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作品误读、误解问题的

摘 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发生误读、误解的问题,本文以《水浒传》为中心从读者的前见、期待视野、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知识认知、艺术真实、文本规定性和过度诠释等方面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误读、误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考察.

关 键 词 :水浒传 误读 哲学诠释学 前见

一、误读、误解与哲学诠释学

施莱尔马赫说:“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在他看来,解释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使人避免误解从而能够保证文本客观原意的再现.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解的艺术”.

施莱尔马赫关于避免误解的观点就是要求读者竭力克服掉自己的主观性、成见和偏见,以一种科学的和客观的态度去理解和解释文本.然而,加达默尔却认为“克服成见和偏见”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成见和偏见”,是由启蒙主义产生的一种偏见.日本丸山高司认为,“成见是历史地形成的有限的地平.我们总是被抛入一定的地平,从而在这一地平上理解所有事物.因此,启蒙主义的‘克服一切成见’这一目标则只能停留于幻想的阶段了.克服、消灭所有的成见以及从所有的成见中解脱出来本身,就意味着抛弃掉使理解成为可能的地平.在抱有这种幻想这点上,历史主义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抛弃了自身所处的地平而追求过去的地平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启蒙主义也好,还是历史主义也好,都忘却了自身的历史性(这段话中的“地平”翻译为“视野”或“视域”或许更好理解).”

加达默尔认为“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加达默尔解放了人们对于“偏见”或“成见”的“偏见”地认识.这是基于他认为理解就是对话的理论之上的.他一再强调柏拉图的“对话”理论对于他的影响要比任何德国哲学家对他的影响还要大.之前,狄尔泰就探讨过“对话”对于解释的作用和价值.哲学思想的进步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合理的解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的对话,意义便是在对话中形成的作者赋意、文本传意、读者释义与创义的复合共生体.” 这段论述注意到了意义产生的对话性和理解中新质的出现.理解就是读者的前见视域与文本中的视域进行的感应认知和视野融合.

在《真理与方法》中,加达默尔虽然主要探讨的是“理解何以可能”这个哲学问题,然而,对于如何才能正确地理解也不无论述.他说:“解释者无需丢弃他内心已有的前见解而直接地接触本文,而是只要明确地考察他内心所有的前见解的正当性,也就是说,考察其根源和有效性.”依据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只有通过视野融合,即保持前见解的开放性和本文的开放性,二者进行“诠释学循环”,进行不断地对话,进行不断地“问答”,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解或曲解.

误解或曲解产生的原因还有解释者的“期待视野”的影响.读者在对于文本进行理解之前往往有一种意义的期待,他在阅读的过程中便在字里行间寻觅这种与自己经验相符合的期待意义.因为“谁想理解某个本文,谁总是在完成一种筹划”,这里的“筹划”一词在英译本中是project,这个单词的基本意义是投影、投射等意思,在《哲学解释学》的中译本中,筹划的表达往往就被取代为投影或投射了.投影或投射或许更容易理解,它形象地表达了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其实就是期待视野或前见解寻求与自己理解的意义合拍的过程.

无疑,前见对人们理解的何所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过,前见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文本对于意义的理解也具有规定性,文本中的观点亦有正误之分.为了保证理解的正确性,必须不断通过视野融合对前见解与文本进行检验和反思.哲学诠释学强调前见与文本的见解都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强调“诠释学的任务自发地变成了一种事实的探究,并且总是被这种探究所同时规定”.这就是判断正确的理解与误解或曲解的标准.

要想打破对于考据的迷信和对于成见的偏见,把握哲学诠释学是必要的.加达默尔说:“谁想理解,谁就从一开始便不能因为想尽可能彻底地和顽固地不听本文的见解而囿于他自己的偶然的前见解中――直到本文的见解成为可听见的并且取消了错误的理解为止.谁想理解一个本文,谁就准备让本文告诉他什么.因此,一个受过诠释学训练的意识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本文的另一种存在有敏感.但是,这样一种敏感既不假定事物的‘中立性’,又不假定自我消解,而是包含对我们自己的前见解和前见的有意识同化.我们必须认识我们自己的先入之见,使得本文可以表现自身在其另一种存在中,并因而有可能去肯定它实际的真理以反对我们自己的前见解.”

二、关于对《水浒传》的误读、误解

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第四章〈水浒传〉:英雄豪气的破灭》认为“对繁本《水浒传》作仔细研读之后就有了用以证实它作为一部16世纪文人小说意义的修正解释等几乎在经过改写的每一片断里分明都给增添了一层有反讽意味的润色.”“反讽”、文人小说及其儒家的修齐平治思想乃是浦安迪解读和诠释中国明代四大奇书的前见,正是由这个前见出发,他对四大奇书所进行的理解无不显示出他的前见的规定性和影响力.譬如说:浦安迪也发现了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的小说评论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赞美李逵这个形象:忠诚朴直、无成心、敢做敢为等等.浦安迪的解释是这些评论家“写出这些批语多半是根据当时戏曲舞台上得来的关于李逵等人的通俗意象,而不是小说中塑造的具体人物形象.” 浦安迪的这个推想恐怕很难令人信服,为什么呢?因为晚明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就是以“真”和“趣”为核心的,而李逵这个艺术形象就是这种艺术审美意识的产物,因而获得了普遍的叹赏.显然,浦安迪忽视了艺术审美的历史性了.

再如浦安迪认为“把《水浒传》解释为一部攻击盗匪行径或反对‘投降主义’的书与把它看作是热情讴歌反专制精神的作品一样都会把人们引入歧途” 的观点就不是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理解,浦安迪虽然是美国人,然而对诠释的本体论似乎并不了解.

浦安迪认为宋江其中的一个绰号是“及时雨”,也具有反讽的意味,因为“在小说许多情节的描述中,宋江的行动根本不像是‘及时’的样子,尤其在谋划和执行军事策略之处,总是常给人不及时的印象.” 我认为这也是误解.因为宋江之所以被称为“及时雨”指的是宋江在江湖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救济贫弱而言,也就是宋江作为道德精神领袖而言的,至于在武功或谋略方面自然不是一流的.


刘学明在《〈水浒〉与〈水浒〉的误读》中列举了一系列读者“误读”的现象:小说中有许多杀人、吃人的场面,读者却嗅不出其中的气;一些梁山英雄小节有亏、地痞流氓气十足,读者不觉其丑,反为之大唱赞歌;反面人物并无大恶,人们反而认为死有余辜等刘学明认为这是大多数读者误读了《水浒》,并以李贽误读了王矮虎作为例证.这种分析无疑是用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的行为,对这些文学现象的分析都是隔靴搔痒,甚至是远离了学术.任何解读,都是“此在”当下性的解读.李贽之所以在容与堂本《水浒传》评点中称赞王矮虎,尤其是王矮虎的直率真诚,是由于李贽生活的时代性审美观所决定的,李贽的这一理解直接针对着“假道学”的虚伪奸诈,是“童心说”关照之下的结论,因而是很自然的.如果这也是误读的话,刘学明才是真正的误读.

三、关于对《水浒传》的误读、误解的其他思考

1.误读与价值观的关系:《水浒传》中说世间众生作孽太重,于是,上天派遣天星下界进行惩罚.“这种由于因果、劫运框架的引入而导致的价值判断的混乱,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常出现的弊病”.《说岳全传》、《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小说中都有大量这种因果报应的叙事.

价值判断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意义的理解.例如:对于农民起义的认识,执政当局与被压迫被剥削阶级以及不同政治立场的读者对它的陈述就不会完全相同,要想比较真实地了解它,就必须尽可能地掌握全面的历史资料.不同立场的作者对同一段历史的剪裁和构建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历史文本进行理解的时候,应该注意叙事者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毕竟,“一切解释都必须受制于它所从属的诠释学境况.” 这是诠释学的真理.

2.误读与相关知识的匮乏之间的关系:知识面的宽窄、识见能力的高下、分析问题能力的高低、理解的视角、掌握材料的全面与否等等都与正确理解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其中,与理解对象相关的知识的掌握是最基本的.

孙勇进在《漫说水浒》中对于“炊饼”的解释是南方的一种小点心,类似福建的光饼.”而黄云生、蔡根林在《漫说炊饼》中认为“说炊饼不是烧饼、煎饼,这不错,但说是‘类似福建光饼’的南方小点心,就有问题.据《辞源》:‘宋仁宗赵祯时,因蒸与祯音近,时人避讳,呼蒸饼为炊饼.’那蒸饼又是什么呢?《辞源》解释‘即馒头,亦曰笼饼’.炊饼原来就是馒头.蒸饼起源很早,《晋书何曾传》说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裂开十字花纹的蒸饼就是‘开花馒头’.”

3.误读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问题之间的关系:李劫人的《死水微澜》写得好,原因就在于他把握住了生活的真实.“李劫人绝不先入为主地用某一种理论或观念去框范自己和自己的描写对象,而是从真实的人生体验出发,在最本真的人性层面上真诚地、细致入微地刻画自己的描写对象.因此,他笔下的罗歪嘴、顾天成、邓幺姑都是鲜活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的化身,也不是某种类型、某种观念的代号.”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历史的真实、人生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4.误读与规定性问题:如何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文本有其规定性,因此,读者读到的哈姆雷特,而不是李尔王或其他;然而,之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却在于每一个读者的前见解也都有其规定性,这个规定性规定了每一个读者的“这一个”的哈姆雷特.这也就是说,传统认识论片面地强调文本的“客观”规定性而忽视了读者前见解的规定性是不符合精神科学的实际特点的.

文学意义的生成,一方面是作品文本视域的先在规定性,另一方面又是读者的问题视域对意义产生的何所向的规定性,两个视域的融合所产生的意义才是新的意义的生成,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意义的生成是文学作品的此在,不是主观对客观的把握;是读者理解的历史性与文学作品存在的一体性,决不是支离破碎地认知.

海德格尔认为理解不是与说明平行的一个认识方式,而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以理解的方式存在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即:《水浒传》的理解必定向未来的读者一直敞开着,对《水浒传》意义的理解必定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水浒传》的诠释史必定伸向遥远的未来,对《水浒传》意义的理解与未来的读者同在,与未来的世界同在等

类似论文

文学鉴赏教学中误读现象之

编者推荐辞:对于文学阅读对象的误读,无疑是对是非标准的误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对于学生的文学阅读误读。
更新日期:2024-10-9 浏览量:19040 点赞量:5421

文学误读的原因

摘 要:美国批评家布鲁姆认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误读现象在文学阅读活动中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
更新日期:2024-8-9 浏览量:14736 点赞量:3998

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与文化传播

[摘 要] 大众对精神文明要求日益提高,文化传播速度随之加快,传播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的传播与发扬离不开传播媒介,如文学作品、影。
更新日期:2024-9-15 浏览量:118888 点赞量:25927

翻译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摘 要】翻译中的文化误读自近代至今一直普遍存在,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难免会出现思想、语境上的差异与融合 相比。
更新日期:2024-11-3 浏览量:19394 点赞量:5455

文学作品中的遣词用字之误

中国的文字避讳很多,当年读到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中称王昭君为“明妃”,以为是后宫一种称谓,后。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2631 点赞量:18346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

摘 要:典故是文学作品中,构成其丰富语言和内容的关键之一 与其它的常规手段相比,典故均具有更加深刻į。
更新日期:2024-8-13 浏览量:104830 点赞量:22621

怎样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探幽揽胜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和不经意处停下目光,仔细寻觅僻静幽雅的胜景,从中获得一种新。
更新日期:2024-2-21 浏览量:34305 点赞量: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