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科研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重要.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有可能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才有可能迎接挑战,实现超越,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 键 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专业发展;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科研的作用与功能日益凸显,部分教师开始意识到提升自身科研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和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不够强.

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县级和农村中小学),他们的教学工作也许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他们在学生的眼里是一位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大家欢迎的好老师.但是这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却十年甚至几十年也没有一两篇属于自己的科研论文或一两项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他们不能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不能把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长此以往一定是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的.

二、教育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能力就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它是指研究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

(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科研能力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中小学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科研能力,才有可能面对新情况、新要求,创新和探索教育方法,迎接挑战,实现超越.

在贯彻《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们日益感到教师自身素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对课程内涵做出了新的阐述,而且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关注“育人”的同时更应关注“育已”.单纯地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职业,定位在知识的传播者、传递者的层面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由职业化转向专业化.走专业化的道路就要求教师成为教育实践行为的研究者,把教师工作定位为“教学、科研双肩挑”的专业岗位因而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十分必要的.中小学教师是当前义务教育的基本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教师历来以“知识多来立身”,然而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陈旧使教师的知识容量越来越小,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信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许多知识来自于媒体、社会和家庭,教师给孩子的知识在孩子知识总量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少.此外,学生家长学历的不断提高、周围高学历群体的不断扩大,这些都对教师岗位形成巨大冲击.这就是说老师不能也不可能再以“知识多”来立身.所有这些改变,都要求教师必须改变现有状态,以一种崭新的角色让社会认可,让学生接受.教育科研就成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教育科研足以让教师以全新职业形象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


(二)教师专业发展也要求教师具有科研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是教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也使更多的教师成长成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只有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才能在实践中具有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查的意向;才能不断地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质疑和探讨,并将其作为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才能不断地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信念与技能,愿意与其他教师或研究人员一道讨论其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

三、培养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范畴之中的研究,其科学性突出体现在自始至终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不发生可以预见的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损害为最高要求.对于中小学任课教师而言,科研得结合教育教学工作来开展.教师们每学期教学、进修、各种检查评比活动被学校安排得比较满,在时间上也不允许做太深入的研究.对于还要兼管班级工作的班主任而言更是如此,全身心投入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中小学教师们的科研活动,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边工作、边学习、边反省、边调整,时断时续的状态.这种科研状态,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研究生们所做的研究又有着近乎本质的不同,我们可以暂称其为“准科研”状态,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确立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的思路

教学具有特殊性,教师面对的是具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必然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必然就存在是什么,为什么的疑问,也就推动了教与学的不断深入.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灵活性和创新性.课堂教学环境不仅为教书育人创设了一个恒常的实践平台,而且以每日原始的、鲜活的素材触发教师的思考,形成科研的问题和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如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再生性的课堂(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下,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提高新的能力)就要靠科研的推动中小学科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于改进、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很多研究问题或项目都应来自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是将教育与研究搞成两张皮,而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研究.这些问题或项目得到解决,将会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应用价值.(二)提高科研兴趣,保持持久的研究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是一切的良师益友.只有对教育科研充满兴趣,有较高的热情,才能拥有持久的动力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弄明白为什么做科研,只有明确了科研对促进教学和个人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效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选在谈到科研成功应具备的要素时提出:“科学研究需要真正的动力.[2]”好奇心、难题和挑战带来的吸引力、取得突破后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这种动力能使人痴迷、执著、甘愿放弃常人享受的乐趣,充满地持续奋斗十几年.有了这种动力,所选择的项目一定是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会从中得到很大乐趣.把获奖作为目标,为考核而写SCI论文等等,都是缺乏科研真正动力的表现,不可能长期勤奋、百折不挠,因而也不会有大的作为.“严谨、细致、勤奋、有责任心,耐受常人不能耐受的寂寞和艰苦,这些都是科研应具备的素质和境界.[3]”

(三)坚持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增强才干

中小学教师要自我提高科研能力,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坚持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自我增长才干.教育研究反思的方法,从时序上说,有研前、研中、研后反思.研前反思,就是在确立项目之前,对自己的教学积累、教研特长、教研条件进行审视,以确立研究的方向,使自己的研究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的反思.研中反思,就是对研究的各个环节,如制定计划、实验操作、阶段工作等等环节进行及时、自动的审视和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研究过程中的偏差的反思,这种反思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效率.研后反思可以直观、具体、理性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实践经验化,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反思的属性上说,反思方法又有批判性反思、战略性反思、检验性反思等等.批判性反思,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特别是从反面对自己的研究行为审视的反思.总之,反思是增强教师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它的局限性.教师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够在自我提高研究能力上取得好效果.

(四)博采众长,努力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

研究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研究者在研究能力方面达到成熟的标志.研究风格主要体现在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上,对初入科研领域的年轻教师来说,要形成自己的研究特点,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现有条件以及当前、当地要解决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力争自己在某个方面有深入独到的研究,使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教学和教研形成风格,建立自己的模式,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如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某一学科的教学方面,某一课型的运用方面形成自己的“教”、“研”风格.另一方面就是在研究方法上有自己运用得比较娴熟的研究方法,擅长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如研究法、比较法、历史法、预测法、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等等,根据自己的实际,通过长期的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

四、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也应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一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把它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着重于对自己实践行为的研究,即为了行动,在行动中进行研究,以改善行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因此,必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如此.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结构和教师们本身的实际情况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大量地、科学地研究,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渠道,全方位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中小学教育研究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范光基.论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徐学莹.论科研型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培养措施[J].教育探索,2004(11).

[4]]刘本剑.中小学学科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8(5):73-75.

[5]金江熙.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6]王选.科研成功应具备的要素[N].光明日报,2005-07-07(5).

[7]侯先光.科研需要一种境界[N].云南日报,2005-03-29(11).

类似论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总结

徐州市中小学教师初定考试复习提纲一、师德方面 1,简述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2,对教师要"关爱学生"的。
更新日期:2024-6-5 浏览量:13968 点赞量:4491

职业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养成

【摘 要】科研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致力于教育研究对于提高自身的专。
更新日期:2024-7-4 浏览量:15029 点赞量:469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的

【摘 要】中小学教师从信息技术培训到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是沈阳市“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全员培训项目 可以说整。
更新日期:2024-7-26 浏览量:96405 点赞量:2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