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人生:夏目漱石的文学路之探析

摘 要: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史上十分独特的人物.日本近代文坛发生了很多文学思潮,有很多文学流派,然而却无法将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归类于其中任何一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对近代文明的讽刺与批判,也看到了他对个体内在的深刻剖析,有着十分明确的创作理念.本文将沿着夏目漱石的成长轨迹,探寻他的文学的发生、发展之路.

关 键 词 :夏目漱石 明治 好友 英国文学

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2月9日,父亲名叫夏目小兵卫直克,母亲名为千枝.夏目漱石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在他之前家中已经有四男三女,其中最大的两个姐姐是他父亲去世的前妻所生.夏目漱石出生的时候,父亲为他取名为夏目金之助,这个名字背后有着一段历史.江户末年,那个时代人们还很迷信,夏目漱石出生在申日申时(相当于下午4点左右),当时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时辰出生的人,日后要么出人头地,要么就是个江洋大盗.为了这个厄运,必须在名字里添上带金的字.于是,夏目漱石有了金之助这个名字,至于“漱石”二字则是他长大成人后为自己取的雅号.

夏目漱石出生的夏目家在当地算是名门,其祖先曾仕从“武田家”(家族代表人物武田信玄).时光飞逝,当夏目家的接力棒传到夏目漱石爷爷的手里时,仍然家底殷实.只可惜,这位爷爷是个酒肉之徒,花天酒地挥霍祖宗留下的家产,最终还因为喝酒丢掉了宝贵的性命.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人生命运的戏剧性,其结局是辛苦了夏目漱石的父亲.幸运的是, 夏目漱石的父亲是个勤奋的好男儿,在他的努力下,夏目家得以重振家业.直克是当地的“名主”(なぬし),即“村役人”,也就是村干部,负责调解邻里纠纷,他会在自家豪宅的大“玄关”里办公,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在当地有这样大玄关的人家是独一无二的.而夏目一家不仅衣食无忧,家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在那个很多人只要果腹便很满足的年代,夏目家的小姐们却过着仿佛如今名流般的生活.夜幕降临,她们在一番精心打扮后会坐轿乘船前往离家有相当距离的浅草看戏.她们坐的是预订好的贵宾席,看完戏还有主人指引前往后台与仰慕已久的名角见面,求偶像赐画,在空白的扇面上作画留念,留下风雅的回忆.这些夏目家曾经的逸事,夏目漱石不曾亲眼见过,但在他成为作家后将其写进了《玻璃门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录.

在夏目漱石出生的第二年,明治维新发生了,夏目漱石的父亲从属于士族阶层,也受到维新改革潮流的影响,家业一落千丈.夏目漱石的出生也因此成了家庭的负担,无可奈何的父母把他送给了盐原昌之助做养子,此人曾受夏目漱石父亲的恩惠成为名主,与同是夏目家佣人的女子阿安结婚,接受夏目漱石作为养子可以说是为了报恩.夫妻俩对年幼的夏目漱石很大方,但在孩子的眼里两人给予他的不是真诚的关爱.后来,盐原有外遇,与阿安分道扬镳,夏目漱石最终又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然而,此时夏目家的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父亲直克对于回归的儿子表现得十分冷淡,除了给他吃喝,其他方面几乎不愿过问.夏目漱石在不安中度过了孤独的青少年时代,那段经历让他过早地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夏目漱石自小喜爱读书,小学时代他爱看汉文书籍,经常与一名桑原喜一的同学讨论书中读到的内容.不仅如此,少年夏目漱石还在他就读的锦华小学的校内杂志上发表过小论文.初中时代,他曾在日本有名的汉学名校二松学舍就读,在那里他学习各种汉学经典,积累了丰富的汉学素养,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夯实了基础.然而,夏目漱石成长的明治时代是一个文明开化、放眼望世界的年代,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只学汉学,于是决定转学至专门教授英文的成立学舍,并且卖掉了自己的所有汉文书籍用于购买英文书.尽管如此,夏目漱石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他长于文科,但数学考试一度曾是他过不去的坎儿,为此也在大学预科考试中挂科留级.不过,留级的经历反而令他看清了自己,越发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在选择专业时他曾经犹豫不决,一开始并没有把文学作为自己的首选,他想过要学医,或是学建筑,但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了帝国大学国文学专业学习.大学时代并不轻松,尽管学校里引进了外教,但是在老师那里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他不满足于只是读一些文学作品,通过形式教条的考试,他自学钻研英国文学.大学里的勤学为他日后在文学的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当夏目漱石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他说:“我在大学学的是英国文学专业.可能你们会问我英国文学是什么样的文学,可是在大学学习了三年的我还是稀里糊涂.”他还说:“我觉得自己既然来到这世上,就应当做些什么,但是丝毫找不到头绪.那时的我就像一个被雾霭包围着的孤独人类呆立在那里.与其指望着从哪里射进来一束阳光,不如自己拿起探照灯为自己照亮前路.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我朝哪边眺望,都是模糊的.”从他这些话里,我们不难发现,夏目漱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困惑之中,没有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有趣的是,当夏目漱石看到在当时文坛取得很大成就的尾崎红叶的作品后,他说了一句:“什么,这样的东西我不费力就能写出来.”说这话的时候,夏目漱石应该已经不再那么困惑了吧.

夏目漱石走上文学的道路,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身边良师益友的帮助与支持.其中一位好友名叫中村是公(日后的满铁总裁),他俩在读预科时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看到夏目漱石生活拮据,甚至把参加划船比赛的奖金为其买书.另外,上文中曾讲到夏目漱石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考虑文学专业,后来之所以选择文学,是因为同学米山保三郎的一句话.当他听夏目漱石说自己的想法时,他立刻反对,建议他钻研文学.有了米山指点迷津,夏目漱石才得以走上文学之路.除了米山之外,还有另外一位把夏目漱石领上文学之路的好友.他的名字叫做正刚子规,日后与夏目漱石一样成为了日本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在夏目漱石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认识的,二人无话不谈,彼此把对方视为知己.其实,夏目漱石最早的文学创作并不是小说,而是诗歌.正刚子规酷爱诗歌,自己也尝试创作,并把自己的作品合集在《七草集》中.夏目漱石由此获得灵感,也将自己在旅行中的感悟写成游记和汉诗,完成了他人生第一部诗集《木屑录》. 夏目漱石在1905年38岁的时候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猫》,可谓大器晚成.在此之前他很少写作小说,至于原因,很难说清楚,这里引用夏目漱石在明治二十二年,即1889年写给正刚子规的信中的话,或许能够多少了解一些他内心的想法.他说:“如今自称小说家者,并无半点独创的思想,只不过雕琢文字,自称大家罢了,我认为小说里最重要的不是别的而是思想.文字之美,章句之法乃是其次其次再其次要考虑的事.”由此可见,夏目漱石通过钻研外国文学,同时对比当时日本文坛,他认识到小说创作最根本的不是别的而是思想,他当时已经具有十分开阔的视野.夏目漱石对于文学的研究不是浅尝辄止,他有着刨根问底的性格,在把文学的本质缕清之前,在没有找到真正的思想之前,他根本无法定下心来创作.另外,从帝国大学毕业后,或许是为了丰厚的收入,他选择了到学校当老师,但是他直言自己并不适合做教师.除了忙于工作,这段时间,他仍然热衷于与正刚子规创作诗歌.后来的一段时间他恋爱结婚,成家立业,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生活.1900年,他受日本文部省公派至英国学习英国文学,在那里他一度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厌恶情绪,不过在遇到一个名叫池田菊苗(此人乃味精的发明者)的科学家后,他受到启发并开始了新的文学探索.他说:“在伦敦遇到池田君,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因为他,我结束了幽灵般的文学研究,开始思考更加系统扎实的研究.”换言之,文学不再只是抽象的感受,他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衰亡,并致力于《文学论》的撰写.


然后,回国后的夏目漱石一心扑在《文学论》上,并没有马上产生写作小说的想法,直到好友高滨虚子建议可以尝试写文章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他才开始构思并着手创造.于是,《我是猫》应运而生,夏目漱石将多年的思想磨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写进了这个故事中,他以透过猫眼看人间的独特形式,用日本近代文学中难得一见的黑色幽默,征服了读者,使这部作品成为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在写作《我是猫》之前,夏目漱石没有想过要把写小说作为自己的主业,写完《我是猫》之后的夏目漱石从此开始了他的作家之路,除了大量精美的短篇小说之外,他还创作了相当数量的长篇小说,如《哥儿》、《草枕》等等.在辞退教职,进入朝日新闻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之后,他更是迎来自己的创作高峰,除了有《虞美人草》、《文鸟》、《三四郎》等作品之外,他还完成了初期三部曲和后期三部曲的创作.夏目漱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既然来到这世上,就应当做些什么”.他始终手拿探照灯,一步步地冲破“雾霭”,找到了光亮,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思想观点,点点滴滴都记录在这些作品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后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类似论文

夏文彪:抱石遗风?灵动山水

夏文彪,1944年出生,安徽滁州人,汉族,著名书画家,华文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傅(抱石)派入室弟子,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民间艺术家。
更新日期:2024-6-4 浏览量:13279 点赞量:4186

由孙楚漱石到夏目漱石

摘 要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 原名金之助,漱石是他的笔名 这里笔者从西晋名士孙楚漱石这个典故说。
更新日期:2024-3-12 浏览量:43176 点赞量:10082

追求有故事的教育人生

摘 要:追求有故事的教育人生,就要丰富内涵储备并学以致用,就要书写教育故事而勤于笔耕 人类生生不。
更新日期:2024-5-24 浏览量:69275 点赞量:15393

夏目漱石与《老子哲学》

摘 要:作为大学文学部英文科二年级学生的夏目漱石,曾写出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学年论文《老子哲学。
更新日期:2024-6-23 浏览量:81738 点赞量:18013

期待讲述刘大年学术人生背后的故事

在学界近年绘制的现代中国的学术地图中,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等及其所代表的史料考订派无疑居于显著位置;与此相对。
更新日期:2024-7-10 浏览量:94444 点赞量:2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