:以作品选的学习代替目前的文学史论的教学,并尽可能地增加课时数.

但是,如果我们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改成以作品学习为主,也会遇到不少问题,现在提出来,求教于大家:

首先是如何平衡点和面的关系.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的学习,必然要选择大家名作,而且入选的作品应该尽可能保持原貌,不作删减.那么,课时有限,一般作家作品如何兼顾史的线索如何贯穿如果一般的作家作品不讲,学习的系统性就难以保证.当务之急应该是编撰一部合适的教材,既要保证有足够的作品数量,又要能够点、面兼顾,使得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系统学习,对于中国文学史有大致的了解.教材如何编,还是个问题.

其次,教师如何适应一旦以学习作品为主,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是灌输式的,而必须是讨论式的、互动式的.教是为了不教,真正上乘的教学,老师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因此教师要主动学习,要认真备课.要课内课外兼顾:要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要答疑解惑.这样一来,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付出的业余时间也更多,教师是否适应教师己经习惯了以前的教材和教法,真正要大刀阔斧地改动,一时还真不容易适应.当然,不适应不要紧,只要愿意投入.那么,教师是否愿意投入呢

教师是不是愿意投入,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本身,二是督促和激励机制.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按照现有的教材、按照讲了多少年的讲义照本宣科,毕竟省心省力.平时授课时的局部创新,是临时增加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相对容易.真要另起炉灶,彻底变样,则比较麻烦.因为文学史和一般的选修课不同,教师对于自己课堂上讲授的作家作品,未必都己经做到认真阅读和真正理解,真要深入分析,讲出自己独到的认识,教学上的盲点其实不少.尤其课堂上讲的,还有许多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科研领域有距离的作家作品,以前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上课前势必要认真准备,需要抽出大量时间来认真读书.但是这样付出的结果,又无法直接反映在自己当前的研究成果方面,吃力不讨好,所以未必心甘情愿.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强调科研成果的评审机制不利于教学,教师的积极性不易调动.课程的改革,对于教学管理部门其实也是很大的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值得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机制的改革更为重要.变管理为服务,变监督为激励,大概是唯一的出路.

最后,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学生是否能够主动配合也是问题.学生己经习惯了现在的教学模式,上课听听记记,课后不看不学,考试突击背诵.真要一部作品一部作品地学习,篇篇地撰写学习心得,没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和激励措施,没有助教在课堂内外的辅导,很难做到.

但是,不管有多少困难,不改革是不行的.课程改革是为了学生,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底气”,有助于抵御目前日益明显的精神庸俗化倾向,有助于改变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人群的精神面貌.大学生必须多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以此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这不是其他的课程可以替代的.

类似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

【摘 要】古代文学课程并不是远离现实的历史存在,而是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的 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古代文学教。
更新日期:2024-6-1 浏览量:13792 点赞量:4552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杂

内容摘 要 :采用本科当代文学教材给专科学生作教材,教师讲授时,宜于减少头绪,精简章节:讲好引言,勾画轮廓;全面规划,精。
更新日期:2024-6-23 浏览量:80959 点赞量:17624

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效果之刍议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核心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丰富,课时数最多 但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因所学内容时代距今久远,部分学。
更新日期:2024-9-14 浏览量:119112 点赞量:26077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 然而,随着。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0530 点赞量:5585

摆脱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之困境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核心课的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今的形势下,因缺乏当代意识、学术规范等,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备受当代文化的冷落,难以参与当代文化。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4287 点赞量:10638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方法探究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是文科专业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优秀的作品,包括作家的。
更新日期:2024-8-3 浏览量:16235 点赞量: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