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革新

摘 要:传统的“忠实”标准使文学翻译批评陷入两元对立的尴尬,从而将文学翻译批评引进死胡同.解构主义的“延异”消解了意义的绝对性,终结了“忠实”标准的乌托邦.然而解构主义缺乏建构性,文学翻译批评的新标准应建立在价值学和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文本理解的充分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度.

关 键 词 :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忠实;解构;价值学;功能翻译理论

果戈里有句名言:“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此话阐释了译者不留痕迹地再现原文精神实质和风格韵味的极致境界,同时也将译文对原文的亦步亦趋推崇为文学翻译的至上法则,它是对传统的“忠实”标准的最好注释.然而,“忠实”标准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在实践中可操作性有多大呢?

一、传统的“忠实”标准将文学翻译批评引进死胡同

在数千年的世界翻译史中,“忠实”标准是主旋律和纵贯线.我国传统译学中的翻译标准可归纳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条线索①,其中近现代的不少知名学者更是明确提出了以“信”字当头或“忠实”为首的翻译准则:如严复提出“信、达、雅”,刘重德倡导“信、达、切”,思果推崇“信、达、贴”,林语堂也力挺“忠实”为翻译的首要要求.再看国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如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意思;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和奈达的“从意义的对等到风格的对等”,其核心都是“忠实”.正如巴尔胡达罗夫所说那样:“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②由于长期以来文学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的无力,使得文学翻译批评标准也一直接受“忠实”这一思维定势的制约,“似乎以原文为取向的“忠实”是硬指标,无可怀疑”③.所以“忠实”和“不忠实”成了评判译文文本好坏的绝对标准.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译界人士清楚地意识到译者身处于不同主体交织成的多维网络中,他不可能游离在此网络之外,因而译文就是译者在错落交互的多元影响因素形成的张力之中进行协调的产物.于是学者们越来越对“忠实”标准产生质疑.张南峰的两个反问直指要害:“为什么要强迫人家在两个极端之中选择一个一端是百分之百的忠实,另一端是零的忠实呢?译者为什么不能选择百分之七十、五十、三十的忠实呢?”④这两个反问针对的就是至今译界仍无法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原文才算“忠实”再者,“忠实”标准在很多翻译现象面前都因缺乏阐释力而形同虚设,如在严复、林纾的译文中,不忠实于原文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这些译作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启蒙却功不可没;再如,林语堂的译文中也是“叛逆式”翻译居多,而他的译作在西方被广为传阅,对传播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对上述译文该如何进行公允的评价呢?既然“忠实”标准的理论意义与具体实践大为脱节,谢天振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忠实”标准的尴尬:“译本对原作的忠实永远只是相对的,而不忠实才是绝对的.”⑤所以说,传统的“忠实”标准将文学翻译批评引进死胡同.

二 解构主义的“延异”终结“忠实”标准的乌托邦

解构主义于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其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学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德里达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费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那里获得了解构的灵感: 每一个符号与它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就意味着符号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符号系统是没有特殊对应物的系统.符号内部既不存在统一性,也不存在中心性,它不存在明确的、固定的和单一的意义.他认为语言的指称“必须依赖于现已形成的种种关系,即便是当它在试图确定一个还未明确的意义时”⑥.由此“延异”概念(différance)诞生了:一是空间上的差异或区分(differ);二是时间上的延搁或推迟(delay).法语中的动词defférer有两个意思,大体相当于英语中的to defer (延迟)和to differ(差异).名词différence只保留了“差异”的意思,而缺少了时间方面的感受.德里达从现在分词différant中拿来字母a,造就différance一词,以补充丢失的时间感.法语中的-ance词缀也意味着“在主动和被动之间无法确定”,所以différance既非主动语态,也非被动语态,而让人想起某种“中间(时)态(middle voice)”的东西.另外,“这个术语也提醒人们注意起源于现在分词différant的动名词,它在如今的法语中并不存在. 这样德里达就在一个动词和一个并不存在的名词中间设计了一个非术语(non-term),暗示主语和宾语之间的一个动词/名词,一个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丢失了的(或被抑制的)某物”.“延异”作为一种意指关系的运动,它不指向符号链以外的观念,而只表示符号之间的横向关系.“延异”否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间存在稳定指涉关系的假定,认为能指和所指并非是紧密结合的,符号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所指的东西就现时在场.换句话说,能指只是一个虚幻的在场,而不是事物本身.语言符号(能指)在人脑中唤起的意象不是原来存在的那个事物,而是在空间上有所差异,在时间上有所推延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没有恒定的终极意义.既然在本质上“语言和文字都具有含糊不清,可以替代,跨越时空的特点”⑦,那么原文文本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意义,而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原文都不能重叠的译文,根本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复制原文.所以说,传统意义的“忠实”标准只是个乌托邦.

三、文学翻译批评需要新标准

解构主义彻底消解了原文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客观性,而同时倡导不确定性、非客观性.这种关于原文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多元性的论点,可能最终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从而使翻译活动限入既无起点又无终点的意义解释循环,一切文本也难逃被怀疑、颠覆、消解的命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破旧立新的目的,但因此可能造成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臆想,给翻译工作造成混乱.这种虚无主义倾向容易引发对文本理解上的极端随意性,过分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个人意志,从而把对于作者的否定与对于事物本源的否定相联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作品意义的存在.⑧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如果人们对解构主义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其结果将是一个极端的误区:在无限质疑文本意义源头的同时,在否定文本意义作为文学翻译依托的同时,原文和译文的意义会被推向空洞化的绝境,翻译就成了“怎么都行”,译者可各行其是,根本不需要翻译标准了.然而,严肃清醒的学者则始终在坚持标准和评判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文艺理论家韦勒克愤然指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抹杀批评判断的必要性和对于审美标准的需要,正如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抹杀对于或逻辑标准的需要一样.” ⑨解构主义最为可取之处就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怀疑和反思的思想方法,它是破除“忠实”与“不忠实”这一两元对立的文学翻译批评范式的有力武器.但解构不是目的,重建才是当务之急.解构可以以发现非理性为主要任务,而建构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完成.文学翻译批评需要新标准,毕竟标准是衡量和检验文学翻译实践成果的尺度.

四、价值学和功能翻译理论是文学翻译批评新标准的理论基础

要建立符合实际的文学翻译批评新标准,就必须要有理论指导为基础,新标准应该在哪里找到理论支点呢?

翻译批评的真正目的是评价一部译作对于一个时代的社会读者来说有何意义和价值.其本质是一种评价活动,其所需要的评价理论属于价值学的范畴,所以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哲学基础应该是价值学.价值是一种关系存在,包含客体和主体两级.一方面,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存在的先在性前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⑩;另一方面,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价值在意识中的定向折射.价值“只是人的意识中的主观现象,离开人的意识,价值就不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而言” B11.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离开主体或离开客体都不可能产生价值问题.文学翻译批评严格说来涉及到两个价值评价过程,第一个过程的两极是原文和译者,此时的客体是原文,主体是译者,客体的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意义经主体的主观能动过滤以后,再以主体需要为导向,最终以另一种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此时产生的译文就是主体对客体评价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被主体化了的客体.第二个过程的两极是译文和评价者,此时的客体是译文,主体是评论者,主体要评价客体价值,除了要立足于译文文本外,还必须要审视第一个过程中的价值关系,明确译者的价值选择,因为译者翻译什么,为何要翻译及如何翻译等都是译者价值选择的结果.价值学的最高原则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所谓合规律性,是指导实践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所谓合目的性,是指实践及其结果必须符合主体自身的需要、利益等价值追求.其中合目的性居主导地位,合规律性是为了更好地合乎人的需要的目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价值判断的两把尺度,其中主观尺度(即合目的性)是起支配作用的主坐标.价值学对文学翻译批评极具指导意义,评论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批评时,检验的原则首先是译文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社会需要或有何文化意义,其次才是看译文的质量,看译文是否合乎规则,是否将原文中有益于译者主体或译者社会主体的属性保存下来,表达出来. B12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批评新标准的建立也颇有启示.功能翻译理论遵循的翻译原则主要是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原则即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原则.莱斯和弗美尔都认为目的原则是翻译中的最高原则.“每个文本均为既定目的而产生,亦应为此目的服务.” B13而诺德为完善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忠诚原则:其一,译者要对读者负责,要“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其二,译文作者应“尊重原文作者,协调译文目的合作者意图”. B14即翻译原则要尽量求得与原文作者的意见一致,不能脱离原文作者的意图太远.所谓“忠诚”是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翻译这种传意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原文作者、翻译的客户或委托人、译文的接收者)的意图和期望,以求得各参与者之间的平衡,协调译入语文化和译出语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B15 可见这里的“忠诚”与传统的“忠实”有区别:“忠实”是指原文和译文的对等;“忠诚”是兼顾好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之间的多变关系,是以翻译目的为核心的更高层次的对等.此外,诺德对文学翻译提出了四项要求:(1)译者在翻译原文本时不仅要照顾原文作者的目的,还要考虑到与译文情景的一致性;(2)译文文本应该在与原文作者目的一致的译文环境下完成它的功能;(3)译文的语篇覆盖面应该根据预期的译文文本功能来选择;(4)采取特定的规则以使译文文本效果与设定的译文文本的预期功能一致.在这四项要求的基础上,功能翻译理论派又提出了 “充分度”(adequacy)这一新概念,即评判一部译作应该以其翻译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译者的预期目的为评判标准. “充分度”概念有助于批评者更充分地理解、更准确地解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各种差异,并揭示其背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所起的作用.如此一来,以往一些难入翻译“清流”的译作,其“不忠实”之处可以得到理论上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释.“充分度”将译者的翻译目的作为重要参考值,它是功能派翻译理论和价值学的契合点.


五、文学翻译批评新标准的建立

价值学和功能翻译理论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学翻译实践是一个受个人行为、外在环境、历史条件、社会思潮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动态系统,因此文学翻译批评也应该是多元、开放和动态的.在制定文学翻译批评标准时,必须要将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和文学翻译的多维动态性结合起来考虑,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只能是方向性的、高弹性的概括,应留有足够的开放空间.正如焦菊隐所倡导的一样,要“给翻译批评指出一个原则性的方向”,而不要“主观地订立一个衡之事实过高或过低的标准”B16.吕俊也认为“不应以绝对性标准来制约翻译批评活动,而应设立底线标准来制约评价活动”B17.

笔者拟将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归纳为以下两点:即文本理解的充分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度.文本理解的充分度指的是批评者对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进行仔细对比研读后,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两种文本在语际范围的异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引起差异的原因(比如,是译者能力欠缺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刻意行为等等).它指导批评者从翻译过程本身出发,最终再回到翻译结果作评价.文本理解是基于语言分析层面的,而文本中的语言现象一般来说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译文文本虽然较之原文文本“有不定点、空白和空缺,但它毕竟是按语言规律严格组织起来的,并且是表达一定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自为性存在”B18.因此文本理解体现了标准的相对稳定性.价值目标的实现度指的是译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译者的价值判断和预期目标.它指导批评者将文本批评置于价值核心和目的核心的双元维度,并在这两个核心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式拓展分析,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翻译过程的兼容性和流变性.价值目标基于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层面,关注译文文本形成的原因以及作用于译文文本的多种力量和其交互影响.价值目标体现了标准的多维动态性.

注释:

①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②[苏]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蔡毅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页.

③杨晓荣:《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中国翻译》2001年第6期.

④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⑤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⑥K. Dis,De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p13

⑦J. Derrida,Des tours de babe,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p 41

⑧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

⑨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3页.

⑩[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B11[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8页.

B12吕俊:《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外语学刊》2007年第1期.

B13[德]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张美芳、王克非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B14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B15C. Nord,Loyalty Revisited-Bible Translation as a Case in Point,The Translator,2001 (2): p.185-p.196

B16焦菊隐:《论翻译批评》,《翻译批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B17吕俊:《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外国语》2007年第2期.

B18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上海翻译》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项目“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09W018;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文学翻译批评学科的构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YGX2009J126)

责任编辑 鄢然

类似论文

翻译标准与文学翻译

摘 要:对于翻译文学作品,译文应该遵循等值原则、等效原则、语域语体相符原则,使译文保持原文携带的所有信息,并合乎译入语规。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7690 点赞量:2741

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实现途径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国际交往程度的日益加深,语言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成为。
更新日期:2024-3-11 浏览量:43802 点赞量:10430

价值学视阈下的文学翻译批评

摘 要:许多学者认为,珍妮和茅国权翻译的《围城》有过于严重的异化倾向,十分不成功 但笔者以。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3272 点赞量:30747

价值学视阈下的文学翻译批评

摘 要 :许多学者认为,珍妮和茅国权翻译的《围城》有过于严重的异化倾向,十分不成功 但笔者以翻译批评学。
更新日期:2024-2-11 浏览量:31880 点赞量:8119

价值学视阈下的文学翻译批评

摘 要 :许多学者认为,珍妮和茅国权翻译的《围城》有过于严重的异化倾向,十分不成功 但笔者以翻译批评学。
更新日期:2024-12-21 浏览量:156064 点赞量:33347

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实现途径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国际交往程度的日益加深,语言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成为做好国际工作的前提 相对于传统。
更新日期:2024-10-22 浏览量:131278 点赞量:28216

《简.爱》两汉译本文学翻译的历史性

摘 要 :源文本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译本在语言文字、思想内涵以及风格特色上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译本产生时代的。
更新日期:2024-12-25 浏览量:157816 点赞量:3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