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性学习

旧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常见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定理、公式板书给学生,让学生记住,然后讲解例题,再出几道题给学生做,最后再反复讲解,结果考试时,许多学生对于老师讲过多遍的题目却思路混淆,错误百出,考试后,老师对于这种结果大伤脑筋,百思不得其解.实质上,这种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有很多弊端,学生没有经过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更谈不上真正的理解.何来灵活应用与创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研究性学习犹如一枝新秀脱颖而出,倍受青睐,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渗透贯穿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思想、研究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应用能力,而且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终身受益.

研究性学习应该渗透贯穿于我们的常规教学、习题教学、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各种数学学习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乃至整个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上课就叫学生自己看,自己学,而是要精心构思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采取学案等形式)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再应用获得的结论去解决其他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性的学,创造性的用.这就要求老师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精心设计、引导,多联系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多给学生一定的思索、想象空间,多给学生一些创造性的点拨、辅导,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索并研究问题,并激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发现并研究其中的规律.比如,在学习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是这样设计学习新内容的几个环节的:

举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实际问题: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1)同学们认真审题思考,尝试独立解决上面问题.(大部分同学通过已学知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了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考虑能不能根据发现的等量关系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容易列得)


(3)那我们怎样解这个方程组呢?比较(1)、(2),充分思考、讨论后发言,并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是把不会的知识转化成已经学会的知识,也就是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根据这种转化思想学生更容易找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办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把它转化为我们已经会解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4)思考,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化二元为一元呢?即达到消元的目的呢?

(5)学生充分思索、讨论后点拨,你能从其中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把其中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吗?

(6)结合你得到的结果,思考,你能完成(4)的要求了吗?你主要通过什么方法达到消元的目的的?(代入—即代入消元法)

(7)解出一个未知数后,怎样求另一个未知数,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哪一种最好?

(8)最后得到的未知数的值应写成怎样的格式才是方程组的解,并板书示范

(9)你能验证你得到的解得正确性吗?然后,书写答案.

(10)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归纳总结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步骤.

这样不是让学生一味听讲和练习,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去发现新的知识,新的问题,再通过观察、回想、比较、转化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进一步确定解题的策略和方法,然后自己在方向明确的基础上动手尝试、计算,分析、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发现性的学,创造性的用”.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寻求一种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解题的每一步的理由、思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极具创造性,有些甚至是我们老师也想不到的,这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的给予鼓励、表扬和引导. 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又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讨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创造性的用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以及前面所探索的规律解题;二是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是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和锻炼的能力,也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解题的探究过程是学生尽快、更多学会解决问题的好的方法和途径,解题教学必须体现五个环节:读题—析题—解题—变题—悟题,才能做到创造性的用.但我们不能纯粹的为解题而解题,枯燥的解题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所有的这些枯燥的东西如果赋予一定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极感兴趣的生活背景,那他们便会兴趣盎然,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将已具有的知识创造性的应用,我曾在这方面精心设计,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如:学完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单循环的乒乓球赛中,每两人比赛一场,每天安排5场,6天需要邀请多少队员参赛?一开始,学生感觉无从插手,我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各个小组学生之间分别互相握手,每两个同学握一次,5人的小组共握几次?6人呢?n个人呢?同学们情趣高涨,各组统计试验次数,同学们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通过讨论由此受到启发,发现了规律,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了球赛问题.然后,我又及时引导:平面内有10个点,一共能组成多少条线段?你能改编成类似上面的应用题吗?反思以前还有这种类型的题目吗?讨论总结这种类型的实质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情境创设,营造起学生浓郁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而且对于巩固、系统学生已学的知识,形成清晰、系统的解题思路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 真正能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讨能力、创新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摈弃那种把知识灌入学生头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要学的不是死的内容,而是活的知识,灵活的创造性的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切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教学中精心设计,渗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做到发现性的学,创造性的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创新实践能力,真正的还给我们的学生一片崭新的、自由探索的天空.

类似论文

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做法”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学实践证明,。
更新日期:2024-2-18 浏览量:34631 点赞量:9239

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形式

【摘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处理信息。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20893 点赞量:5799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三个抓手

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 我们的传统教学有着双基扎实的优势,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探索。
更新日期:2024-10-16 浏览量:132430 点赞量:2901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摘 要: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讨自主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初中生。
更新日期:2024-4-10 浏览量:55910 点赞量:1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