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自由开始

【特约专栏】

鲍学谦,1953年生人,作家、剧作家.

由并不知名的青年导演远方拍摄的纪录片《大四》,在武汉 “大梦电影部落”举办“首映式”后,便在网上热映、传播起来.据了解,至少在大学生当中是颇受关注的.

导演远方是“80后”,自诩“独立作家及导演”,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大四》是他根据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如茧》改编摄制的.不过,并非故事片,而是在浙江大学校园内拍的纪录片.

远方自述:这部电影并不是用来纪念的,所以,它会显得不像是普通的青春电影.可以说它是用来反思的.反思我们所经历的教育是否教会了我们真正有用的东西,或者说,我们在反思我们为什么会被接受这样的教育等电影可能不会对这个话题下一个什么结论,但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每一个观众开始思考的起点.因此,我们期待等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关注我们的思考等

影片从2012年9月起,直到2013年7月毕业为止,跟踪拍摄了浙江大学电气学院一个“大四”的男生寝室.讲述了其中四名普通男生,在这人生十字路口面临的迷茫、努力、抉择和留恋.影片中四个男生都是“工科男”,但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却大相径庭.

一个是有女朋友的小帅哥,忙于参加招聘会和去单位面试,希望尽快找到好工作,能将女朋友带回家见父母.

一个是在被保送读研和出国深造之间犹豫着的优才生.

一个是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间作选择,但是绝不出国的,似乎是农村来的矮个子.

还有一个是颇为浪漫,想骑自行车到西藏旅游,先开拓一下眼界再说的北方仔.

他们共同的看法是:国内的学术气氛太差.

而农村来的矮个子则更满意于国内的生活环境.

小帅哥为了到企业去面试,整天写长篇小说似的写够分量的履历,再就是学穿西装、打领带.但是到了面试的时候,除了津津乐道于自己做了许多学生工作,甚至光荣地当上了支部书记,却尴尬地将专业方面的问题,忘了预做准备.

优才生受到老师的鼓励,还得到了老师亲笔写的、有力的推介信,坚定了出国的愿望.

本来已经打算找工作,不想考研的矮个子,在各种压力下,还是决定先试试考研,可是成绩本来就不是太好,准备时间也仓促,考研并无把握.

倒是想去西藏的北方仔轻松愉快,天天翻着理想主义色彩颇浓的励志书籍,抱着心爱的吉他,摇头晃脑地自编自唱,还把骑车去西藏的路线,一次又一次地画在了笔记本上.

小帅哥的女朋友也在找工作.对她而言工作似乎不算难找,就是地点不尽如人意,在杭州还是在舟山,不但本人心大心小,而且涉及家庭的不同意见,以及与小帅哥能否如意地待在一起,所以,她和小帅哥不免产生了摩擦.

小帅哥的父亲也来凑热闹,要求他别找工作了,先考研究生.他只好答应.

这番折腾在浙大的校园中展开,而浙大校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巨型的塑像和浙大创建者竺可桢的真人等身像.

值得重点提出的是,通过四个大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说明了考研、出国都是为了没有做好立刻面对生活的准备,希望在学生阶段多赖上几年,但是,他们对社会上的人才浪费颇有意见,认为大材小用是普遍的现实.至于大学对他们而言,似乎就是教他们用文凭越过门槛找工作的跳板,并没有教会他们应当如何认识自己,面对社会.

他们认为,如此的教育一定要改变,否则,中国进步不了.

最后,小帅哥在家乡温州找到了工作,在家庭的干预下,同在舟山工作的女朋友分了手.

优才生则到新加坡去留学了.

矮个子没考上研究生,也在温州找了工作.

北方仔如愿骑自行车到西藏转了一圈,之后,他在深圳找到了工作.不过,他原先打算的,每隔一年就要骑自行车去旅游一次,就不知道是否能实现了.

回眸浙江大学,2013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44%,而出国深造率则超过了55%.

人去楼空,浙大的校园内和竺可桢的塑像屹立依旧,又在迎接新的一届学生了.

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提出的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这部纪录片中,从头到尾,看不到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培育,没有在学生人生重大抉择的关头,给予其立足于自我认识和社会认知的教导,甚至是一些更具智慧的启发.


唯一的,老师给优才生的出国鼓励与推介信,似乎更像朋友间的帮忙,或者只是好心人对求助者的慷慨施舍.

然而就我们中国人的教育传统而言,“教”的本意是“全身心跟着老师”,“育”的本意是“长期地教导和训练”,“教”“育”相连,就是“全心身地跟着老师,接受长期的教导和训练”.当然,前提是学生自由意志下的自愿.

正因为此,我们中国最初的教育大师孔夫子,是带着上交“束修”以示自由意愿的学生们长期地周游列国的.

也正因为此,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就是说,大学生就应该在大学的校园里,自由、自愿地跟着大师们学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而成长为一代又一代的新的大师.

浙江大学的校长竺可桢,同样身体力行地提出:“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做人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处世原则,以及实事求是的做事、做学问的精神,唯其如此,才能将浙大办成了被英国学者誉为“东方剑桥”的,这样一所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名牌大学.

今天“求是”还是浙大的校训,所谓:务求实学,存是去非.

由此形成的校风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以尽一己职责.

可惜,这些东西在《大四》这部纪录片中似乎一无所见,给人早已荡然无存的遗憾.

当然,当今之世并非只有浙大如此,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好像也已经在解聘一些持不同意见的教师的作为下,名存实亡了;而清华大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似乎也被“白、富、美”的招生广告所掩盖. 其实,我们中国秦以后专制时代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倒很接近今日之教育,就是:“循规蹈矩,代圣人立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科举制度.

也就是拿着方方正正的豆腐格子,按照主流文化的规矩,界出一块块大小厚薄一模一样的豆腐式人才,以利统治者的大快朵颐,以便其政权能万世太平的一种手段.

其核心观念就是将教育看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管束,以及前者对后者做有利于统治者的,完全彻底之改造.

这种情况在科举制度成熟的宋代最为典型.当时,虽然也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似乎可以不必“代圣人立言,为往圣继绝学”,而可以直抒胸臆了.但是,就算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苏轼,在得罪了宰相被贬到黄州之后,也曾自嘲道:

当年应制科考试,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

就以“进士试”为例,来看看科举考试的内容:

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这其中以诗、赋、论三项分量为重.所谓“帖”,即“帖经”,就是默写“四书五经”中的段落;而“墨义”,为对经典书籍意义的回答,也属于背诵、默写类的.“策”为“时务策”,是指“四书五经”中对当时与现实同类问题的对策之复述.

这些内容占进士试中的一部分,但在“明经科”中则几乎是该科考试的全部内容.

正因为此,进士及第历来看不起明经及第的,认为他们靠的只是死记硬背,不像考进士的,还可以有文采飞扬的自由,写一些诗、赋和论.然而,实际上,这些个“文采飞扬”,也是必须以古人的口吻,结合当时的实际,重复“四书五经”之思想的.

到了清朝就连“文采飞扬”的自由形式,也被“八股文”所约束,变成了千篇一律、死气沉沉的老一套. 而科举,也就由内容到形式,甚至包括“馆阁体”的书法,彻底完成了对人才的,为统治者所用的,被完全剥夺自由的,豆腐式培训和切割了.

这样,从童生、秀才、举人到进士,一个读书人,从认字、写字到读书、成文,什么时候被训练成熟,统治者什么时候加以使用.一辈子不能把天生野性的自由磨光,当一生的老童生.只能教教私塾,或者,最多做个小小的学官等

这种状态,同我们今天教育所使用的僵化甚至是过时的内容,批考卷所倚仗的,所谓“标准答案”,以及一些以绝对真理标榜之思想的填鸭式灌输,实在是不无二致的.

无怪乎《大四》中的大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只是拿到了跨过门槛找到工作的文凭,并没有学会认识自己,以及认识社会.更无怪乎,有超过一半的浙大毕业生会选择出国继续读书.

有个研究生毕业的知识分子去了美国之后,撰文叙述了美国的小学教育: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等美国教师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对我说:六年级以前,你儿子的数学不用再学了.

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等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等而在美国他却没了负担,一个学期过去,我问儿子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回答我两个字:自由!

五年级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常去图书馆,还会背回一大书包的书,说是为了做作业等我去看儿子打在电脑荧幕上的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这叫我哭笑不得,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又有几个敢去做呢?

我问他这是谁出的题目,儿子据实相告:

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不由得一声叹息:如果孩子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不会有.

没过几天,儿子完成了作业,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等很是热闹.我有点发愣: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知道,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学会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已经三十岁了.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的题目又出现了,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儿子问我:饺子是文化吗?

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他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等儿子又是一连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敲键盘.

我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能理解“文化”这个概念呢?不过,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还是把文章写了出来,这次打印了十页,自己画了封面,文章后面还照样列着参考书目.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

告诉你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

老师对其文章的批语是: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使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

六年级,老师留给儿子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战”的问题:

“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等

如果在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平心静气地思考了其中的道理:

学校和老师正是这样向孩子们传输人道主义价值观,引导他们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其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其答案可能需要用一生去寻索.

我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学习“二战史”:按照年代、事件去死记硬背等对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甚至错误也要牢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投奔光明的前程呢?

我想,我们中国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自由、自主的思考,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与创造的.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等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我发现,美国的教育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却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出来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自由的创作和大胆尝试.

据此,对比着美国的小学教育,从纪录片《大四》所反映的内容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还真的有必要到类似美国的国外去留学深造.虽然,未必能在那儿跟着他们的大师学做人、做事、做学问,但至少是可以学到能够成为大师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的.

不问可知,改革科举式的,训练毫无创造力之专制权力维护者的,没有自由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了.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大四》作为纪录片,如果不按小说改编,而是像当前在世界影坛上所提倡的,自然地在生活中抓拍,那么,其反映导演意愿的可能性,无疑将大大增加.这就像美国的教育:

从自由开始,让自由将人的创造潜力大大地发挥出来,以利创造更为灿烂的文明.

类似论文

还给教育更多自由

教育需要传承的内涵很多 比如,开办国学教育,大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难度 语文不要再死板地坚持过&。
更新日期:2024-7-22 浏览量:92935 点赞量:19993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

【摘 要】在现代社会“自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对自由的追求是人们的一项伟大的事业 这里讨论。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20196 点赞量:5888

放任自由的反学校教育

这篇文章中,人物角色(主要是记者与母亲)交换频繁,听时要注意辨别,特别是留意不同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It’s a。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0246 点赞量:17594

教育,请找张作霖

张作霖自幼家贫,无力就学,仅念了三个月的私塾 但就是这么一位胸无点墨的军阀,后来竟然高度重视教育 1915年2月。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19529 点赞量: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