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使命契机

最近,在四川省作协六届五次全委会上,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马识途同志发表了《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的讲话.93岁高龄的马老思维活跃、目光敏锐,他在谈到当前创作时强调指出:“三农问题很重要.农村将有大变化,各种人物都会站出来表演,这是出好作品的机遇.”马老提出要注意新农村题材的创作,多关心和支持这方面的作家和作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决策,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的重大举措.关注新农村建设、反映农业新发展、描写农村新交化、塑造农民新形象是当代作家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具有农村题材创作优良传统的四川文学和四川作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干与抱负的平台和重要的历史机遇.

植根沃土 承续传统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6600多万农村人口既是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表现对象,也是文学作品数量庞大的阅读受众,抓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四川作家有着深厚的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农村社会变革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坛展示了独有的风采和创作实力.从“五四”新文学运动起,四川就涌现出了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的李人的川西平原“大河小说”、沙汀的川西北乡镇社会世相小说、艾芜的滇缅边境风情小说和岷江沱江流域田园小说、周文的川康民风小说等优秀代表作象和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又涌现了以周克芹、克非、化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农村惠材文学作家.克非、化石的川北川西乡镇民风小说,特别是周克芹的川中平原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勿忘草》、《果园的主人》、《秋之惑》等,与同时代管军、陕军、湘军、冀军中的农村惠材作品各竞风流.到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以后更有以阿来、贺事雍、清、傅恒、意西泽仁、刘晓双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农村惠材文学作家.这些中青年作家以新的艺术视角形象地反映了川西汉藏文化交汇地、川西北山地、川中沱江流域、川东川北渠江流域以及城市近郊的农村生活变迁,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四川在坚持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方面历经三代而不衰,成为乡土作家最多、最有成绩的地区之一.这些作家的作品在描绘农村的生存状态、阐释时代进程、探寻生活本源、揭示人生轨迹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丰富性,具有深厚的感染力;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深受广大读者、观众喜爱.其中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阿来的《尘埃落定》更因获茅盾文学美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自2003年以来,四川省作家协会多次组织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并就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先后召开了贺享雍的《遭遇尴尬》、《土地神》、清的《农民》、马平的《草房山》几部长篇小说和罗伟章的大巴山小说系列等近十次专题研讨会.以上作品和新近出版的由谭楷等人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江民工潮》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再一次彰显了四川作家在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方面浓郁的乡土情结,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扎实的写作功力.

关注变革 发展创新

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要求我们的作家对农村的历史变革要有更全面的把握,对农民的灵魂和精神要有更深的挖掘,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要有更丰富的反映.文学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停留于既往的创作经验和文学传统,而应读有所创新.

首先,要在把握农村新变革中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触及和深入到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要求我们的作家必须把握住时代的脉动,做出新的文学回应;作家们要避免对乡村经验的表层书写,应以现代眼光关注农村新变化,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时代风流.其次,要在深入挖掘人性的真善美中创新.作家们要怀有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刘骨铭心地去体验农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要细心雄护人的尊严与人格,要有时生命苦难意识的深切体恤,对人类的人文关怀与悲悯精神;要努力沉潜到生活的底层与内核中去,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清醒的语官意识和现代叙事精神,努力追求文学自身的价值、立场、深度和独特性.四川省作协主席马识途提出的“文学三问”,即“谁来守望我们的人文终级关怀的文学家园”,“谁来保卫我们的文学的美学边疆”,“谁来坚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光照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等,我们今天必须直面对待并做出回答.再次,要在深化、发展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中创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实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并不排斥其他创作方法.有着现实主义传统的四川文学,近年来正是在努力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而又使其本土化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发展的.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之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罗伟章、贺事雍的小说之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等.最后,要在充分发挥各文学门类的特色中创新.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在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传统,诗歌等文学体戴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个性和影响.文学关注新农村建设,就应发挥各种文学体裁的优势,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多形式地反映现实生活,努力促进各文学门类的全面发展和繁荣.这样,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题材创作才会越做越广,越做越强.


不辱使命 扎实推进

春风润万物,鼙鼓催征程.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张扬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文学精神,推动四川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再上新台阶,是时代时四川作家的强烈呼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此进程中,农业的新发展,农村的新变化、农民经历的心理转变既是局部的或个人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共同的文化经验,文学应予以高度关注.为此,四川省作家协会认真研究了作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举办全省“青年作家培训班”,对基层青年作家重点培训,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三农”题材的创作;由创研室、巴金文学院、《四川文学》、《星星诗刊》、《当代文坛》等业务部门组成专门审读小组,落实人员和经费,对“三农”题材作品进行专题研究,面对面地研讨修改,帮助作者进一步打开思路;在全省作家中广泛了解正在写成近期拟动笔的“三农”题材作品,重点关注中篇和长篇小说;对选题好、创作准备充分的作者优先聘为巴金文学院创作员,给予多方面的扶持;无论是原创的“三农”题材作品,或评价“三农”题材的文章,省作协三个刊物一律优先选用;协助作者联系出版,对已出版的作品加大评介和宣传力度;组织实实在在的农村采风活动,组织作家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体验生活;对有意去农村基层蹲点和挂职的作家,省作协积极协助落实;在今年由省作协、四川大学、省社科院组织的学术年会上,专门研究四川“三农”题材创作问题;重点关注和帮扶已基本完成的“三农”题材的影视作品.四川省作协力求通过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深刻揭示和艺术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文学作品.

随着一大批四川作家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生活,必特有一批新的植根乡土、深刻反映巴蜀大地农村变迁的优秀之作不断涌现,四川文学特别是四川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繁花似锦的春天将再度到来.

类似论文

历史使命与期刊的生命力

2013年3月,《党史文汇》出版整整300期 1996年7月《党史文汇》100期纪念,我写了《跨世纪的心愿》。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2638 点赞量:8060

临床生制度已完成历史使命

今年全国“”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原大内科主任沈悌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其对我国大内科学科发展前景的担忧之情。
更新日期:2024-9-8 浏览量:17733 点赞量:5168

绿色建筑是地产商的历史使命

张传经招商地产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副主任设计师 长期致力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对被动式节能与主动式节能研究有一定。
更新日期:2024-5-1 浏览量:12146 点赞量:4094

临床生制度已完成历史使命

今年全国“”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原大内科主任沈悌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其对我国大内科学科发展前景的担。
更新日期:2024-10-5 浏览量:18525 点赞量: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