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写作艺术微探

古语云:“文以载道”“情者文之经”应当是就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双方而言的.对作家来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作品是个人情绪化的产物;对读者来说,披文入情,含英咀华,竟至废寝忘食,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纽带,是架设于彼此心际间的桥梁.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无论叙述描写,还是绘景状物,由于真情贯注,物我交融,因而阅读能引人入胜,读后令人难忘.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正是这样一篇别开生面的兰章佳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深情的笔墨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童话意境,笔者以为:这种意境表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动情.情动于衷方能言为心声.“山中访友”乍看似乎是去访问某个知己至交,抑或世外高人、山中隐者,“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究其实,“朋友”竟是自然化的古桥、树木、山泉、溪流、白云等这种出人意料的悬念错位,使行文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回归自然,摆脱孤独,寻找慰藉,这是人生的智慧;以动情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赋予她们生命情感并与之平等对话,这是人生的另一种智慧.在当今人心浮躁,社会普遍急功近利的情势下,作者的“访友”行动,实在不同流俗,尤其难能可贵.如果没有地飞扬,动情地想象,没有对自然生命的终极关爱,何能视木石为知己,以虫蚁为朋友?面对好山好水,动静相宜的万物,加上“满怀的好心情,“我”被纯粹物化,返朴归真,物被纯粹人化,身具灵性.物即是我,我即是物.古桥是“我”相知多年的朋友,山泉小溪是“我”无比亲密的姐妹,云雀蚂蚁是“我”关爱始终的弟弟.这么多“人”聚集山中,熙熙攘攘,就像一个家族,一个村庄,一个墟镇,“我”是其中一员,“我”不仅能够与她们交流对话,向他们倾诉衷情,“我”还可以打消各种顾虑,抛弃尘世的伪装,“头戴鲜花,眼含柔情,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因为“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万物于“我”融为一体,我中有物,物中有我,我们成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的朋友.


其次是忘情.情到浓处,身心投入,不知我是物,还是物是我,物我两忘,方是至情深情.文中那些出色的描写,使人过目难忘.“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等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地扎进泥土和岩石,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王夫之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于作者热爱自然,察物入微,品物细腻,更由于作者想象丰富,童心不泯,因此能以传神之笔塑造出这样栩栩如生、灵动飞扬的艺术形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等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基于这种观点,“动情”的层面属“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德高望重”的老桥有着“古老而坚韧的灵魂”,额头刻着“玄奥智慧”的悬崖“是一位无言的禅者,”即使一块石头,也能让“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忘情”的层面属于“无我之境”,“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树“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鸟儿呼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无论是“动情”还是“忘情”,都源于作家的真情——热爱自然,永葆赤心.这自然使人联想到庄子《齐物论》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典故.庄周梦蝶是人生的境界,是大智慧,物我两忘,是艺术的境界,是真性情.

再次是想象,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拥有想象力,语言运用了拟人与比喻手法,富有节奏感,显现出山中景色的美好.

总之,真情贯注,物我交融,想象丰富的艺术特色,使《山中访友》意境深邃,灵动飞扬,形式和内容珠联璧合,真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苗菁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744600)

类似论文

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

[关 键 词 ]呼兰河传,描写,捕捉 尽管萧红故去已六十多余载,但她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仍然熠熠生辉,馨香飘。
更新日期:2024-8-21 浏览量:106833 点赞量:23333

《感受与形式》中艺术的定义

摘 要:苏珊朗格作为符号论美学的代表,对艺术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她的《哲。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19686 点赞量:25996

《一桶白葡萄酒》哥特式艺术手法探究

摘 要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界最具才华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爱伦坡在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现代恐怖小说方面的成。
更新日期:2024-7-17 浏览量:95622 点赞量:21522

钢琴曲《夕阳箫鼓》的艺术手法

摘 要: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钢琴作品在改编曲的创作上达到了一个 其中《夕阳箫鼓》是改。
更新日期:2024-8-24 浏览量:107649 点赞量:2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