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学批评如何建构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经过迷惘、失语、吸纳、整合、再生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明显的标志是思维的开阔、方法的多样、宏观和细部研究的深入,一批有新颖见解的理论著作纷纷问世.但文艺批评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当下的文学批评还算活跃,但批评的品质并不纯粹.如果说新时期之前的当代文艺批评品质的不纯粹是因为融进了过于强烈的社会功利目的的话,那么,当下的文艺批评品质的不纯粹则主要来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包装化时潮和市场操作规则,文艺之外的因素对批评写作影响过多,本应是公正的文艺批评被掺进了过多的媚态俗味儿.一些批评家不自觉间已被书商或作者利用做了广告的代言人.

针对文学批评混沌的现状,

我们需要纯洁批评的品质.

(一)要坚守文学批评的精神立场

文学批评,是批评者经过自己的思考对创作者精神劳动成果的认知与评判,与作家作品一样同属精神劳动成果.这成果既表现了批评者的学识和水平,也鲜明地体现着批评者的立场与态度.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总是赋予“立场”以阶级属性,其实立场直接关系的是一种精神价值,文学批评的立场即精神立场.批评到底为了什么?批评的价值何在?批评的生命根基是什么?批评的魅力从何而来?这几个问题都与批评者的精神立场息息相关.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坚持什么样的精神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文学批评是通过对某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认识、分析和判断,从而给批评对象以比较准确的定位,同时这“定位”对读者的阅读起着引领作用.因此,公正的态度,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便成为一个文艺批评工作者最基本的写作立场.写自己愿写的文章,说自己想说的话,是批评者获得精神自由的表现,也是批评文章得以保持创造性品质的心理基础.尽管在事实上完全做到是困难的,但心灵的标杆不能倾斜,更不能没有.

(二)要有准确的判断力

除了精神立场,批评的混沌还来自批评家的“失聪”.“失聪”,反映了批评主体判断力的萎缩.时下的文坛每天都有大量的作品面世,可谓是汗牛充栋,五光十色.从媒介上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形态的文学之外,电子媒介形态的文学更是大量的,网络文学占据了半壁江山;从发表渠道看,除了公开报刊上的作品外,大量的作品来自民间报刊、特别是个人“博客”.任何一个评论家,要穷尽当下的创作都是不现实的.但是,面对五光十色的文学现象,批评界必须做出有力的回应,这不仅是繁荣创作的需要,更是接受界的强烈吁求.刊于《光明日报》的雷达关于当下文学症候分析的文章反响就非常好,但这类文章却太少了.我们摈弃了二元对立的批评模式,但不是不讲是非,而时下似是而非的批评却比比皆是.批评界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混沌的,对种种新的文学现象缺少及时有力的回应.从严格意义上说,一切都不是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同样,文艺理论和批评的“新” 也不能脱离它诞生之前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现状与过去),不可能离开广义的母体而从天而降.不能因为“新”的出现,就把历史一笔抹掉,对前人的劳动成果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这些年,批评界在追新上显得盲目而浮躁,急于做肯定性的表态,缺少有学理的解析和导引.近年,这种状况有了改变.

判断力的核心是价值判断,其次是能力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的,而价值判断的准确则需要清醒的头脑,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辨证思想,要有世界意识和前瞻眼光.应该把批评对象置于文学史的背景上来进行观照,看其是否提供了新的东西,有没有积极意义,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有益于人类生存,有利于社会进步,应该是我们文学批评的道德底线.


在突破中迷失的文学批评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经过短暂的徘徊,随着开放时代的到来和国外文艺理论与方法纷纷涌进国门,终于突破了旧有模式的藩篱,呈现出创新与解放的色彩.洪治纲在《守望先锋》一书中指出:“我们的文学之所以呈现出当今这样丰富复杂、多元共存的审美格局,并产生了一批又一批足以经受历史检验的经典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离不开无数先锋作家在不断反叛传统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他认为正是先锋作家们“冲破一个又一个被视为艺术铁律的传统规范,在探求种种新的审美价值与形式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艺术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建设与文学创作的情况有某种相似性,而且由于理论往往是科学的发现和抽象,更可能带来革命性和整体性的变化.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刺激和精神上的震荡,随即成为不少学者的批评实践,大大拓展了我国文学研究的空间,也激活了文学批评的想象和生命力,这一时期也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一个任谁都否定不了的具有里程碑意义重要阶段.然而,文学批评与传统的断裂也同时产生.一度,用外国文学理论和方法阐释中国文学成了批评界“先进”的代名词,这一点在学院里表现得尤为突出,看看那些年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便知这一影响的普遍和深入.问题也恰恰在这里出现:在许多批评文章里,我们的文学作品仅成了外国理论的一种印证.由于我们的创作实际和西方理论并不存在准确的对应关系,于是在有些文章中,削足适履、生拉硬扯,把鲜活的作品搞得鲜血淋漓,痛苦不堪;还有的对洋理论生吞活剥,自己还没有弄明白,就急于发言,以占风气之先.己之昏昏,当然也就不能使人昭昭了;还有的似乎为了显示理论的高深,把原本清楚的东西往玄乎里搅,直接的道理往弯曲处绕,加上一些闪闪烁烁的新名词.对于某作品的意味,不看批评文章还比较明白,读了批评文章反而不知所云了.文学批评,本来是让人明白的学问,反而越“理”论让人越糊涂了.此种文风极坏,误人不浅.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文学理论哪儿去了?当然,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有历史和个人的双重原因.此外,大胆地为不同特征的文学现象命名,一度成为文学批评与时俱进的一种象征语.命名,是、概括文学现象的重要手段,对于文学史写作是必须的.但为了命名而以偏概全则不可取;同时命名过于频繁,也会造成接受上的紧张和疲惫.随着创作潮流色彩的黯淡和个人化写作时代的到来,文学批评因为准备不足而底气不够的弱势便立刻暴露出来,表现出“失语”的尴尬.后来,又试图从文化批评获得突破.文化批评使文学批评有了历史的深度和多学科视角透射下的生动景观,但也出现了剑走偏锋,使文学批评游离于文学范畴之外的非文学批评现象.

关于新批评的建构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在不同的时空点上具体话题各有不同,但大体上一直是围绕着“现代与传统”、“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大众传媒批评与学院批评”等方面展开的.它一方面显示了中国文艺批评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活跃、探索的深入、领域的扩大和风格的多样,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与世界文学潮流相融合的中国文艺批评崭新多元的格局,但也意味着批评界内部的冲突与分化.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写作的目的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冲突、分化是必然的,并且将是永远存在的.但是,价值失衡和观念“打架”也严重影响到文学批评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大众媒体批评与学院派批评,就存在着双向走偏的现象,一些学院批评不关注身边的文学,而媒体批评的关注又多带商业炒作性质,言过其实者多多.再如常数与变量,多年来关注“变”、“新”多,而文体固有的恒定的东西也是存在的,但对这个方面关注和研究是不够的.比如诗歌,一些诗在“反诗之诗”的道上走得太远,既然已经和人们心目中的诗歌面目全非了,恐怕就要另外命名,在同一个名目下永远也谈不拢.这些现象都在说明,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转型尚未完成.其实,判断作品的好坏优劣,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关于具体作品和文学批评的价值,不管何种类型的批评,是应该能够取得不完全相同却大体相近的看法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却并不是这样,主要原因在于唯我独尊,没有一个可以包容异己的胸怀与气度.

新时期30年来的文学批评,是在上述要素的碰撞中展开的;新批评建构的完成,必然还要在上述各要素的共同参与和融通中去实现.西方文论进入中国文艺批评话语体系是十分自然的,它们往往明确而系统地揭示了某种更本真的文学秩序和规则,但是我们的文学创作却不一定就得充当其理论印证的角色不可.且不说中国现实社会同西方文论所产生的时代语境存在着“错位”现象,即使能够完全对应,对方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铁律,这里还有个本土要素的加入问题;没有与本土要素的融合,外来的东西是很难落地生根的.这里自然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对本土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资源如何挖掘、利用、继承和发展.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从文学革命开始的,而文学革命借用的武器则主要是外来的,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文学,对我国新文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文学理论上尤其如此.由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以“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的旧文学(陈独秀语),倡导“用白话作各种文学”(胡适语)为起点的,中国文学批评与传统的断裂从那时就开始了,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成为空缺.50―70年代,又一边倒地接受苏联文学理论和批评模式,传统文论的转型仍被搁置;在近30年的时间中,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学批评几乎成为唯一模式.新时期以来,国门大开,人们忙于吸收外来的新鲜事物,补因“闭关锁国”而缺失之“课”成为当务之急,传统文论的转型依然是个久久被悬置的话题.进入新的世纪,是到了全面建构中国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时候了.中国古代文论固然不如西方文论体系化、系统化,而是以感悟式评点为主.但感悟式批评是否就该成为废弃的田园?而且,中国古代文论也产生过煌煌巨制,如《文心雕龙》即是,其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发现与阐释,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如何在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时代语境中“古为今用”?如何整合、转化本土文学理论资源,使其在与外来资源的融会中再生活力?应是中国文论家和批评家关注的课题.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里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变”即革新,“通”乃继承.《文心雕龙》之类的传统文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期待着今人对它的“通变”.

此外,对相关范畴的讨论、界定和重新确认,也是文学批评建构中必然会遇到而且要做出回答的问题.

新批评的建构必将是在多元格局中展开,在广泛吸纳中外古今丰富的文学理论资源的背景下去完成,开放性、包容性与建设性当是它的基本属性.

注释:

(1)洪治纲:《守望先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页.

(2)刘勰:《文心雕龙》,齐鲁书社,1995年4月第1版,第409页.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类似论文

新世纪来网络文学综述

欧阳友权:湖北人,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近年来主要从。
更新日期:2024-3-26 浏览量:44921 点赞量:10443

新世纪文艺理谱系的建构

20世纪的文艺理论流派众多,整个文艺理论的思维体系呈现多元、开放、包容的状态 在新世纪初,文艺理论家们整合了20世。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17970 点赞量:5071

“主体”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

2007年伊始,一家当代文学批评杂志再次以“隆重”的篇幅推出了“新研究”的专栏① 从1990年代一些批评家提出“后。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20835 点赞量:6102

新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衰退倾向

摘 要 :新世纪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许多新质,但问题也很明显 本文 着重分析新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衰退的表现,及表达对新世。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2748 点赞量:28768

台湾文学的新世纪

大陆学界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两岸交流和学术积累过程中,经历了由沿海到内地、由孤学到显学、从&。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1012 点赞量:29762

新世纪十年文学:现状与未来

编者按:日前,“新世纪十年文学:现状与未来”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浦东哈佛中心和复旦大学召开 会议日程两天,举办多场研讨会,。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18405 点赞量: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