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

【摘 要】“诗无达诂”是中国古典文学鉴赏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对其缘起和发展及其应用于文本解读时所需注意的相关问题等方面,作了简单浅显的阐释和介绍.

【关 键 词 】“诗无达诂”;文学之美;“误读”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命题,大多不比西方,没有一套严格的理论框架,这应当与二者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倾向不同有关.就像文人写意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远山一般,高妙的古人,惯会将这种禅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比如这其中的“诗无达诂”.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和命题,它精悍得只有寥寥四字,像一句偈语.于是,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命题,多须阐释.今便浅明地说说“诗无达诂”的原原委委.

一、“诗无达诂”的缘起和发展

1、《春秋繁露》.本命题最初被正式提及,便是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卷三《精华篇第五》中云:“《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仁人.” [1]《说文言部》:“诂,训诂言也.”段玉裁注:“训诂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而孔颖达《毛诗正义》则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由此而知,“诂”的本义是指用今日的用语来解释古人的字句.后来逐渐兼有“释义”、“通义”的意思.那么上面那句话的意思便是,《诗》的意义就像《易》的占卜结果、《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变从义”,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来理解阐释.在董仲舒的年代是没有书名号的,所以其原文中出现的便只是“诗无达诂”四个字.但瞧后头并举的《易》、《春秋》,我们便知,此“诗”乃《诗经》之“《诗》”.《诗经》在先秦时只被称为“诗”,后来取其篇目整数,称作“诗三百”,到了西汉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开始称“诗经”.

2、“诗言志,歌永言”.《诗经》作为广大先民的精神宝库,在抒发先民的悲喜之情、描绘先民的日常琐细之外,渐渐地也成了上层士大夫借以“言志”的好工具,所谓“赋《诗》断章,予取所求”.甚至到了后来,演变为“不学诗,无以言”的境地.朱自清先生就曾举过《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的例子,“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等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等请皆赋等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等’”伯有等也随后赋诗,赵孟皆有评论之语.[2]可见先秦时贵族阶层常以《诗》中篇章来抒发己志,但虽有时称颂全章,却不过是因其中的几个句子符合欲表达之意,属“断章取义”.不过这“断章取义”也需主观理解和选择的过程,这便是鉴赏和解读.虽然这种解读显然不是出于纯粹的文学批评和鉴赏目的,而是为了某种政治教化和社交需要,但我们毕竟从中看到了人们对一句诗的不同于其的真本意的理解.就比如那“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我们可以说那是一个痴情的男子在苦苦寻觅恋人,也可以说他在寻觅着的乃是一份理想.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观理解和因时因地因事而不同的选择倾向所造成的对诗句解读的多样性,才使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叹道“《诗》无达诂”.

3、“诗无达诂”.“《诗》无达诂”说本是董仲舒为了给汉代儒生在解读《诗经》时提供方便和依据而提出的,却也同时成为了一种对于先秦时期“赋诗言志”现象的解释.又由于后世诗歌逐渐繁荣,并出现了词、曲等变体,人们渐渐发现原来不止是《诗经》中的诗句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其它诗词亦然,诗歌这种文体本身便有多义性和朦胧性的特点.故此后世的批评家和文学阐释家如汉代的刘向、明代的谢榛、清代的王夫之等人普遍接受了董仲舒的观点,并加以阐发和总结,最终使“《诗》无达诂”发展为“诗无达诂”说,丰富完善了传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理论.由此我们可见,“诗无达诂”这一文学鉴赏命题的发展与最终形成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的,也自然便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直观的、形象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即更具主观性.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解读诗歌乃至其它文本,都很容易产生很多不确定性,诗歌的多义性也便由此而来.“诗无达诂”的起源与发展如此,而作为一个鉴赏方法和批评原则,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文本进行应用和实践,并从实践中得到补充和完善.


二、“诗无达诂”的应用

1、解读文本,发现文学之美.鉴赏,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而对于一些内涵深邃,朦胧多义的诗词曲文,惟有以“诗无达诂”为原则,不拘泥于一种解释和看法,方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其所蕴含的美.正如著名的例证《锦瑟》,有人说是作者追忆韶华,有人说是作者忧思怀人,有人说是政治寄托,还有人说是作者自比文才.李商隐的很多诗似乎都有这样令人猜不透的特点,在当时便引起了诸多争论,以致他自己都叹道:“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其实李商隐由于自身遭际和性格的原因,其心境经常是纠结、复杂的.作者如此,其诗作自然也呈现出一种朦胧多义、模糊而复杂的面貌.这事实上是一种作者复杂心象的外放,可能即便是其本人,也未必厘得清其中的奥秘.而作为读者,我们由于自身的经历学识等等条件的不同,对同一首诗的感觉和接受也会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雷同的哈姆雷特,只要我们能自圆其说,并从自己的欣赏中得出陶冶情操的美来,便是一次成功的欣赏体验.盲目相信别人的解释,或是一味地坚持己意、力争说服别人都是容易“走火入魔”的做法,也是一件将自己困于囚笼的傻事――毕竟人人都在审美,只是结果永远不同――而连自由都失去了,一切的美也都将变成奢望.

文学欣赏需要一个圆活的心态.“诗无达诂”是在面对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时,一件能够帮助我们径直达到美之彼岸的法宝.

2、“诗无达诂”与“误读”.虽说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因人而异,对同一个人,甚至还要因时因地而异,但并不是说每一个人的每种解释都是正确的.这中间还有“误读”的问题.“误读”又分“正误”和“反误” [3].其中“正误”,是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的,是一种带有读者自身特色的正确解读.最著名的例子便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三句词来道出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然经过”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这便有些像是前面所说的先秦时“赋诗言志”了,王国维先生对这三句词做了自己独特的解读,虽然不是作者原意,但却很容易为我们所接受和认同,因为当抛开作者和全词的背景,单看这几句词所表现的情境和感受,的确能使我们将之与这种关于境界的解释相联系.自尼采说了“上帝已死”之后,又有人说出“作者已死”,主张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即读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这无疑为上面所说的“正误”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3].比如《诗经》首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明是真挚浪漫的情诗,却偏被一些腐儒解释为“后妃之德”,以至于明代的汤显祖,不禁便要借他的名作《牡丹亭》来对此调侃一番.这种穿凿附会式的解读便是要不得的,也根本不属于“诗无达诂”.

惟有明了“诗无达诂”和正误解读之间的关系,方能规范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也才能更好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得到其所表现出的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张少康,卢永.中国历代文论选先秦两汉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74.

[2]朱自清.朱自清说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7.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5.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55.

类似论文

乾隆皇帝题烟雨楼诗探析

摘 要 : 嘉兴南湖在宋代以后便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 清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八次驻跸并登临烟雨楼,除了在烟雨楼。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5856 点赞量:4668

江西诗派概

摘 要: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
更新日期:2024-5-22 浏览量:67078 点赞量:14368

苏轼题蜀僧文长老三诗漫

苏轼一生与佛教结缘颇深,交往的僧朋禅友较多,蜀地僧禅是他特别用心的方外之友,过从甚密者不乏其人 例如,他与成都宝月大师惟。
更新日期:2024-2-22 浏览量:32538 点赞量:8046

古诗赏析不可轻训诂

20年前,见《现代汉语词典》(如1983年版)与1989版《辞海》中俱无“赏析”一词而颇为憾然 我想,纵。
更新日期:2024-6-16 浏览量:80129 点赞量:17463

诗的意境教学探析

中学语文教学对象为青少年,其审美观、情感正处于培养的最佳阶段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为意境绝美的诗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感知,较。
更新日期:2024-2-21 浏览量:31350 点赞量:7487

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变迁

摘 要:《诗经》是周代礼乐制度的产物,先秦两汉时期《诗》义阐释体系的建立和解体均与礼制兴。
更新日期:2024-2-20 浏览量:33712 点赞量:8708

刘国贤自选诗

刘国贤男,汉族,云南省永善县人,自考中文本科毕业,系昭通市作家协会会员 有诗歌和小说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及获奖 现供职于永善县农行 是谁在。
更新日期:2024-9-15 浏览量:115933 点赞量:24448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