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戏剧艺术生态的忧思

摘 要 :文化生态视野下江西戏剧艺术的发展研究,作为当前的戏剧界、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既是对中国戏剧危机与转机问题的宏观上的微观把握,也是促进江西区域戏剧的发展,振兴江西地方文学艺术特色的重大课题.近10年时间里,江西的戏剧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在一片赞誉声背后,江西戏剧艺术生态的忧思何在,其突围之路又在哪,这是本论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 键 词 :江西戏剧 艺术生态 忧思 发展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56-02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试图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相关因素中,研究文化的发生、发展、存在模式、独特属性及其内在规律.

这一理论被引入国内后,在上世纪末对中国戏剧思想产生影响,人们试图从这一宏观视角,讨论戏剧的“危机”与“转机”问题,在强化戏剧本体的努力中,促成完整的戏剧生态系统的建立.关于中国戏剧的危机问题的讨论,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此后的若干年里,一直是戏剧界、理论界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中国戏剧整体危机的大背景下,江西戏剧作为区域戏剧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和转机问题.如何继续维持江西戏剧的振兴之路,探索出一条持续性发展道路,是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研究话题.

目前,江西戏剧的研究基本呈现两大现象:一是基本上停留在传统剧本的整理、剧目的介绍及改编等方面,以及重表演轻研究的状态,缺少理论研究和体系研究.如,刘上洋主编的《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戏剧卷),对江西六十年以来的经典剧目进行了整理和再现;张庚、流沙、万叶、龚国光、苏子裕等老一辈学者侧重传统剧目资料的整理与汇编.二是对江西戏剧的已经取得的成绩的赞誉,而缺乏危机意识.如,黄文锡的《始于辉煌、再创辉煌――江西戏剧五十年》、郁鑫鹏的《戏剧舞台“江西现象”今再来》、石奎任的《也谈戏剧创作“江西现象”》.

那么,江西戏剧艺术生态现状是否真在一片赞誉声中前景一派乐观呢?其成绩背后是否存在隐忧?在大环境下的戏剧困境下,江西戏剧是否能成功突围,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探索之路?这些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1.江西戏剧艺术生态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期的近10年时间里,江西的戏剧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如《乡里法官》、《山歌情》、《榨油坊风情》等,而且获奖作品题材多样:有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等;艺术形式也多元:有赣剧、采茶戏、话剧等江西戏剧的繁荣景象一度被业界誉为戏剧舞台的‘江西现象’”.江西戏剧在中国戏剧整体危机的背景下,能出现一段时间戏剧繁荣的“江西现象”,说明江西戏剧自身有着区域特色和优势,就整体来看,如江西戏剧曾出现过四次:82年纪念汤显祖逝世的剧目演出和学术研讨;84-87年艺术创作与探索下新成果的出现;91-93年政府扶持和资金鼓励下的繁荣;省委、省政府2008年开始在全国首创实施的一项文化工程――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对此,业界、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赞誉,黄文锡声称“江西戏剧在建国以来的五十年间,走过了‘始于辉煌’和‘再创辉煌’的历史征程.”石奎任也无不乐观的认为“近十年来,江西的戏剧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剧作获‘五个一工程奖’或‘文华奖’及‘曹禺戏剧文学奖’等这些与众不同的种种迹象的闪现,引起了人们的一些好奇,在京的一些专家将此状况誉称为‘江西现象’”这些看法确实表明江西戏剧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蓬勃的生命力.但是,从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隐忧.通过江西戏剧的四次,我们不难发现,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以下问题:


1.1基本靠政府扶植,缺乏自主生存意识

江西戏剧的每次,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生,91-93年的戏剧直接来源于政府扶植和资金鼓励下的繁荣.除此之外,省委、省政府还以两年一度的省玉茗花戏剧节的形式对优秀剧目的扶持.令2008年的“江西现象”重现的,则依赖省委、省政府2008年开始在全国首创实施的一项文化工程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其中600万用于省文化厅重点支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群众的本土性、原创性剧(节)目.由此可见,江西戏剧对政府的依赖性非常强,缺乏一种自主的生存意识,在抗市场竞争方面也是处于弱势.当然,政府的重视与扶植是必然的,但是,江西戏剧不能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植,一旦政府投入少,就面临资金紧缺和不景气的困境.对于未来的持续发展之路,还是应该找到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亮点,自己抢夺市场,从内在需求更新和发展.

1.2个别散点特色强,缺乏整体凝聚力

就戏剧剧种来说,江西戏剧剧种繁多,有赣剧、东河戏、宜黄戏、采茶戏等等,而采茶戏又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就戏剧题材来说,有现实题材、传统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等.其中,赣剧里以汤显祖剧目演出最为突出,新时期以来,在江西已举行了多次纪念汤显祖的学术研讨活动,出版了纪念和研究文集,重新修建了汤显祖纪念馆.老一辈戏剧家石凌鹤以大半生的精力致力于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改译”,使之在赣剧舞台上流传.直到现在,抚州和其他地方的采茶戏剧团演出的《牡丹亭》和《南柯记》等剧目,仍以石凌鹤的改编本为基础,或受其深刻影响.陶学晖、黄文锡等剧作家改编了《邯郸梦记》和《还魂后记》,发扬了汤显祖剧作的战斗性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引起当代观众的强烈共鸣.除此之外,革命历史题材的戏剧也蔚为大观.江西这块红土地,很早就成为中国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一块热土,成为老一辈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摇篮,有着几十年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一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如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苏区的创建都发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使这里的历史更加壮丽辉煌,为革命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留下一片取之不竭的开采富矿.话剧舞台上,反映江西这块红土地英雄历史的佳作不断涌现,继老戏剧家石凌鹤创作的《方志敏)参加首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获得好评后,20世纪90代初,江西剧作家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创作出歌剧《红土地的精灵》、《花妹》、《女囚》、《烽火奇缘》、《声里的歌声》等标新立异之作,为突破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模式做出有益的尝试.新时期江西革命历史题材剧作代表性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赣南采茶戏《山歌情》、歌剧《红土地的精灵》、话剧《大山情仇》与《走向清波》、山歌剧《女人河》、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等等. 可见,江西戏剧艺术形式多样,个别散点特色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固然是可喜的事,但是,如何实现散点全面开花,百花齐放的大潮还有待进步一开发和探索.从已经取得的成绩来看,江西戏剧资源还有很多待开发的散点,创新和推出的空间很大.

1.3大环境下的随波逐流,个性突围难

吴济时在《文艺生态运动与当代戏剧》中指出,“文艺生态环境有大、中、小之分.大环境是指文艺生存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和自然界所有与文艺生存相关的内容;中环境是指文艺生存的内部环境,它由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等所有艺术门类构成;小环境是指人的审美价值观,其动力主体是文艺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通观江西戏剧的几次,基本都是在大环境的推动下产生.如,在建国之初,江西剧坛便呈现出好戏连台、五彩缤纷的景观.这是因为当时正是全国范围内的1949年至1957年间的第一次戏曲变革,变革的主要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进人新时期后,全国又掀起一场戏曲改革,其时代内容和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特别是1985年,1985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转折点,一批在思想艺术形态上与前不同的作品集中出现,理论批评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是文学研究的“方法年”(85年),“观念年”、“本体年”(86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西戏剧也迎来了全方位、多元化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探索,赣剧在国内名声重振,并破天荒第一次填补了江西的“梅花奖”空白.

可见,江西戏剧主要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其潮涨潮落都与大环境趋于一致,并没有突围出来.没有真正是因为江西戏剧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艺术本身的探索需求而出现的.江西戏剧如何真正走出一条自己发展的个性之路,不再仅仅受制于大环境,也充分利用和发展中环境和小环境的交互影响作用,形成自身的艺术发展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那么,面对江西戏剧艺术生态现状的种种忧思和问题,江西戏剧的未来发展之路又在哪里呢?这是个值得多方探讨的重大问题.在此,笔者仅提出一些个人的设想.

2.江西戏剧的发展

2.1立足开掘自己的戏剧资源,实现江西戏剧艺术形式散点全面开花

江西戏剧不仅有赣剧、采茶戏等主要地方剧种,还有东河戏、宜黄戏、吁河戏、西河戏、宁河戏、抚河戏等地方剧种.此外还有蜚声中国史册500年的弋阳腔和其支派青阳腔.目前的开发和研究还非常有限,主要侧重在赣剧、采茶戏等主要地方剧种和影响较大的弋阳腔和其支派青阳腔.而对于江西戏剧这个富矿来说,还有很多值得开发和深挖的剧种.即便是研究较多的赣剧、采茶戏等主要地方剧种和影响较大的弋阳腔和其支派青阳腔其研究还有很多研究的盲点和空白点.比如,目前江西戏剧研究基本上停留在传统剧本的整理、剧目介绍及改编等方面,张庚、流沙、万叶、龚国光、苏子裕等老一辈学者在赣剧资料整理和汇编上已经做出巨大文献贡献.其他如各地的采茶戏、弋阳腔和其支派青阳腔,也是走资料汇编和历史脉络梳理的研究之路.研究的角度和研究的深度还有很多,如,江西戏剧剧种很多是地方性的,必然带有天然的地方民俗特色,研究江西戏剧地方戏的民俗特色也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角度.等等,不一而足.

2.2在主旋律戏剧、商演戏剧、实验戏剧多元共存的戏剧生存现状下,坚持实验戏剧的精英性

媒介变革时代,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传媒迅速将戏剧等高雅艺术边缘化,人们倾向于通俗娱乐的休闲方式,也使得精英艺术越发曲高和寡.在抢夺市场的竞争中,人们在坚持精神需求和市场需求的统一方面想出各种办法,如省文联、省剧协联合企业单位承办的“97纳爱斯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和“99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小品小戏大赛”就是呈现这种趋势.当然,这对戏剧市场再次红火起来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有过贡献.但是,不应忽视戏剧艺术的精英探索.因为一时追逐潮流的红火很容易时过境迁,其价值令人堪忧.历观江西戏剧的几次成功案例,无一不是在艺术本体上的精英探索取得胜利的.江西戏剧自84年始,剧团为走出低谷,积极开展了包括“古典型”、“改良型”、“杂交型”三类剧目在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探索.也是在那个阶段,江西戏剧首次拿了享誉国内外的“梅花奖”.其中,戏剧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边缘艺术”的成功案例――传奇清唱剧《还魂曲》,溶现代舞蹈、艺术体操为一炉,令芭蕾与赣剧联姻,“蛇舞”与戏曲嫁接的探索折戏《盗草》等,其演出轰动全国.

因此,在主旋律戏剧、商演戏剧、实验戏剧多元共存的戏剧生存现状下,三者不可偏废一方,应注重三者齐头并进的同时,重点坚持实验戏剧的精英探索.

2.3政府、剧团、高校三位一体的重视和开发

目前,江西戏剧基本走的是政府扶持之路,剧团自身的建设和资金常常紧缺.其实,可以开发高校研究之路.学界还没有从学理的角度来系统研究江西戏剧,更没有纳入学科建设.江西戏剧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教育与人才培养.高校研究既可以让江西戏剧有效的知识普及和艺术宣传,也可以让江西戏剧精英化、学理化.这就使江西戏剧不至于完全随着市场通俗而随波逐流.目前,这种思路已经有了有益探索.如,东华理工大学成立了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每一年的五月举办的“赣剧文化周”、开展赣剧课程,举行赣剧知识竞赛,让学生与赣剧艺术亲密接触,甚至让他们上台演出.

类似论文

张庚戏剧艺术理探微

张庚(1911―2003)是一位学贯中西、囊括古今的戏剧家、理论家、评论家、教育家 在他70年的学术生涯和艺术实践中,成功地运用马克。
更新日期:2024-5-28 浏览量:69305 点赞量:15263

新媒体时代的戏剧艺术

摘 要:文学创作在近年来逐渐通俗化和大众化,由于文学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影视艺术也随之&。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0337 点赞量:5416

艺术生态的窘境

如今,我们可以在任何书店买到女性的艺术摄影书籍,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也已不再将前卫艺术视为洪水猛兽,更不会有“红卫兵。
更新日期:2024-12-11 浏览量:152650 点赞量:32004

中美戏剧艺术高等教育比较

摘 要:在当代,美国作为戏剧艺术教育的大国,其戏剧教育的制度化,专业化和普及化为高等教育人才的高。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量:155224 点赞量:33107

影视传播时代的戏剧艺术

摘 要同为表演艺术的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存在至今,较以往有了不同的定位与意义 本文就将。
更新日期:2024-6-27 浏览量:82353 点赞量:18171

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艺术生态追求

摘 要:城市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性原则是塑造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不断恶化的环境现状使全球追求生。
更新日期:2024-1-5 浏览量:8234 点赞量:3449

戏剧情境在戏剧艺术中的作用

摘 要 :戏剧情境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特定。
更新日期:2024-6-12 浏览量:81333 点赞量:1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