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草书艺术特征浅探

绪 论

“扬州八怪”是指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一带的艺术上标新立异、个性上放荡不羁的一个艺术家群体.他们相互尊重,相互陶染,故在艺术表现形式、技巧、风格、意境诸方面相对一致.由于他们在艺术风格上个性强烈,不随时尚,故被时人视之为怪;“八怪”从某一侧面也反映了雍乾年间扬州的商业文明.实际上,“八怪”具体指哪八家尚有争议,但黄慎在其中无疑是优秀代表.

黄慎(1687—约1772),初名黄盛,字公懋,亦作躬懋,别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苍玉洞人等;福建宁化人,是“扬州八怪”之一.7岁时,黄慎学文习字,在其《述怀》诗中写道:“七岁画灰亦知书”.12岁时,黄慎其父黄维峤因家贫赴湘经商,两年后客死异乡;全家的经济重担落在其母曾氏与年仅14岁的黄慎肩上,因此生活清苦.同年,黄慎的两个妹妹也先后夭折.其五古《感怀》诗曰:“我年一十四,两妹相继殇.幼弟在襁褓,失乳兼绝粮.是时薪若桂,盗贼起年荒.” 16岁时,黄慎为了生计别母离家,奉母命到邻县建宁从师学画,以为人写真糊口.18岁时,黄慎“寄萧寺,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读书其下”,学画、苦读、学诗.33岁时,黄慎漫游豫章、东粤、金陵,鬻画为生.38岁时,黄慎定寓扬州,往来镇江、淮安、海州等地,以画为业近五十载,结交了不少当地的名士艺友.

艰难、苦楚的人生经历,不仅使黄慎对穷苦的劳动人民有真切的同情和鲜明的爱憎;而且铸就了他不肯随人俯仰、不甘与浊世同流的倔强性格;并且激励他终生勤奋,造就了他敢于突破传统、勇于推陈出新的革新精神,使他最终成为美术史上成就突出、风貌独特的诗、书、画皆擅长的艺术家.

许齐卓《瘿瓢山人小传》中记载:“等山人漫不重惜其画,而常自矜其字与诗.”[1] 以卖画为生的黄慎其书名已被其画名所掩,其书法多见于绘画作品中的题跋、题款,独立存在的书法作品较少.根据笔者有限的调研和统计,现存黄慎书法139件,其中真书3件,行草书136件;在行草书作品中,册页56页,立轴36件,对联19幅,条屏8件,长卷6件,小帧4件,匾额3件,横幅2件,扇面2件.黄慎早年虽擅长楷书,但毕竟传世数量较少,且成就远不及草书.因此,本文力图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黄慎诗集和题跋中关于草书方面的论述,运用综合、比较、图版分析等方法,从黄慎草书字形特色、章法特色、风格特征诸方面,对其草书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字形特色

一幅佳作是整体与局部的完美统一.黄慎草书字形变化多端,不规则的线段相互穿插交错,从视觉上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虽然黄氏草书并不十分强调草法的来历,但也不是空穴来风;通过对其墨迹分析,可以看出黄氏尤其对明朝诸家的心仪—重视点和线这些抽象元素的对比、组合,并将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好看的“画”,其画面丰富而凝重,遒劲而奇逸,整体繁而不乱.

字形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由于每个人的书写习惯或个人追求不同,便有不同的笔画特点和组合方式,由此形成了字的结构特征.

黄慎草书字形结构,整体上说是小草的构架—字字独立,这样就要处理好单个字的形态,善于出险、造势是黄氏善用的手法.孙过庭《书谱》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2] 可见,“使转”之法对于草书多么重要.如王羲之的《七月帖》共50字,其中2/3以上的字内留白的空间多呈圆形,这是用笔使转的结果.而黄氏则强化了折笔的运用,一反传统草书中转多折少的手法.

《草书卧病江湖诗轴》(图1)中的“病”、“整”、“答”、“伍”、“寻”等很多字,转笔多用折法,在保障了整体气息通畅的同时,也使得笔画具有强劲、险绝的特点,结字更具方整之态.当然,黄氏并非排斥圆转,图中的“湖”、“第”、“归(歸)”等字,都是运用了圆转.

黄氏还重视线段的分节处理,正如刘熙载《艺概》曰:“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 [3]如黄氏草书《裘马自怜七律诗轴》(图2)中的“游”、“归”、“心”、“声”等字,其中“声(聲)”字下部的“耳”,左侧“竖折”和右侧的“长竖”,如竹之关节,注重行笔的起止和转换,这种顿挫起伏、明续暗断的用笔之法,不仅增强了这一个字的字势,而且调节了整篇文字的节奏.

在草书中,黄慎对“化整为散” 方法的运用尤为突出,如黄氏67岁时所作《麻姑进酒图》(图3)中的题字.黄氏尽管削弱了字间和行间的连绵与交错,可是更注重线条的处理,因为平直断开的线条较多,显得每个字都很散落;虽然单个字的完整性被削弱了,但整体效果实际上更显统一.每一个字的丰富变化,都凝结着书家的匠心,这也是黄氏草书字形最突出的特色.

善于造奇、造险也是黄氏草书字形的特色之一.如将《草书卧病江湖诗轴》(图1)中的诸多字改变重心,姿态生动:独体结构“中”、“生”等字,竖画左下取势;“书(書)”字上重下轻,富有动感;合体结构“卧(臥)”、“头(頭)”、“计(計)”等字,偏旁和部首倾斜对应,整个字形上宽下小,尤其是纵笔的方向多以左下方倾斜,笔画苍劲、利落,造成奇险之势.

另外,黄氏能熟练掌握让笔画均衡的结构,这是他身为画家所擅长的.其书法用字在轻重、粗细、大小、虚实、疏密上拉开比对关系,从而产生视觉冲击力.在黄氏32岁时所作《严先生祠堂记》(图4)中的“尚”、“道”、“符”、“亿(億)”、“独(獨)”等字:如“尚”字,上紧下松,下部“口”部用两点代替;如“独(獨)”字,整个字形成左高右低参差之势,字内空间成倒梯形状,致使字内形成较大空白,并与右下方点、划的散开处理达到了卷面的均衡.

二、章法特点

章法即布局,是布字谋篇之法.非字无以成行,非行无以成篇章,单字、行、列,这三者对于章法是至关重要的.在草书中,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解决连与断的关系.“连”是强调字势的关系,将上下字牵连在一起.虽然草书中每个字与每个字之间都可形成相连关系,但过分强调笔势连绵,甚至将字义毫无关系的字连在一起,势必会造成牵强之感;在此,“断”则是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无关连,达到字字独立的效果.

类似论文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探析

【摘 要】调查表明,目前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使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未能得&。
更新日期:2024-3-23 浏览量:47507 点赞量:11847

黄慎的题画诗的思想内容

清代康雍乾盛世间在扬州崛起了这样一个兼擅诗文与书画的异端艺术家群体,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被当时的保守派视为骚扰画坛的&。
更新日期:2024-3-25 浏览量:45245 点赞量:10640

赣中西民歌艺术特征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它所反映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认识。
更新日期:2024-7-4 浏览量:13432 点赞量:3899

儿童舞蹈的艺术特征创编

摘 要:儿童舞蹈的特点选材广泛、富有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结构严谨、富有兴趣,语言简洁,富有内涵 选材与主题、构思与设计。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2169 点赞量:30340

人体与建筑艺术的渊源探微

人类原始诉求与人体意象是建筑文化的肇始建筑艺术是改造自然的一种人类文化,它肇始于人的原始生存诉求 在解决了“。
更新日期:2024-1-12 浏览量:19332 点赞量: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