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还是“再生”?

摘 要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时代的快与文学的慢,时代的轻与文学的重,时代的视觉化与文学的文字性,时代的碎片化与文学的完整性,时代的物质化与文学的精神性等之间形成了深刻的矛盾与冲突,文学的存在遭遇到根本性的挑战,“文学之死”成了一种难以逃避的命运.但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文学样式、文学媒介、文学观念以及文学活动走向终结的时候,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关 键 词 :后现代文化文学之死理论终结向死而生

尼采说“上帝死了”,罗兰巴特说“作者死了”,福柯说“人死了”,在阿瑟丹托宣布“艺术终结了”之后,希利斯米勒在21世纪来临之际也黯然地宣布“文学死了”等于是我们悲哀地发现,我们这个时代仿佛陷入了死亡的阴影之中,到处都弥漫着浮躁虚伪的欢声笑语,到处都游荡着面目狰狞的“幽灵鬼魅”.我们似乎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追问:在这样的尴尬情境之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文学是否已经变得奄奄一息?是否已经变得支离破碎?曾经自命不凡的文学理论是否已经染上了致死的癌病?是否已经改弦易辙?

一、

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就无法准确地理解今天文学的处境、文学的生命状况,也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学理论的现状与未来.

我们可以说,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快”的时代.一切都变得快捷、迅速,一切都有了快节奏和加速度,譬如NBA的节奏、英超的节奏、生活的节奏;譬如传声、电子邮件、信息高速公路的速度;譬如飞人刘翔的速度、F1的速度、火箭和宇宙飞船的速度;譬如快餐的速度、绯闻的速度、感情分崩的速度;比如地球变暖的速度、空气污染的速度、能源消耗的速度等快讯、快递、快客、快餐以至于快乐,这种前所未有的“快”究竟给现代人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给文学带来了怎样的冲击?今天,又是一个“轻”的时代.“比特”之轻、电子之轻,纸质的“四库全书”何其重,电子版的却只有光盘的几克重,无历史、无根基、无价值、无意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虚无、空洞和浮躁之轻.今天还是一个消费化的时代.没有什么不能被消费,文化可以被消费,历史可以被消费,身体可以被消费,情感可以被消费,隐私可以被消费,繁华可以被消费,苍凉可以被消费;经典可以被消费,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可以被戏仿、剪贴,可以被“大话”、颠覆.今天也是一个“视觉化”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争先恐后地视觉化,政府办公要视觉化,身体发肤要视觉化,生活百态要视觉化,人仿佛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镜像”之中,似乎到处都有公开的或隐藏的摄像头、监控器,它们被安置在红绿灯、商场、宾馆、小区等不同的角落;在铺天盖地的图像冲击中,只有眼睛的目不暇接,根本来不及停下来用心去思考,根本来不及大喊一声“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根本来不及“慢慢走,欣赏啊”.今天还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从空间感来说,人被精细的社会分工切割为一个个机器零件,一个个整体环节的片断;从时间感上来说,人从过去的年、月、日的模糊与缓慢转向今天的时、分、秒的精确与快捷.席勒早就深刻地洞察到人类在现代文明中所遭遇的这种“碎片化”生存,他发现:“现在,国家和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①今天更是一个“狂欢化”的时代.一切都被娱乐化,人们带着颠覆和解构的快慰,祛除神圣之“魅”,打破权威之“尊”,释放着瞬间的刺激与,追求着感官的愉悦和兴奋等

二、

然而文学却是一种“慢”的艺术.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慢”,诗学的中心原则就是“慢”,审美活动也是一种“慢”.记忆、联想与想象是慢,体验、回味与反刍是慢,思考、静观与追问是慢;诗歌的抑扬顿挫、循环往复是慢,戏曲的一唱三叹、程式化表演是慢,歌声的张弛有度、音乐的柔声细语是慢;四季的更替是慢,生命的过程是慢,“大地的节奏”(罗素语)是慢等因此,慢是韵味,慢是幸福,慢是沉醉,慢是惊奇,慢是停顿,慢是“陌生化”,正像什克洛夫斯基所说,艺术是“等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等”②慢凝聚着我们对梦想的渴望,慢铭记着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慢孕育着我们对快乐和幸福的丰富体验.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慢的乐趣失传了”,米兰昆德拉在他的《慢》一书中发出了这样感叹:“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里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里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③文学是一种身体的历史,文学关乎身体的疼痛与快乐,关乎它的温暖与寒冷,关乎它的直率与真诚;文学是鲜活的而不是僵化的,有生命的而不是无气息的,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今天的官僚政治、理性社会盛行的是工具理性的霸权,技术的胜利.文学是一种沉思和冥想,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悠然自得,需要从容不迫.文学也是一种“重”的东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传承人类的文化,追寻人类的幸福,体现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渴求完整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东西;雪莱说“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布鲁姆说“诗源出于对自由的憧憬”,黑格尔说“审美具有让人解放的性质”,罗兰巴特说“文学应当成为语言的乌托邦”,这些都说明文学通向自由和完美等


这样看来,今天,在时代的快与文学的慢,时代的轻与文学的重,时代的视觉化与文学的文字性,时代的碎片化与文学的完整性,时代的物质化与文学的精神性等之间形成了深刻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一种难以弥合的悖论,而这恰恰对文学的存在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电子媒介的急速扩张对文学的创作与阅读,传播与消费以至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等带来了釜底抽薪式的冲击,几乎动摇了文学赖以存身的根基.今天,越来越多的“纯文学”期刊(如《人民文学》《十月》等)开始改版,尝试走向商业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世界名著改头换面,配上花花绿绿的图片出版(甚至哲学著作也出现了很多插图本);越来越多的作家走出书斋,签约写作,签名售书,有的甚至转向影视编剧、报刊编辑或是大学教授;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被戏仿、改编,变成电视剧和电影,变为闪动的图像,甚至是疯狂的网络游戏;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和手机短信开始涌现,成为大众娱乐的佐料;越来越多的读者放下了书本,转而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去追求个人的生活风格,纵情享受物质消费的奢华与视觉盛宴的绚烂等毋庸置疑,那个叱咤风云的“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文学越来越边缘化,贫血化等以上这些症状无不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传统的文学样式、文学观念、文学传播和存在的方式都将走向死亡和终结,“文学之死”成了一种难以逃避的命运.

三、

然而,文学真的已经穷途末路吗?文学理论真的就要寿终正寝吗?

柏拉图早在《斐多篇》中就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了一句不朽的名言:哲学是死亡的练习.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哲学与死亡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明了哲学的一种运思维度和思想方法,即哲学必须直面死亡,理解死亡,超越死亡,不管是生命实体的死亡,还是精神思想的死亡.而这正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内在的传统.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此在”,即个体生命所意识到的自身此时此地的存在,这是一种“向死的存在”,死亡是此在最为本质、最高也是绝对无从逃避的可能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本真的向死的存在:不是对死亡的必然性采取回避态度,或者把它弄得晦暗不明,或者把它掩盖起来,而应当把死亡理解为此在最突出的一种必然性.“死本质上不可代替的是我的死.”死亡随时随刻都是可能的,而人们常常用“人会死”、“有人死了”、“人总会有一天要死的”等等逃遁的方式理解死,其结果是遮蔽了死亡的真相.其实,“向死而生”不仅可以看做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文学的一种存在状态,或是理论的一种存在状态,它恰恰是在一种深刻的焦虑感驱使中不断蜕变的危机意识与超越意识.这样,“文学之死”就不是文学的毁灭,而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再生,“理论的终结”就不是理论的消亡而意味着理论的新的可能性.

事实上,无论是“上帝”也好,“作者”也好,“人”也好,还是“艺术”“文学”也好,当它们加上引号之后,就意味着它们都是一种历史现象,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建构、被塑造起来的概念体系和叙事话语,并将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的消亡而消亡.这里的“死亡”不是指实体性意义上的、物理性意义上的死亡(某种生命个体的死亡),“终结”也不是指完全的毁灭和消失,而是指传统基石的解体.这样,在古希腊时代结束之后,“神话”与“史诗”就消亡了,在中国步入现代社会之时,“古典文学”就消亡了.这表明,在今天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中,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理论,都要“向死而生”,重新唤起自己的和自信,重新面对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就是说,传统的文学样式、文学观念、文学活动(从创作到欣赏,从生产到传播到消费等环节),甚至是文学媒介,传统的理论概念、理论体系、理论企图、理论后果都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做出重新的厘定.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文学的限度在哪里?理论的限度在哪里?文学的可能性在哪里?理论的可能性在哪里?这正是“文学之死”与“理论终结”这一命题的真实含义和富有价值之处.然而很多的时候,它却遭到了人们的误解,甚至堕落为一句时尚的街头口号.

尼采致力于重估一切价值,因为他发现所谓的“真理”“道德”等等这些概念的人为性和其背后的虚伪性;海德格尔致力于颠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他的哲学使西方哲学开始寻求与东方哲学的对话沟通;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一个日益工具化和科层化的世界,工具理性的支配必然导致日常生活的惯例化和刻板化,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带有压抑的性质,人被无情地囚禁在理性的“铁笼”之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理性、启蒙现代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说:“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④;福柯对“人”的概念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主张进行“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的研究;德里达致力于解构西方强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波德里亚致力于揭示类象社会的死亡本性等这些理论探索的背后隐藏着一场巨大的思想的革命,它们企图终结那个坚固的“传统”,它们共同指向理性主义的霸权,指向本质主义的虚妄,指向二元对立的僵化,文学也必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找到新的道路和方向.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这场革命的意义.

无论是文学也好,还是文学理论也好,今天,它们都在一种死亡与再生的双重压力中生存,它们依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或者说,死亡的是特定的加引号的文学和理论,不死的是不加引号的文学和理论.那么,“文学之死”和“理论的终结”就不是一个终点,而正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保持对现实变化的敏感度,关注现象、关注问题,譬如关注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样式,像网络文学、手机文学、“80后”的玄幻文学等等,譬如关注图文关系的变化、审美趣味的嬗变等等,并且要努力把这些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范畴之中;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论传统进行认真而彻底的反思和清理,不断去进行批判和重构,努力去寻找新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向死而生”.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② [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③米兰昆德拉:《慢》,马振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④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希欧多尔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作者:张富宝,文艺学硕士,宁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

类似论文

退掉死亡“通知单”

年轻人罹患心肌梗死,咽下最后一口气便撒手人寰了,阴间遣来“黑白无常”引路 他悲不可抑地啜泣着,心中哀怨,心想这辈。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79906 点赞量:17424

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漫

摘 要 :针对目前建筑领域能耗现状,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建筑领域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和优化配置有限资源。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9634 点赞量:26047

“电水壶漏电致人死亡谁担责?”(等4则)

电水壶漏电致人死亡谁担责编辑同志:朱某在蒋某经营的杂货店购买了一把杂牌电热水壶,当晚在烧开水时,其年幼的儿子玩耍中不慎碰倒放置。
更新日期:2024-4-9 浏览量:13676 点赞量:4929

神经内科死亡病例医院感染调查

[摘 要]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和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的危重患者护理提供科学依。
更新日期:2024-9-14 浏览量:118834 点赞量:25935

液压油污染控制再生利用

摘 要:介绍了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及控制液压油污染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废旧液压油的再利用 关 键 词 :液压油,污染,再生利用 中图。
更新日期:2024-9-8 浏览量:17171 点赞量:4891

潜意识引起的死亡

“切尔维亚科夫仿佛觉得肚子里的什么东西碎了等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也不脱下制服,就往沙发上一躺,后来等就死了 契。
更新日期:2024-12-23 浏览量:154389 点赞量:32438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