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中国艺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新华书店墙壁上,多喜欢贴一张印有苏联时代著名作家高尔基名言的贴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印制考究,令人望而感动.
封建社会的农民多是没有机会读书的,他们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维持生存.那时他们之间的文化传承,是靠民间的风俗习惯,靠代代之间的口口相授,靠天性与顿悟.就是在解放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教子也是重在善农事,书被视为“闲书”,读书被视为“看闲书”.那时我父亲的思想是比较开通的,节衣缩食,先送我跟村里的一个老先生学写毛笔字,后来又送我入学读书.这段经历,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玉田古今名人录》中有简略记载.现在教子受教育,求知求学成为社会风气,这是社会一大进步,可喜可贺,当永记才对.
说到读书,应该先从“至圣先师”那里开始.《论语》一书,谆谆教导,十之是讲人伦道德,也就是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在规定秩序,规定等级,各守名分,切勿相侵.对帝王来说,这有利于江山永固.汉武帝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听董仲舒的建议, “独尊儒术”.尊儒术而不尊百家,这远离了孔子的思想.但儒术、儒说对结构社会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西汉末有王莽,东汉未有“黄巾”,历史总是令人沉思.王朝末年如此,王朝初定其实也是这样,不然唐之李世民、宋之赵匡义、明之朱棣怎能登上帝位宋赵普说他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但他那个天下比不上文景之治,比不上贞观之治,也比不上后世的康乾之治.当然,《论语》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客观认识它的历史价值.
老聃明哲,也更通透.他比仲尼看得更远一点,也更透一点: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又说: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这是批评仲尼主张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行为说行为,是舍本逐末了.老子讲人与宇宙的关系,主张社会教化要认识人的本性,尊重个性选择,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他没有抬高人,也没有贬低入,是把人置于与自然平等的关系中来认识,这与孔子把人置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来认识,所见所知是要有明显不同的.所以老子对人的先天本性认识更透彻,孔子对人的后天作为见道更明白.于是老子对人的理想化存在以引导的方式来实现,是以本治天下.孔子对人的理想化存在是管与束,见得出是以表治天下.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子重视人的思想价值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美学――艺术哲学中更为突出.
《易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浓缩.夏商时代,《易经》叫《连山》《归藏》,到周时才叫《周易》.老子著《道德经》,吸收了《易经》中一部分思想,就是变化,就是辩证法.儒家则吸收了《易经》中的另一部分思想,就是修正行为,适应环境,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佛学是从印度传来的,但在印度消失了,在中国倒落地生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了.可见中华文化的同化力、融合力是很大的,这种开放式的体系与结构是世界上其他文化不可比的.我们应该为此骄傲,更应该认真研究其间奥妙,推动我们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大交流中更好地向前发展.佛学讲超乎人之外的世界,虽然那个世界也是人间现实世界的另一个版本,但超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超出了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精神世界,是一种精神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道释三家.当然,在不同文化时期,对三家文化的理解有深浅之分,倡导也有所不同.但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思想发展史上看,它们都在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也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
先秦文化主要受《易经》和老子思想的影响.在周天子曾经统一管理过的国度内出现诸子百家,仅仅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来解说是不够的.国家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思想在发展.《易经》对变化的探索,老子对人的本体存在的认识,都极大地强化了人的本体意识,也增强了人作为个体的信心.儒学不喜欢个性,主张共性,对它形成之初那个时代的思想影响不大,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与历史走向也影响不大,原因就在这里.
汉初社会,以老子思想为主.所谓黄老之治,就是无为而为,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社会才能快速发展,这为西汉社会中期的强大奠定了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以后,又受儒家思想影响,把这个基础搞坏了,西汉王朝就走下坡路了.这时佛学传过来,民生疲惫,人们需要抚摸心灵的创伤,给精神以寄托.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受道家思想和佛学思想影响.相传他还写过一本书叫《搜神后记》,专讲神仙的故事.过去有些研究把对道、佛思想的追求视为消极避世,其实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个体生命将被生存与生活压扁、压碎而无助时,精神上给自己的生命意识以一点期待,不失是张扬生命风帆的一种“心理疗法”.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将毙前想象着圣诞夜的美景,你能说她消极避世俄国也有个作家写了个短篇小说,说有一个在城里当学徒的乡下孩子,因为受不了老板折磨,就给乡下的爷爷写了一封没有写上具体地址的信,然后就一直希望爷爷来接他回家,你能说他消极避世汉末建安七子的文学也受道、佛思想影响.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尤艰,于是佛学大盛.有一首诗这样写: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文化到盛唐就入世了.李白有道家思想,他虽然高唱“生不用封万户侯”,却渴望“但愿一识韩荆州”.为何要识“韩荆州”因为这位韩老先生位高权重,认识他就可近天颜了.杜甫也这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把唐玄宗颂作“尧”和“舜”,也是尽量热乎些.入世就要奉行儒家精神,秉持儒家的人生态度了.再以后,出世与入世思想,一直处于交织状态.
几千年来,三家思想对民族文化、艺术影响,也是时分时合,时统时离,相交叉又相分流,影响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也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思想是历史的传承.读书是艺术修养之母.古代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学问家,都要读好多书.王羲之、陶渊明都既,又或写字,或作诗,很有学问.杜甫的爷爷是初唐大诗人,律诗成体与他有很大关系,杜甫说诗是他的“家事”,书读得很多.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改变一个时代的文风,文名与学名并重.相比较来说,当代的艺术家们读书就少了,文化底蕴不厚,对艺术本质缺乏理解,创作上容易留下缺憾.这种缺憾本质上就是文化断裂.跨越这条文化断裂带,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经典,研究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家学说.要多读大家之作,大家的作品就是艺术经典.学与思要结合,要研究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研究思想文化影响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具体认识、把握艺术性的形成、表现、存在.过去在书法创作上人们常讲字外功夫,讲书家学识修养,其实也就是在讲思想文化影响与艺术表现之间怎样地相生相长.
创作上,艺术理念与艺术手法,明显地要受到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的影响.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很对.陶渊明从生存状态看,也有逸行,那是做人的境界,不然写不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那样的作品.《红楼梦》不单单是写生活,也是写作者的抱负,写作者对人世的看法,人物的描写反映了曹雪芹的心态.赵树理的小说写出了纯朴的农民思想,热炕头,一头牛,所以他的作品境界不高,没有升华到写人的本性的境界.这么比较,也可以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是站在时代之上俯视时代,赵树理是时代作家,但不是历史性作家.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家要有分身术,站在山内看山外,站在山外看山内.赵树理一样的作家没有能跳出他们生活的那个现实,他们在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不是在写作家自己的思想.这也类近于中国画中的工笔画与写意画.
工笔画是描出来的,失去大体.写意画是为抒情而画,这个画家的思想境界与艺术境界就高.这也可比之中西医.西医是解析,微观把握.中医是望闻问切,是整体把握,它在模糊中见整体存在,在模糊中见关系和谐,这是西医不可比的.艺术上,西方是表现主义,东方是写意主义.毕加索的抽象画风,其实为类近中国的写意画,他的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受到了中国画的影响.但中国艺术体现东方的美学思想,这就是阴阳之道,中和之美.太极图的双鱼,就是东方美的本体存在.书法也是阴阳之美,黑白之美,自有气韵在其间,黑白配合才会形成中国书法特有的审美表现力与审美意蕴,如果全黑或全白就无美可谈了.
艺术是不能单一看的,要与艺术家的经历一起研究,要从人类活动的历史过程来看,这样才能比较明白.

责编 郭文岭


本篇论文来自:{$getarticleurl}

类似论文

经典与中国艺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新华书店墙壁上,多喜欢贴一张印有苏联时代著名作家高尔基名言的贴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更新日期:2024-8-25 浏览量:105088 点赞量:22313

评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

摘 要: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艺术哲学研究的专著 朱志荣的研究。
更新日期:2024-8-4 浏览量:16282 点赞量:4955

零符号与中国艺术的变迁

摘 要:零符号观念有“作为缺席者替代品的零”和“作为无或作为空。
更新日期:2024-11-22 浏览量:143131 点赞量:30494

一枝独秀的中国艺术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京剧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它。
更新日期:2024-6-4 浏览量:12356 点赞量:3721

中国艺术圈的饭局

杜月笙喜欢说:“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和情面 ”当然,热爱艺术的杜月笙不但喜欢设饭局宴请海派画。
更新日期:2024-10-22 浏览量:129674 点赞量:27416

《20世纪中国艺术理主题史》序

20世纪是极不平凡的世纪 这100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意义,恐怕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愈益清晰地呈现出来 无论是。
更新日期:2024-5-25 浏览量:70754 点赞量:16095

庄子哲学与“中国艺术精神”

摘 要庄子继承的是道家正统,道家提倡出世的精神,同老子的影响多体现在做官为宦者群体不同的是,庄子。
更新日期:2024-7-27 浏览量:95302 点赞量:2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