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23年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期刊文献

摘 要:为了解我国近十年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方面的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期刊文献449篇.其中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文量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3种,占12%.不同年份发文量,2003年发表的期刊量最少,仅6篇;2010年最多,达93篇.不同作者发文量,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最多,占94%;发文量有2篇的作者有12人;发文量有3篇的作者仅有1人.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有9个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在此期间的发文量多于3篇,占11.4%.期刊文献隶属的学科,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发文量最多,有147篇,占32.7%.期刊文献的研究层次,基础研究层次中的发文量多达201篇,占44.8%.期刊文献的研究角度,理论研究196篇,占44%;实践研究252篇,占56%,两者差不多各占一半.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内容,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途径的研究期刊数量最多,有68篇,占理论研究期刊总数的34.7%,占总数的15.1%.

关 键 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文献计量学;文献分析;分类统计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0105

1引言

有关“生态文明”的定义,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②任恢忠、刘月生“把生态文明限定为某个特定区域的文明,在他们看来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2\]③刘延春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3\]④廖福霖教授则认为“生态文明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谈,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以及狭义上的生态文明,它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指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它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4\]⑤当前最为普遍采用的生态文明的定义则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5\]

上述的几种定义虽然在表述上存在着某些差异,但概括起来基本包含以下共同之处:①人与自然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系统,人、自然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彼此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②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是一个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6\].

在我国,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经历了由起步到加速、由兴起到繁盛的发展过程;自90年代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并开始倡导建设生态文明.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7\].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且首次把这一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理论焦点\[8\].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建设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生态文明城市,是揭示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关联和互动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与周边城郊及有关区域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不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物生命体、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9\].关于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期刊发文分布情况,作者及作者机构分布,文献隶属的学科,研究的层次、角度、内容等方面的状况如何,未见研究报道.对此,笔者等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对2002~2012年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10\].

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数据库来源主要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在高级检索中,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在结果中检索,以“城市建设”为主题,共检索出2002~2012年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期刊文献449篇.

2.2研究方法

为了分析不同期刊文献的载文量、不同年份的发文量、不同作者发文量、文献作者隶属机构、文献隶属学科、研究层次、研究角度与内容等方面的分布情况,采用统计学中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利用Excel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期刊文献的载文分布

核心期刊上发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文章有74篇,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16.5%.发表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期刊文献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当代贵州》、《贵阳文史》、《贵州市委党校学报》3种,三者数量分别为25、18、11,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12%,由此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文献在各期刊上的分布极不平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文献分布在各种期刊中,涉及的面比较广.对2002~2012年发文量多于等于5篇的期刊文献分布情况的统计见图1.3.3不同作者的发文量及期刊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分布

3.3.1不同作者的发文量

大多数期刊作者仅只有1篇发文量,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94%.发文量有2篇的作者有12人,发文量有3篇的作者仅有1人.总体看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方面的研究者具有明显分散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近年来党的十七大刚刚明确提出这一论断,生态文明这一主题还是新兴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没有真正探索出来;二是从事生态文明的研究者虽数量较多,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以至于个人的发文量都较少.

3.3.2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分布

在所搜集的449篇期刊文献中,有9个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在此期间的发文量多于3篇,共计51篇,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11.4%,见图3.其中,贵州大学发文量最多,有9篇.另外,华东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这两个机构发文量都为3篇.除这11个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之外的其他作者隶属机构,其发文量一般都为1~2篇.表明,我国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机构及院所分布不均衡.这一结果需要我们在保持学科先锋的情况下,全面培养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员,平衡地区间、院所间的差距,做到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人员较均匀分布,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在不同地区及院所同步进行,使之得到较快较均衡的健康发展.

3.4.1文献隶属的学科

不同的学科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由此,不同学科发表这一方面的文献数量也表现出明显差异,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发表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期刊数量 最多,有147篇,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32.7%,其次,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学科中这方面的发文数量也相当多,共127篇,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28.3%,两者的数量已占据总数量的一半之多.这表明,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多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面、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利用方面.这也正符合了生态文明提出的目的,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人、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11,12].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充分体现这一主题,即建设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但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他学科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可忽视.


3.4.2文献的研究层次

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层次多集中分布于基础研究、行业研究、政策研究及工程技术研究.无论是社科还是自科,在基础研究层次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数量达到201篇,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44.8%,数量几乎占据一半.这说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大多还是在基础层次上,研究多侧重于基础层面.对这一结果的统计见图5.

3.5期刊文献的研究角度及研究内容

3.5.1文献的研究角度

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的角度看,一般分为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基于某城市、某地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从图6可以看出,在搜集的449篇期刊文献中,理论方面的研究有196篇,占总数的44%,实践方面的研究有252篇,占总数的56%,两者的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这印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这句话的意义.今后,我们的研究仍需继续保持这一态势,因为如果只有理论研究而无实践,那是空谈,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相反,没有理论而只有实践,那是缺少指导,没有内涵意义的空动作,很难有质量和科学的保证[13].

3.5.2文献的研究内容

文献的研究角度中已划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多是以我国的某城市、某地区为例,论述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因各地区的情况不同,介绍的建设方面也不同.而理论研究是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科学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对不同的地区都有指导意义.根据探讨研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途径、对建设的研究探讨、概念性的理解(包括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特征、条件、原则、机制、指标体系)、一些成功的例子对建设的建议与启示、进行建设的思路思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设的模式构想、其他方面对建设的作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发展趋势、政府的职能与制度等方面\[14\].在这些不同的研究内容中,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途径的研究期刊数量最多,有68篇,占理论研究期刊总数的34.7%,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15.1%,另外,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探讨和一些概念性问题的研究方面的期刊数量也相当可观,这三方面内容的期刊数量达到126篇,占理论研究期刊总数的64.3%,占搜集期刊文献总数的28.1%.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内容多为探讨性问题、概念内涵性问题以及怎么进行建设的问题,这些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这反映出我国的研究者在对这方面内容的研究切实符合实际,突出主题.当然,对于其他方面内容的研究也不容忽略,这将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多投入研究的内容.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更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有关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见图7.

4结语

(1)研究结果表明,理论研究文献与实践研究文献数量基本对等,理论内容大都集中在探讨性问题、概念内涵性问题以及进行建设的途径这三个方面,其他方面的理论相对较少.研究的学科多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学科,研究层次多为基础层面.由此说明,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分布于经济、环境、资源与可持续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研究机构与区域分布不均衡,研究人员较为分散且研究周期较短,多数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

(2)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也是我们下一步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通过在其他学科领域和不同研究层次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其他研究内容的拓展,使我国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更加全面、具体、透彻,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更加系统、规范,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注入理论生机,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类似论文

2002—2023年我国体育舞蹈科研状况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摘 要通过对2002-2012年间中国体育。
更新日期:2024-11-22 浏览量:144532 点赞量:3119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中国的美好未来绘制了一幅美好蓝图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渊源、生态文明。
更新日期:2024-6-9 浏览量:12447 点赞量:3588

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问题

摘 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问题进行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正式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 通过十。
更新日期:2024-12-13 浏览量:155874 点赞量:33544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047-01摘 要: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
更新日期:2024-4-24 浏览量:58186 点赞量:1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