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教材中的“素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纵观历史教材,我们发现,书中有比较丰富的典型事例、材料、名言、诗歌,这些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就是教材中的“素材”.能有效地把教材中的这些丰富的“素材”引出并说出其中的道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深入,学得有效.那么,如何在教材中用好这些“素材”呢?这还得讲究方法和关注效果.

一、启发法

这是说以某个或者几个典型事例、材料、名言、故事、诗歌为中心,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明确其中的道理和对我们的启发.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如在讲到七上北师大版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个子目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惟殷先人,有点有册!”以此为中心,启发学生去思考:①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②通过这材料,我们可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③材料中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④何谓甲骨文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师生一起讨论之后,最后老师带领学生来共同归纳上述的答案.

二、比较法

这是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中不同的事例、材料、名言、故事、诗歌,纵横比较,说明问题,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所选择事例、材料、名言、故事、诗歌一定要有可比性、典型性和教育性.同时要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正确方法.在讲到七下北师大版第十六课“宋元时期的文化”中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时,针对现在的学生好吃好玩而厌学情绪十分严重而导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现象,特地让全班学生朗读书中有关司马光勤奋好学的故事:司马光年幼时十分勤奋好学,他曾特地用一段圆木为枕,取名“警枕”.夜里圆木一滚动,他就醒了,随即披衣下床,挑灯夜读.后来他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草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以此来激励学生:“同学们与司马光相比,我们哪些条件比他好,我们哪一点不如他呢,自己找一找,看谁发现得最快!”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很快吸收新知识,领悟知识的真谛,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教学效果.


三、史实相结合的方法

这是指把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材料、名言、诗歌、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结合而进行分析、讲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这便于培养学生学会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相结合去认识社会的实际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毕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嘛.如在分析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利用课文中的材料让学生仔细想一想: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什么历史事件?从这历史事件中去发现一下日本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最大成果是什么?请你从日本改革的内容去思考,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的启示?通过讨论,学生们总结出了对我国改革的启示,明白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修养.

四、感召法(感化法)

感召法就是用典型事例、材料、诗歌、故事中的力量来激励、启迪、感染学生,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思想工作、道理.感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深刻的、动人的,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唤起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感,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和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用这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其精神实质所在,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变味.运用感召法要能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历史素质和人文修养,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承上启下法

历史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教学中的过渡必然要得体,连惯性要加强,以保持课堂教学结构的严谨.同样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去“牵线搭桥”,这不仅便于知识点的衔接,而且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分析北师版八下第十一课“对外开放的窗口”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名言“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国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技”对学生进行引导:刚学习中国的对内改革,改革离不开学习,怎样学习呢?请全班朗读名言并思考回答:①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②应该怎样去学习.学生读完稍加思考,马上就有反应快的学生说:“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学习别的民族、国家的先进科技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是要学习就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嘛.”通过这种承上启下的过渡,有利于学生在言之有理、述之成序的教学活动中很自如地学习新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总结法

这是指利用课文中的“素材”来对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式地总结、复习、巩固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对于课时有限、内容多而且复杂的历史学科来说,一节课的总结尤为重要.对于学过的知识善于有针对性的总结,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懂得如何去把握学习知识的重点和非重点,又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如上完北师大版八上第十五课时,巧用课本的“素材”即诗歌《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生一起回忆以下的问题:①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②请想一想红军为何要远征?远征难在哪里?③诗中告诉我们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红军在哪次会议后由被动变为主动而克服了上述困难?④诗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⑤三军过后“尽开颜”呢又是咋回事?⑥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和历史意义又是什么?⑦学完这一课,你从这首歌里得到哪些启示?

以上的方法是根据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灵活巧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使学生明确其中所阐明的道理.“读史使人明智.”我常教诲学生,学生也把它当成了口头禅.但学生对历史名言、历史故事、历史材料、历史诗歌的理解似懂非懂,其实平时用多了也就渐渐会明白它的含义.但我想如何使学生明智,用智更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注意这方面的应用和渗透,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素材”是个关键,更好地发挥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类似论文

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活起来

新课改下,问题式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成为教学方式变革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问题式”教学指的是教师精心设计历史“。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3081 点赞量:8282

中学历史教材处理

【摘 要 】中学历史教材处理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关键,只有科学的处理教材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 键 词 】主栏辅栏 从大。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量:153674 点赞量:32332

如何让历史试卷变可爱

如何让历史试卷变可爱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盐场中学----王永遵【内容提要】:本文依据新课标并结合本人教学。
更新日期:2024-7-1 浏览量:13618 点赞量:4096

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中转变历史教学模式

摘 要:有效的实践性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显得极为重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提高是创新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要有效地促。
更新日期:2024-2-10 浏览量:33670 点赞量:9050

小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现在的教科书是“一标多本”,就历史教科书而言,七到九年级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就有北师大版、华东师大。
更新日期:2024-4-1 浏览量:12791 点赞量:4781

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

摘 要:受《明朝那些事儿》这本畅销史学读本的启发,为了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本文从突破教材௚。
更新日期:2024-12-10 浏览量:154803 点赞量:3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