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行为

摘 要 :印象管理是对一些事物和事件的信息进行形象控制的过程,是所有人际关系互动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扩展,大篇幅的语言信息陈述逐步超过了报表数据内容,并为公司管理层进行印象管理提供了空间.印象管理行为对信息的可靠性、可理解性和相关性均有重大影响.因此,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中语言信息的内容和形式, 缩小印象管理可操纵空间,对提高会计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非常必要.

关 键 词 :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印象管理;自利性归因;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F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1-0054-05

收稿日期:2011-10-21

作者简介:王维虎(1963),男,山东梁山人,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李娟(1987),女,山东莱芜人,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一、 引言

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的公共产品,其作用在于能够使阅读者正确地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前景,并发挥一定的预警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人们越来越把会计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自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管理层肆意操纵会计信息、蓄意误导或欺诈投资者的事件屡有发生,除会计数据现象(本文不赘述)难以根除外,在会计语言信息披露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其一,作为会计信息主要载体的财务会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缺乏可理解性.我国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从总体上讲与大部分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沟通障碍.尤其是会计术语的运用,使非会计专业读者很难理解.

其二,财务报告中的语言信息包装过度.财务报告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两方面,相对于数据信息,语言信息的操纵更加隐蔽和不易察觉.上市公司存在通过包装、粉饰财务报告中的语言信息来改变广大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印象的行为.

其三,财务报告中的语言信息过量.根据常理,表外披露的语言信息越多,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了解就越深刻,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或者重要信息被淹没在厚厚的财务报告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某些投资者无法正确识别和利用相关信息,从而使他们难以做出正确抉择.

上述问题的存在,尤其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具有决定信息如何披露的能力和行为,这种能力和行为不仅体现在对数据信息的操纵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语言信息的控制上,即印象管理[1].

二、印象管理的含义及其过程

(一)印象管理的含义

所谓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人们通过某种手段对一些事物和事件的信息进行形象控制的过程,是所有人际关系互动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印象管理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管理现代化的结果.印象管理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就其本质而言,是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和感觉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印象的形成就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投射”的过程.在会计研究领域,印象管理则被引之为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和控制财务报告语言信息的描述所反映出来的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并借此影响人们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看法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信息是审计机构审计的关键,而作为财务报告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字说明(即语言信息)大多处于审计范围之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言信息的质量,为管理当局的提供了可乘之机.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对财务报告语言部分的粉饰来改变广大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

(二)印象管理的过程

印象管理包括两个独立的过程:形象动机和形象构建.

1.形象动机

如果通过印象管理行为可以改变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不管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是改变对自己劣势的看法,亦或是使他人按照自己所想树立的形象来认识自己,只要能够实现一定的目标,那么人们就会积极进行印象管理,即产生所谓的形象动机.信息的不对称为形象动机提供了广阔空间 [2].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

第1期王维虎李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行为研究

2.形象构建

形象构建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就企业来讲,主动的形象构建是用来增强公众对企业某种形象的印象.为了使自己给公众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企业会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表现出符合某种形象的特征,以获得公众对该形象的认同.其主要手段是自我宣扬,想方设法地使公众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的优点或能力;被动的形象构建,又称保护性形象构建,当一种已建立的形象由于某种原因受损时,就需要保护性印象构建来维护该形象.它是一种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它采用的战略可以是承认错误,也可以是找借口、强辩、道歉、否认和相互推脱责任,解释不理想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从而减少失败事件对其形象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无论是哪一种印象管理行为,都可以从行动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表达方式及印象管理行为之体现

(一)会计信息的表达方式

按照信息的表达形式,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内容可分为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两部分.数据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在对外报告中通过数字形式列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会计报表是上市公司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媒介.语言信息是指公司报告中除数据信息以外,其他所有以文字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信息.当然,语言信息中并不完全排除数字的存在,那些夹杂于句子中间的数字,也归于语言信息的组成部分.印象管理对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影响,主要是指对财务报告中语言信息的影响.

语言信息主要包括:股东情况、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等,是公司对外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篇幅计算,语言信息在公司报告中占主体地位.尽管财务业绩是企业经营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它并不能够代表全部,公司的组织和文化、人力资源、产品竞争力等信息在预测公司发展前景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信息为公司提供了自愿性披露的机会.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的信息披露制度.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改善公司的信息质量,而且也使公司本身为了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增强了自愿披露信息的愿望[3].公司报告的语言部分以灵活性见长,在强制性披露的范围之外,公司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和需要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自愿性的信息披露,公司报告中的语言部分已不再仅仅是对会计报表的解释和说明.语言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增量信息,但语言信息也为信息提供者带来了无限遐想和操纵空间,其操纵手段主要包括自利性归因和操纵可读性.

(二)上市公司语言信息披露中的自利性归因倾向

1.自利性归因及其体现

自利性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是上市公司操纵语言信息最常见手段之一.“归因”是指对某一事件结果的原因解释.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存在自利性倾向,在归结事件真实原因时会加入主观因素.自利性归因通常被用来保护自己和规避责任:正面业绩归结于行为人的主观努力因素,负面业绩归结于客观的、行为人所无法控制的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将其延伸到企业中,自利性归因则被定义为:管理层在业绩表现好时归功于自己,在业绩表现差时归结于经济环境因素.

例如:某家电上市公司在某亏损年度财务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对经营情况的描述是“中国家电业动荡变化、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公司自身面临止滑求升的巨大挑战”.对亏损的解释是“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公司董事会决定按照现行会计政策及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公司也因此出现亏损”.但对亏损的内部管理原因未作解释;而下一年度扭亏为盈时,该公司对经营情况的描述是:“公司坚持以财务为主线,以利润为核心,以等为方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运营资金控制和技术创新、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对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工作更是大加列举,如:“积极推进组织转型,等;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持续推进品牌建设,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积极推进产品升级,等”.等等.但对扭亏为盈的外部因素却未提及.从该例中不难看出,该公司管理层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虽然亏损年度也曾提到“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公司董事会决定按照现行会计政策及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此表述从表面上看似乎无自利性归因倾向,但从另一角度讲,其潜在意图是表明当年亏损是历史遗留问题,而非现任管理层的工作失误,实质上是轻描淡写地转移了责任.从会计数据的连续性上讲,当年大量计提减值准备金,也意味着为以后年度盈利埋下了伏笔.此种操作行为本质上仍体现自利性归因倾向.笔者通过大量浏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包括年报和临时报告等),发现这种现象不乏其例.

2.自利性归因的因果分析

自利性归因的目的是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有利于公司管理层的想法.通过自利性归因,业绩好的公司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其管理层能够提升自己在经理人市场的价值;业绩不好的公司及其管理层则希望获得投资者的谅解,使其不至于转向其他公司投资.

但自利性归因也有负面影响:一是自利性归因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怀疑,如果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业绩都有大幅度的上升,而管理层却将其全部归因于个人的努力,则信息使用者会认为该公司管理层夸大个人行为;如果上市公司业绩滑落,管理层将其全部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则信息使用者会认为管理层在推卸责任.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都会使信息使用者明显感觉到上市公司管理层在有意操纵会计信息,那么信息使用者则会动摇对该公司的信心,认为其信誉有问题而投向其他信誉较高的公司.二是自利性归因对公司本身的影响,如果管理层能够将业绩(不论好还是不好,特别是不好时)能够更多地归结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这将表明企业管理层已坦诚充分地认知到企业和自身的不足,并将挖掘潜力,改善管理,实现更高的生产和经营效率,如此,信息使用者会对该公司信心十足,这有益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如果管理层将业绩好时归因于内部因素,业绩差时归因于外部因素,则证明企业及其管理层不敢承担责任,那么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就会撤资,最终将会造成该公司财务恶化、甚至破产.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操纵可读性现象

1.财务报告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


在实务中,上市公司不能简单地认为,按照证监会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并及时发布到指定的媒体上,就成功地将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所需要的信息传递了.报告阅读者看到了报告并不等同于理解了报告的内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上市公司除及时发布信息外,还必须保证信息本身的可理解性.不具备可理解性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

关于可读性与可理解性,很多学者认为是同一回事.但笔者认为,可读性是以文章为中心的,单纯从文章的角度去评价其阅读难度,而可理解性是从读者的角度去判断文章是否可以理解.因此,理解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可读性与读者理解能力的相互关系.一篇文章是否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文章本身的可读性;二是读者的理解能力.越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且有兴趣去阅读文章的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越强.同样,只有当财务报告的可读性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相匹配时,上市公司所要传递的信息才能被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传播语言学认为: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认知具有选择性.即信息接受者比较容易接受自己熟悉的信息,而对于非常陌生的信息往往选择放弃.

2.上市公司操纵可读性的体现

笔者通过阅读上市公司年报及临时报告发现,某些上市公司存在如下现象:当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或突然恶化时,公司管理层会大量使用会计专业术语、或语句过长、或使用复杂的句式以增加信息的理解难度,阻碍信息的顺利传递,找客观原因更是家常便饭,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内容披露使信息披露成为一种文字游戏,混淆了投资者的认知,大大降低了所披露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影响了投资者及其它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当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时,报告中则过多强调主观原因,过分夸大管理层自身所做的努力,从而掩盖了负面信息.同时,公司管理层还会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大量减少会计专业术语,缩短语句的长度,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读性,以吸引公众对本公司的兴趣.以上行为,都或多或少带有操纵可读性动机.

四、印象管理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一)印象管理行为对可理解性的影响

会计信息应让大多数具有一定知识而又愿意读懂它的使用者理解,而不应只为少数专业人士服务.然而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在信息的可理解性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公司管理层进行印象管理行为,效益好的时候财务报告简单明了,效益不好的时候财务报告隐晦难懂,这样不仅使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而且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更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4].

(二)印象管理行为对相关性的影响

相关性必须满足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的质量特征.公司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如果进行印象管理行为,就可能会发生蓄意夸大某些信息或隐藏某些信息、或者在原因分析中加入无关信息的情况,印象管理的直接后果就是削弱了信息的相关性.

(三)印象管理行为对可靠性的影响

可靠性由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可验证性和不偏不倚所组成.财务报告是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所提供的,具体提供哪些信息、不提供哪些信息、如何提供这些信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如果某些信息涉及到公司管理层的利益,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就会控制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一些虚假的、无关紧要的信息或将重要信息淹没于大量的无关紧要的信息之中.这种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将会丧失中立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5].

五、缩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操纵空间的相应策略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制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几乎没有语言信息方面的规章要求,且作为“经济”的注册会计师对语言信息不负专门的审计责任,这就使得公司管理当局采用语言信息误导投资者的行为缺乏禁忌.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对公司报告语言披露进行规范,同时要求公司承担语言信息故意行为的责任.

(二)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读性水平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作为财务报告的编制主体,对提高财务报告语言的可读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普遍较差,阎达五、孙蔓莉等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可理解性难度高[6].因此,要保证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畅通:首先,会计信息披露的详简与否应根据该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而定;其次,提高会计信息语言表述的质量,减少会计术语的使用,尽量使用经常性会计术语;再次,提供可读性更高的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简化财务报告.

(三) 以各种方法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会计信息

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及,网上财务报告的开展为财务报告编制者与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途径,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可以将公司重大信息及时公布于网络,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随时查阅有关上市公司的一切信息,这为增加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提供了现实的环境.另外,在编制财务报告时,编制人员可采用图示法、形象法等多种更具有可理解性的方式予以说明.

(四) 注册会计师要对语言信息负审计责任

由于上市公司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业绩归因问题很难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的要求.而投资者作为外部人士不了解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形,很难判断财务报告所做出的业绩归因是否正确.因此,当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归因分析时,应确保客观公正,同时提请广大的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必要时可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此负审计责任,以保证归因无误.

六、结束语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行为研究是非常主观且抽象的.随着会计业务的不断扩展,信息使用者对报告中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虽然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管理层操纵财务报告、实施印象管理行为的空间.适度的印象管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并且不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但是过度的印象管理却与信息隐藏和信息失实相联系,应当加以控制.

(下转第120页)

类似论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

尽管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但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
更新日期:2024-5-16 浏览量:69063 点赞量:15577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陷

摘 要:完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合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20916 点赞量:5810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治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得到了飞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逐步扩大,上市公司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
更新日期:2024-7-23 浏览量:97147 点赞量:22064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

[摘 要 ]按照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地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企业财务信息,而且所提供的财务。
更新日期:2024-12-24 浏览量:157659 点赞量:3403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摘 要:安然事件、世界通讯公司事件等给美国这个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信任危机,造û。
更新日期:2024-9-11 浏览量:116869 点赞量:2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