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创作前期小的语言艺术

关 键 词 :“感性的形而上” 心灵叙事 哲学形而上

摘 要:作为颇有实力的新生代作家,江苏作协副主席毕飞宇的作品近年来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关注多集中在频频获奖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上.其实毕飞宇创作前期小说的艺术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尝试从“感性的形而上”和心灵叙事及其象征、反讽的叙事语言对其创作前期的小说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

“文坛呼唤大家,否则文学太平淡太寂寞太乏味,世纪之交的文坛也应该出现天才.”{1}的确,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的作家们为了时代的使命,为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为了“走向世界”的诺贝尔情结,相继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与艰辛,也总结出了更多的教训与症结.毕飞宇就是这一创作群体中的一员,一位默默耕耘却颇为引人注目的青年作家.其实在毕飞宇大红于文坛的“王家庄系列”小说(即“玉篇三章”《玉米》《玉秀》《玉秧》和长篇小说《平原》)之前,毕飞宇就以其历史系列小说和都市系列小说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了.而在这些他前期的作品中,他作品的语言艺术是最不可忽略的.评论家不无推崇地说:“毕飞宇的小说始终洋溢着极为灵动的曼妙气质.无论是对叙事内蕴的巧妙处理,还是对潜在人性的冷静逼视,无论是对叙述节奏的有效控制,还是对叙事细节的精致化临摹,都体现出一种轻盈而又舒缓、丰沛而又沉郁的审美内涵,呈现出卡尔维诺所推崇备至的那种‘以轻取重’的叙事智慧,也体现了毕飞宇作为一个南方作家特有的艺术智性.”{2}以下本文试从“感性的形而上”和心灵叙事及其象征、反讽的叙事语言对其创作前期的小说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

一、“感性的形而上”

一个真正的作家,必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而毕飞宇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丝毫不亚于他在小说故事营造上的努力,这也是评论所广为肯定的.他的这一风格,特别体现在其前期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感性的形而上”,即:“毕飞宇有着两副笔墨,一副笔墨致力于呈现感性的小说形态,一副笔墨营构的是文本的哲学形态.”{3}

其实毕飞宇的创作前期的历史题材小说的哲学形态又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叙述中时常闪现着学理意味的话语,这些话语冷静、机智、敏锐而又客观,见解又准又狠.例如:

成语是中国人的魔圈,它既是中国人心智的起始,又是国人心智的终结.成语不是汉语的语言,它是汉语的精神、实质、根本、源头和指向.

――《充满瓷器的时代》

生命也许就是这样,更换了空间就面目全非.空间错了之后就不够顺理成章,失去了演绎意义.

――《大热天》

二是,文中随处可见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增添了小说哲学的深度.《雨中的棉花糖》中二胡是红豆无助灵魂的象征,在文中二胡与红豆的生命合二为一了,二胡既是他生命的安慰也是生命恐怖的化身.看完小说使人仿佛置身于《二泉映月》的哀鸣之中.《是谁在深夜说话》中城墙更富象征意味,城墙修好了,“砖头怎么反而多出来了”给人无限的深思.《充满瓷器的时代》《楚水》《雨中的棉花糖》等篇中反复出现的镜子等等,这些象征意象使文本充满了哲思意味.

文学作品中只有深度的追求,只有作者不厌其烦的说教,或者某种观念的表达,没有细致、可感、优美、抒情的语言,肯定不能称其为好的作品.小说总体来说是描摹的艺术,阅读毕飞宇的小说最大的感慨还在于他那鬼斧神工的语言功力.在前期的历史题材小说中,毕飞宇小说的感性形态就体现在语言上.作家不仅用精细的语言刻画了使人身临其境的细节,还善于运用多种修辞制造出感觉的狂欢.如:

阳光粗硕,茂密,硬邦邦地横冲直撞,被水泥反弹回来在路面上摇晃.

――《大热天》

他们的口神经质地寻找脑袋,日本话粗鲁地踢进中国人的耳朵,没有耐心.楚水城的中国耳朵们被穿着皮靴的日本话弄得不知所措.

――《楚水》

纵观毕飞宇创作前期的历史题材小说,由于对小说深度的执著追求,由于家族史缺失的诱发与促使,由于作者在艺术上的精雕细琢,显示出大红大紫的迹象,然而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说理、炫技的感觉浓重.感性与理性、经验与哲学游离等这些问题,在其都市系列的作品中有所改观.

二、心灵叙事及其象征、反讽的叙事语言

毕飞宇创作的都市系列小说可以分三种视角来审视都市人,很自然的这三种题材的作品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写作笔法,如在借乡下人的视角审视城市的作品中,作者采取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小说叙述中夹杂着大量的说理与评判,虽然这其中包含着他自己幼年和成年城乡生活的厚实的记忆,但还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直白的说教和概念大于形式的马脚,小说呈现出概念化倾向.在借进城后乡下人的生存来感知城市和直面城市人的作品中,作者为了表现城市对人的物化,又免不了对于“金钱至上”、“食色崇拜”的大量描写.正是这些作品使得他被许多评论家归为“新生代”行列.然而仔细分析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其创作的不断深入,作者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并尝试用日常化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内心的悸动,同时在语言上表现出反讽、戏谑与诗性、抒情并重的倾向.

1.心灵叙事与日常心理体验的艺术表达

《那个夏天那个秋天》中,作者在表达主人公耿东亮的体验、困惑、疑虑这些心理活动时,更多采用的是对他夜游、哭泣、呼喊,甚至是身体的每一次疼痛的日常生活描写.《林红的假日》中通过自比青果、策划出游、海滨戏水、歌厅放歌、树林玩泥等几个场景生动地表现出作为城市女性的林红因刻板生活而迷失本性的那种委屈、心疼、不甘、挣扎与徒然的心理过程.《哺乳期的女人》更是这种日常化的心理描写的集大成之作.旺旺对母爱、母乳的渴望,作者并不点破,更不直接表述出来,而是仅仅通过他咬惠嫂的举动以及在此前后的眼神变化来刻画,并由此深刻传达出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的生活变异与本真需求的失落.学者洪治纲对此评价为:“他以一种心灵叙事的方式,缓缓地打开男孩的内心,又以特有的温情,缓缓地收拢一切.”{4}当然这类作品中值得称道的还有《青衣》.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篇作品是毕飞宇小说艺术上的成熟之作.小说通过京剧演员筱燕秋在艺术道路上遇到的世俗世界和艺术世界的矛盾以及内心产生的分裂展开故事,表现了她对青衣行当的执著追求及其二十年来的精神史和心灵史.但在具体表现过程中,作者很少采用正面的、直接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剖析,相反他选择了大量细节化、日常化的场景描写,来表现筱燕秋的内心矛盾.例如:用对李学芬的冷言冷语与泼开水等细节来表现筱燕秋对嫦娥角色的捍卫,用拼命减肥、和烟厂老板上床、忍痛流产、拒绝住院等细节,来表现出她生存的精神状态,表现她对青衣事业执著、顽强的追求.小说以这样一段话来结尾:“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突然堵住了许多车.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筱燕秋旁若无人,剧场内爆发出又一阵喝彩声.筱燕秋边舞边唱,这时候有人发现了一些异样,他们从筱燕秋的裤管上看到了液滴在往下淌.液滴在灯光下面是黑色的,它们落在了雪地上,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黑色窟窿.”对此,评论家吴义勤曾这样地评价:“小说这最后一个意象,最后一个情境无疑是小说的.它通过对于人物精神与心理‘意象性’‘戏剧性’的凸显,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可视性’转换,完成了对主人公的最后塑造,并进而把一种悲剧性的气息渲染成了笼罩性的精神氛围.”{5}

2.哲学的“形而上”与叙事的象征性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毕飞宇早期创作中对历史、权力等重大题材的选择,每每呈现出感性的“形而上”的特点,而随着创作选材的转变,他的小说更具有故事性和现实性了,但毕飞宇对于艺术、价值的“形而上”的追求,并没有减弱和放弃.他说:“追求意义是一个普世行为,并不是作家所独有的.可是,如果你是一个作家,我觉得你对这一点应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自觉的努力.”{6}这种对于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的“形而上”的追求,与其叙事的象征性以及意象的运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蜡烛”这一意象就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生活在天上》《哥俩好》等小说中闪现着的“烛光”,意蕴深深地表达出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古典情愫的向往:“烛光使客厅产生了一种明暗关系,使空间相对缩小了,集中了等灯光放大了空间,也改大了母与子之间的距离.”“烛光是爱情的最后一丝柔嫩光芒.停电时期的烛光是爱情临终的回光返照.”诸如此类的意象在毕飞宇的都市系列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如《马家父子》中的北京话与四川话,《生活在天上》中的蚕茧,《哺乳期的女人》中的不锈钢餐具,《哥俩好》中的麻雀,《生活边缘》中的画作,《那个夏天那个秋天》中的镜子,等等.

这种“形而上”还表现在其极富象征和学理意味的语言上,例如:

黄昏是现代都市的冷面杀手,成了你的影子,在你的脚下放大自己的阴影部分.黄昏这个农业时代的抒情诗人,就这样被商业买通,在城市的每一个落日时分走街串巷,从事心智谋杀.

――《生活边缘》

衣服是女人,要有一张好面,而书是男人,首先得有一块好背,这样一来,书就免不(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40页)了杂,尽是各类学科的经典,压了膜,烫了金,码得归归整整,一副人类文明的持重派头.

――《哥俩好》

以上这些智性语言在其小说中不时出现,无需一一列举.它们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充满着生动活泼的词汇,切入得又狠、又准.


作者简介:黄婷,文学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1} 吴培显.诗、史、思的融合与失衡――当代文学的一种反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273.

{2} 洪治纲.谈毕飞宇小说[J].南方文坛,2004(4).

{3} 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0(6).

{4} 洪治纲.谈毕飞宇的小说[J].南方文坛,2004(4).

{5} 吴义勤.一个人一出戏一部小说――评毕飞宇的中篇新作《青衣》[J].南方文坛,2001(1期).

{6} 毕飞宇,汪政.语言的宿命[J].南方文坛,2002(4).

类似论文

如何创作短篇小

◎上期提要:上期说到短篇小说构筑的几个要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精巧的结构 而精巧的结构必。
更新日期:2024-8-17 浏览量:104257 点赞量:22187

著名作家毕飞宇推出长篇力作《平原》

近日,著名作家、两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精心酝酿的长篇小说《平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隆重出版发行 这也是该社推出。
更新日期:2024-2-5 浏览量:10598 点赞量:4266

毕飞宇短篇小

现实――“主义”与“情感”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中,毕飞宇无疑是最有探索精神和艺术个性的作家之。
更新日期:2024-10-12 浏览量:127864 点赞量:26873

德彪西在作品创作中的音乐语言

摘 要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浪漫主义晚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他独特的“印象主。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1810 点赞量:6221

孙犁小的语言特色一席

摘 要:孙犁最可贵的艺术品质就是对于美的崇尚和追求 读过孙犁作品,难免被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所打动,这不仅表现其。
更新日期:2024-9-15 浏览量:117399 点赞量:25182

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摘 要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 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
更新日期:2024-4-23 浏览量:56745 点赞量:1281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摘 要 】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 语言是教。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5635 点赞量: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