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成长故事背后的历史政治寓言

[摘 要 ]2003年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其传统与创新兼备的风格,既继承了德国电影批判反思历史政治的传统,又选择了从描述普通人生活的角度切入,将个人叙事与历史政治的宏大叙事交织在一起,成为一部有生活、有哲理的影片.本文试图分析影片是如何将个人成长、家庭变迁和历史社会发展糅合在一起,使个人化作政治隐喻,家庭成为历史风云变化的缩影,从而揭示出成长故事背后的历史政治寓言.

[关 键 词 ]《再见,列宁》;德国电影;成长;历史政治寓言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J2012-08).

2004年在上海电影节上展播的电影《再见,列宁》让中国观众对严肃深沉、娱乐性不强的德国电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2003年,这部电影就已经在德国本土掀起了狂潮,观影人数达到570万,票房收入超过了3 500万欧元,在第53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呢?原因在于其传统与创新兼备的风格.众所周知,德国电影向来以对历史和政治进行严肃的批评和反思为传统,这种倾向对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剧变,具有冷静和善于思辨个性的德国人来说不足为奇.几十年来德国电影虽然经历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没有偏离这一传统,延续到今日,记录现实,关注历史依旧是新一代德国电影人的创作主旨.然而在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相关题材的电影作品却迟迟不出,直到十多年后这样的影片才得以问世,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需要一段时间距离来冷静看待这段历史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统一十多年来,两个国家并没有做到真正融合,许多东德人沦为“二等公民”,得不到西德人的平等待遇和尊重,怀旧情绪蔓延.在这种背景下,《再见,列宁》的出现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纵观德国的电影传统,优秀的电影人都会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来反观历史.导演沃尔夫冈·贝克难能可贵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单纯描述历史,而是体现历史的改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不描述大的历史事实,只描述普通人民的遭遇,将严肃题材转为生活人性化的小家题材.通过讲述普通家庭的亲情故事和个人的成长历程,用母子间的真情打动观众,同时引发观众对导致家庭悲喜剧的历史政治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以小见大,举重若轻,让人们看到了一部有生活、有哲理的德国电影.本文试图分析影片是如何将个人成长、家庭变迁和历史社会发展糅合在一起,使个人化作政治隐喻,家庭成为历史风云变化的缩影,从而揭示出成长故事背后的历史政治寓言.

一、

本片制片人曾说过:这既是一部东德的历史,又是一个家庭催人泪下的故事.而德语中历史和故事使用的恰恰是同一个单词“Geschichte”.伴随着悠扬舒缓的钢琴曲,亚历山大以第一人称自传式的讲述将两德统一前后一个东德家庭的变迁娓娓道来:“1978年8月26日在我们人类社会里,德国公民幸格姆·亚恩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德国人,而我自己的家就在这天被分裂等”这种宏大历史叙事背景下的个人日常叙事方式摆脱了以往严肃的历史政治片套路,将历史政治投射于平凡人物日常生活的背面,用人性的光芒遮蔽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观众对社会变动的关注转移到了变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上.影片巧妙地把历史和家庭融为一体,将国家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联系起来,甚至把历史人物和家庭人物镶嵌在了一起,如利用电影特技制作的母亲作为先进代表受到东德最高领导人昂纳克的接见后握手的场面.家庭人物分别成了历史政治的隐喻和象征:母亲和父亲分别代表东德和西德,儿子亚历山大则是东德人的缩影,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影射出东西德社会的悲欢离合.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和社会主义楷模,她没有勇气放弃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和信仰而选择与逃往西德的丈夫彻底分离,导致了一个完美家庭的离散.她从此全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的怀抱中,用儿子的话说,“我母亲从那时起就把自己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而父亲因为不是党员遭到了百般刁难,为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逃往西德,本想在那里等待与妻儿团聚,却没想到妻子最终选择了带着儿女继续留在东德.儿子一直认为父亲是个背叛祖国和家庭的人,是只顾追求物质享受的西德人的缩影.父亲已然在他的心目中“死去”,而他在与母亲共同的生活中与之融为一体,接受了成长过程中母亲的绝对主导地位,对母亲的热爱就是对国家的热爱.长大后,东德瓦解,母亲昏迷,但这种影响依然强烈,儿子无法摆脱,因此制造出种种假象和闹剧来掩盖必须脱离母体、脱离祖国的事实.与其说儿子是在帮苏醒后的母亲适应新的变化,不如说是儿子潜意识里在逃避现实,不愿跨出成长的艰难一步.当母亲拆穿自己的谎言,道出家庭破裂的罪魁祸首不是父亲而是自己和东德的社会制度的真相时,儿子眼中母亲的完美形象轰然倒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最后一点幻想和留恋也随之荡然无存.母亲在当天病危的情节,预示着她所代表的时代和国家将一去不复返.儿子在医院里母亲的床边辗转游移,犹豫不决,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去找父亲,至此才完全摆脱了对母亲的依恋,开始理解和接受父亲,来到他的家中,与他取得和解.

在去寻找父亲的这段情节中,有两个场景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一是当他走出医院的大门打车时发现出租车司机竟是自己昔日崇拜的前国家英雄——宇航员幸格姆·亚恩.宇航员颠倒乾坤似的身份转变给主人公以理想幻灭之感,但同时他的突然出现还有另一重更为深刻的含义,即作为“象征父亲”启蒙处于顾虑彷徨中的成长主体,引导他走上通往成长的道路,就像亚历山大说的:“我们穿过黑夜,就像穿过宇宙,远离太阳系,经过有着未知生命形态的陌生的银河系,降落在万湖.”万湖是父亲的家,那里正灯红酒绿,举办着一场社交派对,俨然是一个小型西德社会.亚历山大轻敲大门,屋内的人很自然地把他迎了进来,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入其中.这段场景象征着亚历山大的成人仪式,他终于走入了社会,与之融为一体.在回来的路上亚历山大问司机:“上面(指太空)美吗?”司机回答道:“上面很美,但是离家太远了!”潜台词是在告诉亚历山大:虽然理想看似美好,但是毕竟与现实相距太远.这当然是对主人公抛弃幻想,面对现实的规劝.另外一个场景就是亚历山大与父亲及同父异母的弟妹一起观看木偶剧《玛萨偶人》,这与影片开头父母离异时,儿子独自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上为“玛萨偶人”举行婚礼的情节相呼应.《玛萨偶人》是一部在东西德都颇受欢迎的卡通片,如果说片头“玛萨偶人”的婚礼暗示了儿子内心希望父母不要离异,家庭团聚的愿望,那么后来的“玛萨偶人”的出现则是对这种愿望的实现,儿子与父亲获得了团聚,逐渐接受了父亲所代表的西德,父亲和母亲即将再次相见,冰释前嫌.于是在父母相见后,他断然决定结束自己导演的所有闹剧,和过去的一切说再见,开始面对新的生活,这就是影片片名“再见,列宁”的真正内涵.影片的结尾与之呼应,象征社会主义祖国的母亲在片尾安然逝去,她的骨灰按照遗愿被火箭模型送向高高的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礼花,随后飘散在广阔大地的各个角落,这一场景是对伴随母亲一生的那个时代和信仰的告别,也标志着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东德年青一代准备好迎接新的未来.儿子由开始对母亲的依恋,对父亲的排斥,转而到摆脱对母亲(母亲所代表的国家——东德及其思想价值观)的崇敬和不舍,认清了现实和自己的幼稚可笑,开始理解和接受父亲及其所代表的西德社会. 二

整部电影似乎呈现了儿子超越俄狄浦斯阶段,获得成长的过程,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源自德国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讲述一个人在社会现实中的成长过程,即主人公通过各种磨炼,通常是在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之后,由童年时的幼稚无知而逐渐达到思想和性格上的成熟,认清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和作用,使个人与社会相适应,从而获得成长.它是德国特有的一种小说形式,但也可以说是德国特有的精神形式,在各种艺术领域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相较于英法小说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和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更注重描述个人对社会现实的体验及他所认识的人生真谛,具有强烈的德国式的批判和反思色彩.然而本片讲述的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艰难历程,还有隐匿于成长事件中的“历史寓言”,即通过它影射东德人在两德统一前后的复杂心态历程,意识和行为的变迁,揭示出那一代东德人的生存本相.两德统一后,国家的消亡让东德人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身份、工作、社会地位和正常的家庭生活,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失落感,对前途感到迷茫.影片中失业而牢骚满腹的邻居大爷,酗酒堕落的学校校长等都是这些东德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处在矛盾的情绪中,无奈告别过去,不得不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新的体制和价值观,而新旧交替必然会发生许多碰撞和冲突,亚历山大与银行职员在换钞时就发生了激烈的口角,面对只认规矩、不讲情面的西德体制,他除了破口大骂别无办法.他还几次三番地与姐姐及其西德男友发生争吵,为他们自私自利、不顾母亲安危的冷血做派而感到气愤.尽管面临着许多磕磕碰碰,这些年青一代的东德人仍旧对不可知的未来怀抱着希望,但因其不可知,心里又有着一种隐隐的担忧和恐惧,因而显得有些退缩,不敢面对.这既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磨难、迷茫和困惑,也反映出东德人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影片中亚历山大和女友在酒吧约会时的场景充分体现了这种模棱两可的中间状态.两人走进了一座尚未拆除完的房屋中,坐下闲聊,谈论父亲的出走,信仰的随风而逝,伴随着主人公的画外音:“未来在我们手中,不确定,但还有希望.”渐渐地镜头推远,展现出全景,这时观众才发现他们正坐在一所破落房屋二楼的断壁残垣上,前方是空荡荡的一片.这个场景具有很强的视觉观赏性,同时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两个年轻人在破旧的房屋中(解体中的东德),背靠着一片废墟(残破的过去),坐在房屋的断层边缘上(身处过去与未来的交界处),面朝着前面黑夜中开阔空旷的场地(自由但又未知的将来).

影片成功地把个人的成长故事和历史社会的发展变迁糅合在一起,亚历山大与西德同事丹尼斯自拍的三部影片不仅折射出亚历山大成长心态上的微妙变化,而且演绎了一出西德人逐步向东德靠拢,最后被东德和平收复的国家神话.他们有意识地剪辑穿插大量真实的历史画面镜头并配以丹尼斯精彩的现场表演镜头,编造出了母亲能够接受的,其实也是亚历山大自己渴望的历史事实.其中前两部短片中亚历山大立场非常鲜明,几乎是一边倒地在赞颂东德,贬斥西德,可口可乐被说成是20世纪50年代东德的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的社会主义饮料,画面中西德人吸毒、失业、对新纳粹和选举结果不满,纷纷越过柏林墙逃往东德,得到了东德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些精心编造的谎言不仅为整部影片增添了荒诞幽默的色彩,而且也反映出亚历山大内心对母亲/祖国镜像的想象性认同,然而谎言终归是谎言,它总是会被现实无情地击破,当亚历山大为自己导演的好戏自鸣得意之时,意外状况不断发生,让他不得不编造下一个谎言来自圆其说.在经过了一番疲于奔命的修补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计划永远赶不上外界的变化,只有不断调整自身,适应新的环境,于是就有了第三部短片的诞生.第三部短片是亚历山大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尤其主人公借助“新一代领导人”幸格姆·亚恩发表的全国演讲可以说是他自己的成长宣言:

当我们经历过一次奇迹,从遥远的宇宙观察我们蓝色的星球,看到的东西会不一样.在广阔的宇宙中人类显得渺小和不重要.人们会问人类达到了什么?他们又有什么样的目标?又实现了多少?我们的国家今天又迎来了它的生日,从宇宙上看它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是去年有数千人来我们这里,这些我们曾经的敌人,如今想和我们共处,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并不完美,但是我们信仰的东西,一直鼓舞着世界上很多的人,或许有时候我们的眼中迷失了目标,我们思考着,社会主义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与别人言归于好,与别人和平共处,不仅去梦想更好的世界,而且要去实现.我决定,开放德国边界.

这段话从个人的角度说,是亚历山大从对母亲/祖国的想象性认同过渡到对社会主体/西德的象征性认同的一个重要转变,因为他从内心已经决定与象征“他者”的西德社会妥协并融合,将社会历史过程和个人发展整合在一起,不再是耽于幻想,而是要到社会中去通过行动来实现梦想、实现自我,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对、自由、平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历史政治的宏观角度来说,是对东德所代表的精神内涵的阐释和宣扬.站在为全人类福祉的高度上来看,民族和国家的纷争,个人的荣辱得失显得微不足道,人们应该学会妥协和宽容,坚持崇高的信仰,将这种信仰付诸实现.东德虽然没有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他们的精神家园,正如短片最后的总结陈词:“许多人都想留下来,他们寻找资本主义残酷的生存斗争之外的另一条出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追求飞黄腾达和消费刺激,不是每个人都有自私冷酷的人性.这些人想要过另一种生活.他们觉得电视机、录像机、汽车并不是全部.他们要用意志、精力和希望去实现另一种生活.”

主人公用拍电影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幻想和美梦,因为电影制作本身与梦的机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即将童年记忆、创伤情境和愿望(或),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加工和组合,使其表现为某种以形象呈现的叙事.亚历山大和丹尼斯在制作影片时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历史纪录片影像与自拍影像相拼贴,打破了虚拟世界和真实历史之间的间离,制造出了一幅让人切实可信的幻象,它不仅是亚历山大为了避开现实中的象征秩序而建立的想象王国,而且通过混淆真实与虚构的观影体验,东德观众对国家的想象得以投射在银幕的理想世界之上.导演通过自制影片这段情节巧妙地影射出“电影-梦工厂”的魅力,电影向观众提出了释梦的要求,而释梦行为本身也为观众带来了观影的快感.这里不仅有亚历山大的梦,还有他自己的梦.作为一位西德导演,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待东德,也许更能识别出它不同于西德的独特之处.他希望通过影片使人们对逝去的东德重新审视,看到它美好的一面,唤起人们对某种感情、精神和信仰的忠实追求.制片人斯坦芬·阿迪特曾经慨叹西德耗费了几千亿实现了两德统一,本应该通过统一向东德借鉴到的许多东西,却被愚蠢地忽略和抛弃了.可见主创人员的主旨还是想通过影片宣扬一些富足的西德社会缺乏而贫穷的东德社会所独有的高尚和美好的东西.所以这部影片表达了主创人员或者说某些西德人对东德的乌托邦理想,并且把自身的这种理想通过主人公亚历山大传达给西德观众,而东德观众则通过“怀旧式”的观影治愈社会文化心理的创伤记忆,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慰藉.《再见,列宁》上映后,导演曾谈到一个有趣的观影现象:“在柏林,如果夫妻双方一方来自东德,一方来自西德,看电影时有时是西德人笑,有时是东德人笑.”可见,无论观众来自哪里,他们都从影片中获得了愉悦和满足.


细细品味整部影片,我们发现它所呈现的并非日常生活中上演的一幕家庭悲喜剧,也并非单纯的自传式成长记录,而是导演编织的历史政治寓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男友和宇航员不过是精心设计的符号、能指,他们成为导演书写这段历史的最佳载体.尽管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他对历史题材的偏好,不断强调影片所讲述的,只是一段“普通人的遭遇”,但是当影片涵盖了两德统一前后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场景,它便不可能与历史政治无涉.只是在这里,导演抓住了历史的根本,历史所关注的最终还是人,人才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应该给“人”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样,反映历史的电影也是如此.导演沃尔夫冈·贝克选择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切入,用他自己的电影语言重新理解和诠释了历史,更重要的是引导观众重新审视了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反思人性,从而达到自身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沙蕙.答案在风中飘——德国电影《再见,列宁》观后[J].天涯,2004(03).

[3] 万静波.沃尔夫冈·贝克:《再见,列宁》怎样拍成[J].南方人物周刊,2009(45).

[4] 杨慧.法斯宾德之后——90年代以来的德国电影[J].世界电影,2006(04).

[5] 对制片人斯坦芬·阿迪特的采访[OL].http://.good-bye-lenin.de/int-arndt.php.

[作者简介] 高晓倩(1976—),女,江西南昌人,硕士,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德语文学与文化.

类似论文

我与《领导文萃》的故事

我是一名学生,也是《领导文萃》的一名忠实读者,现在就读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系 从高一年开始,我便与《领导文萃&。
更新日期:2024-9-23 浏览量:118807 点赞量:25593

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与《名作欣赏》的故事

最初和《名作欣赏》相识是在省内一所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图书室里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金色的阳光洒满了蜗居三。
更新日期:2024-12-15 浏览量:157185 点赞量:34128

《新华字典》的故事

1948年10月末的一个黄昏,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傅作义部防守的古都北平,攻城战役一触即发 就在这炮声隆隆、人心惶惶的时。
更新日期:2024-3-2 浏览量:8297 点赞量:2863

《新闻调查》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从1996年5月17日开播至今,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走过了十个春秋 播出的459期节目,记录了一个栏目对真相的不懈探寻,记录了转型。
更新日期:2024-8-8 浏览量:17430 点赞量:5386

我与《讲刊》的故事

3月份的《讲刊》我是倚在床头一口气读完的 合上杂志的最后一页,窗外的天空己露出一丝曙。
更新日期:2024-8-15 浏览量:104606 点赞量:2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