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象中更广大的港台文学

我不认同对于“香港文学”或“台湾文学”这一概念的过度标举,这是一种基于行政区文学观而生的称呼.若仅仅因某作家籍贯乃至落脚于何地,就将其作品归为“某地文学”,实在是小看了作者也小看了文学.文学有文学自身的版图,如董桥,似更适合以“文人文学”来分类,又如高阳,亦不可简单安置在台湾文学脉络中来讨论.更合理的情形,应该是将作者作品放置在各自最贴切的文学审美谱系中去研读.

若我们认定亦舒、张小娴、李碧华等人的作品是香港文学的代表,是最典型的香港文学,那就无法在同一审美体系中去讨论西西、刘以鬯、也斯等人的作品;如果我们只接受白先勇、朱天文、朱天心的小说实践,那也就无法完全认同骆以军、舞鹤、林俊颖的小说美学;即便单以张大春一人而言,其文学创作路数亦面目不一,未可简单界范.实际上,港台文学的景观委实丰富广大.小说方面,西西的智性清明,施叔青的颓废艳异,董启章的不拘琐细,黄碧云的温柔暴烈,苏伟贞的魔幻诡谲;散文方面,也斯的知性敏感,何福仁的博通典雅,龚鹏程的才思奇崛,刘大任的疏放自然,张北海的幽默睿智,杨牧的深沉内敛;诗歌方面,痖弦的圆转深远,余光中的清明正大,周梦蝶的孤冷瘦硬,商禽的超脱奇妙,叶辉的书卷气质,饮江的日常氛围,在在呈示出港台文学从非我们呆板设想的那样小腔小调,而是充分类型化并在各自的美学谱系上力求延展深入.

但就目前作品的引进情况而言,远未能说今日对于港台文学作品的引进全面而成功,事实上,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教授根本不关注港台作家作品.而若就对于文学的多维度延展垦拓而言,港台作家的作品实在很能激发内地读者对于文学的新认知.

譬如香港写作人,完全是一份孤独的行当.内地文学环境诚然不及当年,但重要作品甫一问世,仍可成为关注的话题,作者亦可依靠版税过活.但香港作者绝大多数都是白天工作,夜晚写作,好像卡夫卡那样拼命在夜晚孤独长大,从未奢望成为一个城市的话题抑或中心.这份孤独的运命反倒成全了写作最不可少的一种虔敬,以及一种瞩望未来的企图心―抛却短时的成败,将作品和作者完全置身于文学的谱系,经由文学谱系本身的比较而获致更大更久远的光荣.

然而即便港台文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概如上述,今日普通读者对于港台作品仍旧不很能接受甚至多少有点不适应.这种不习惯与不接受容或是因为风格、题材、内容等的差异,但落实到更深的层面,我以为所有的不适应,或都不及对语言的不适应来得大.

港台作者充满个性和实验性的写作方式,或非仅仅出于风格的考量,反倒是一种自觉“成为孩子”,摆脱充满意识形态的“父亲的语言”的行为.内地读者所习惯的语言,实则更多是习惯了这套语言背后所代表的那个“父亲”,不自觉以“父亲”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文学.我们太期盼一种正确的、较易流通的、符合主流道德的语言美学了.

港台作者的语言,董启章、骆以军等,皆越出惯常接受的尺度.对其而言,语言不仅是装载故事、思想、观念的容器,容器本身亦有形状、色泽、纹理、质感,容器中究竟是水、是可乐、是酒,皆不重要,重要的是容器本身如何.


《时尚传奇DVF》

作者:黛安冯芙丝汀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这是美国时装界顶级设计师黛安冯芙丝汀宝(DVF)的首部中文自传,记录了她从一个犹太幸存者的女儿,勇闯纽约时尚界,并在纽约第七大道和第五大道创造顶级时尚品牌的传奇一生.她设计的裹身裙在20世纪70年代走进每个美国女人的衣橱,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标志.她26岁就拥有了自己的时尚帝国DVF,个人品牌对美国女性流行品味影响深广.她曾被《新闻周刊》誉为“继可可香奈儿后时尚界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女性”,她虽优雅的老去,仍不失为时尚界的美人.

《放任自流的时光》

作者:苏西罗托洛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苏西罗托洛是鲍勃迪伦到纽约后的第一位真爱,20世纪60年代前期,她和迪伦一起居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她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她和迪伦的爱情,以及她所亲历的以格林威治村为基地的民谣复兴运动.这本书不仅仅关于民谣、迪伦、嬉皮文化、垮掉的一代和格林威治村,作为一位曾身处反抗政治中心的女性,苏西在这本回忆录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那个激荡年代的民权运动等社会运动.

《花》

作者:刘捷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花》是旅法女作家刘捷的最新长篇小说,由娄烨导演改编为同名影片《花》参加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的展映.书中描写了中国女教师“花”与法国青年马蒂欧无限美好又备受煎熬的一段情感,十分真实又残酷地还原了这段异国爱情从诞生到消逝的整个过程,让人怦然心动又潸然泪下.

《1945年的恋人》

作者:路辛达丽雷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路辛达丽雷之所以写作这本书,源于她对泰国和泰国历史的喜爱.少年随父周游列国的她,一直很喜欢泰国,把泰国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她凝望着曼谷河上的落日时,她想要为她所爱的国家写一个故事,这就是她最初的创作来源.这本书在英国甫一出版,立刻登上英国畅销书排行榜,被英国媒体称为现代版的《呼啸山庄》.经典的爱情故事以宏大的二战为背景,凸现了爱情之于时代的无奈.

类似论文

在文学机制与社会想象之间

当文学在1987年失去轰动效应的时候,一批先锋小说家在《收获》集体亮相① 而他们的先行者马原,则开始运用写实手法。
更新日期:2024-7-22 浏览量:94408 点赞量:20732

“世界文学”: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

内容摘 要“世界文学”最早由歌德提出,后来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新阐释,逐渐打上了文化全球化的烙印。
更新日期:2024-6-3 浏览量:14920 点赞量:5043

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与教育支持策略

想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文学作品学习中的想象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是否被作品所感动,要看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填。
更新日期:2024-2-27 浏览量:35653 点赞量:9425

港台文学的归属情节探究

摘 要:归属情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笔下的常客,由于香港和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港台文学也。
更新日期:2024-8-7 浏览量:15856 点赞量:4635

古代文学的历史想象

内容提要: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着“前理解”与“还。
更新日期:2024-10-25 浏览量:130474 点赞量:27707

王伟明于港台文学的意义

50年代以后在中国内地失传的新诗经验与诗学精神,在香港诗坛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与发展 当我阅读王伟明主编的&。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5568 点赞量:1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