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运动中的“虚实相生”

摘 要 :“虚实相生” 是存在于艺术运动每一个环节的普遍现象,在艺术作品中,有时表现为 “实“生”虚“,有时表现为”虚“生”实“;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虚实相生”是人们普遍努力追求的的艺术境界.

关 键 词 :虚实相生;艺术运动;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欣赏

“虚实相生”的涵义源于老子道学宇宙观.《老子》二章有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其中“有”即实有.“无”即虚无.“有无相生”也就是“虚实相生”.汉代刘安在《淮南子原道训》)中也曾经解释为:“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在老子看来,有无、虚实的统一是宇宙万物化生运行发挥作用的根本,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就强调虚实相生产生艺术意境,文论家在阐释“虚实”二极时主张“虚实相生”、“虚实兼用”、“虚实互藏”、“以虚形实”.如钟嵘提倡诗歌“文己尽而意有余”,姜夔主张书法“疏密停匀为佳”,王骥德提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明显地将虚与实置于统一体中.在一切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艺术虚实相生的辩证思维,在创造出具体可感的“实”的境界的同时,又在“实”象背后蕴涵着大量“虚”的领域,从而生成一种既清晰明确又含蓄无穷的审美意境,这种审美境界是一种真力弥满、沛然浩大的思幻美,它给人们思想的遨游和人生哲理的探索创造出一条通往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的通道.它能把欣赏者的思绪高飞远引,导向光辉的理想境界.它以物化的艺术作品为,活跃于数千年的艺术运动中.

艺术运动的“虚实相生”使艺术作品中包括两个方面的艺术境界:一是实有的艺术境界,一是虚无的艺术境界.实有的艺术境界是通过艺术语言,艺术传媒传达出的意象直接呈现出来的,而虚无的艺术境界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作品中出现的隐蔽、残缺、空白、间歇、无声、无言部分暗示出来的,另一部分是由形象体系所生发的,即在联想、幻想和想象中由言外像、像外意统一生成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这种实有境界和虚无境界的统一体.

“虚实相生”广泛地存在于各类艺术作品中,有时表现在实生虚,有时表现在虚生实.比如《深山藏古寺》图,人们见到的只是担水的和尚,这是画面上实有的艺术形象,而古寺的清净也好、优雅也罢,只能依赖人们去联想,甚至人们还可以联想到古寺的缭绕、僧人的禅事、悠远的钟声等艺术形象,这些形象都是由画面上实有的艺术形象生发出来的,这就是艺术上的“实”生“虚”.再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不久,写给远行的丈夫赵明诚的.全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表现了这位对远行的丈夫深深思念的心情,但这种情不是作品直接描写出来的,而是以对室外景 、室内景、“薄雾浓云”、“ 玉枕纱厨”、“人比黄花瘦”等的实写展示出来的,是读者根据作品中所描写的“实”揣摩出来的.然而却是那样的凄楚动人,有玩赏不尽的蕴味.又如曹植的《白马篇》的开头:“白马饰金羁,连偏西北驰,”一匹装饰精美的骏马风驰电掣、一路尘烟,奔驰在广阔无边的原野上,这里显然作者要为我们展示一幅英雄骋马图,但是“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中却只有奔腾的良驹,没有勇敢的骑手,而我们却不感到画面上缺少人物形象,虽然这时候主人公还只字未提到,但他的飒爽英姿和豪迈气概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个形象是由战马俊美的烘托而使我们感觉到的,是作者对战马的纵跃自如的姿态和装饰精美的实实在在的描写而暗示出来的.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会“画北风而生凉,画云汉而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 邹一桂《小山画谱》)那种“真境逼而神境生”( 笪重光《画荃》)的艺术效果.

艺术的辨证运动,使得实可以生虚,而虚也可以生实.我们看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上除了一叶孤舟和老人垂钓外,周围一片空白,但观之却让人感到四周江宽水阔,烟波无尽,而心旷神怡,真可谓“无画处皆为妙境”. (笪重光《画荃》)其中空白驱逐了沉闷,空白展示了生机.空白是形象的组成部分,是对一种流动的、无形的空间实象的暗示.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是与这些山水画“妙在无处”的空灵之境异曲同工,都是由“虚”而生成的“实”.但这种“虚”生“实”更本质的表现是由言外像、像外境统一触发于欣赏者想象中的生动完美的实、无限展开的流动的美、无穷的意趣所深蕴的哲理内涵.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通过白日与山、黄河与海的关系变化,写了登鹳雀楼所见的落日时刻的景象,是言内之像,后两句写黄昏时刻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兴致是言内之意,这是诗中的“实”.由“实”生“虚”构成的苍茫水阔的黄昏画面和和雄浑的气象,这是言外之像,作者登临时的种种心情和感想,如作家在盛唐时代环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对未来所抱的雄心壮志等是像外意,这些都有赖于读者去联想,所以是虚.但这种言外像、像外意统一所构成的“虚”又能生“实”,这个“实”就是这首小诗所反映的盛唐时代民歌兴盛的景象和诗人们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以及后来每个时代的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所能领悟到的深刻的哲理.这种美的境界是在人们想象中展开的间接形象,是不断呈现于想象中的特定艺术情趣、艺术气氛.它又是“虚”生成的“实”,因为这美的境界所反射的时代环境、时代精神、时代感受都是真实的.它具有具体的物质载体,这种物质载体就是物态化的艺术品.载体具有视觉听觉的可触性,载体把审美感受导向确定的方向.“山虽一阜期间环绕无穷,树虽一林,此中掩映不尽.”(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所以它虽然是呈现想象中的艺术之“虚”,却是”真“且”实“的.

“虚实相生“不仅存在于各类艺术作品中,而且广泛地存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实践中.“虚实相生”所产生的艺术境界,是在创作者和欣赏者、古人和今人、今人和未来人的想象中无限张开的意境,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也是欣赏者沿波讨源、努力追寻的艺术境界.

为什么艺术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要极力追求这种艺术境界呢?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因为艺术活动是一个特殊信息的制造、保存和传达的整体延续过程,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必须首先入其内,即设身处地化己为物,揣摩对象的精神状态,使自己 “虚” 的思想感情附着实实在在的描写对象中去,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然后再将这种审美境界物化、凝定,于是便产生了艺术作品,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艺术作品中的描写对象,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了,它们已经被艺术家的心灵抚摸过,被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改造过,甚至被艺术家虚构过,从而成为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对应物,在这一物质载体中,“虚”的精神信息得以保存.这样,实有境界和虚无境界都由流动状态变为精致的凝定状态而饱含在艺术作品中,这时候的艺术品也就成了既“虚”又“实”既“有”又“无”的完美的统一体.因此创作过程就成了追逐和创造这种“虚”“实”完美结合的艺术意境的过程.

第二、艺术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语言以及一切艺术媒介仅能表达感情于万一,而有时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反而能取得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在写到听说柔石等五位革命青年被害时,无法表达自己震惊、愤怒、悲痛、惋惜的强烈感情,这时他仅写出了”原来如此“四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紧接着便用了一个无比愤怒的感叹号和一个无语哽咽的省略号,人们在“原来如此”四个字中似乎听到了他震天的怒吼,从省略号里似乎看到了饱含着复杂思想情感的千言万语.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说:“在影片里,沉默可以成为非常动人的效果,可以起多种多样的作用一个无声的眼色可以传达无限深情,无声的人像反而更有表现力”.这些都说明艺术中的虚无境界往往比实有的境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音乐中常常利用间歇与停顿、诗篇中常常利用空行或虚点、绘画中常常利用残缺和空白传达更多的意念、生发无穷的意趣、表达更加丰富的情感,空白、休止、省笔、沉默正是为了给欣赏者留下茫无边际的美的思绪的再创造之地.

第三、艺术传达生活具有又有尽又无尽的两重性.客观世界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联系、无限展开的生息过程,任何作品只能再现、表现客观事物的某个侧面、个别部分、某个发展阶段或者发展过程的某一时刻,而客观事物整体的多方面、多层次关系,以及发展的全过程只能留在言外、像外等待欣赏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去补充.例如《故乡》中写“我”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家乡,见到了儿时的朋友闰土,“很兴奋,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有许多话要连珠般涌出等”但终于“吐不出口外去”.闰土“站住了,脸上出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等”本有千言万语,但“他大约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这种又喜又悲、百感交集、一言难尽的内心世界启发者读者细心挖掘,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词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欲说还休”的后面大有逼人三思的作用.人们完全可以透过作品表层的内容,感受到作品没有表达出的深意,甚至可以领略到连作者本身都未认识到或者未来得及思考的潜在的思想内涵.

在艺术欣赏中,追寻“虚实相生“的完美艺术境界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因为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一种审美接受活动,艺术作品只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接受活动中,也就是在人们欣赏时,才能产生精神作用和审美效果,成为“现实的存在.人们在艺术欣赏时,依附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境,开始从艺术作品的凝定静止状态中活跃起来.此时,欣赏对象夺去了欣赏者的全部注意力,在欣赏者的思维中,只有欣赏对象,甚至连欣赏对象――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物质载体也都在淘汰之列,从而也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那么此时占据欣赏者整个意识的就只有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由“虚实相生”而产生的审美境界了.如唐代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多次向武则天进言,却都不被采纳.满腔爱国热情一再遭受打击,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于是登上蓟北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这首诗凸显了一种苍凉悲壮气氛,使人们看到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听到了他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然而,人们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陈子昂怀才不遇的痛苦悲哭,而是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和生活体验,与诗人的思想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深地感受到个人在巨大的宇宙时空面前的渺小与孤独,这时候,欣赏者完全忘却了自己,同时也超越了陈子昂个人的一生遭际,心胸和眼界得到了空前的扩大,使呈现在诗中的诗人的情感成为了人类在宇宙间所共有的一种孤独感受与悲剧情怀,成为了人类面对茫茫宇宙将自己在一种终极层次上的人生苦痛的彻底倾吐,那么,此时站在幽州台上“独创然而涕下”的就不只是唐代的陈子昂,而是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被深深感动的读者.这就是“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所产生的魅力和作用.

艺术欣赏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个在感受基础上的想象和体验活动,显然,作品具有这种’虚实相生”的审美境界方能给读者的思想遨游以广阔的天地,使人们忘却平凡和卑屑,获得内在的精神的丰满和完善,从而引发读者产生渺远无限的想象和情思,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进入空旷阔远的境界,获得丰富的审美乐趣.而作品直白浅陋、言尽意尽、缺乏含蓄、一览无余、不耐思咀,没有内在的丰满和自由,便不能把欣赏者导向渺无边际的美的思绪中体味生活的悲欢,探寻生活的哲理,当然也无从获取审美愉悦.而没有审美愉悦就不能把人的思想导向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会成为千古名句,柳宗元的《江雪》、备受青睐,都缘于人们对“虚实相生”、含蓄多藏的审美境界的追求.


类似论文

装饰艺术运动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341-01摘 要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风格特殊į。
更新日期:2024-2-20 浏览量:30471 点赞量:7084

道通为一教学相生

笔者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是美术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他们是一群与普高学生的年龄相当,但心志、特长、习性、文化课基础等。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17636 点赞量:4649

虚实相生与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 要】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原则 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特有门类,比较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独。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32633 点赞量:28746

反艺术的艺术运动

艺术发展至20世纪初,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在以往的艺术革新(诸如后印象主义。
更新日期:2024-3-10 浏览量:42228 点赞量:9679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MFA)生培养模式

[摘 要]文章依据我国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基本方针,分析了艺术硕士及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特殊性,明确了设计类专业。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7528 点赞量: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