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其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

摘 要 :会计计量一直是会计系统的核心问题.二十世纪末,由于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计量模式已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要求对计量模式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首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模式,并将其逐步应用推广至会计准则中.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也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之一.

关键字: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 应用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并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及其相关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依据其未来可以产生的流量及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评估确定.


(二)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

首先,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信息公开、对称的.国际会计准则、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依据制定公允价值,适用于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而我国市场发育不完善,公开市场的容量小,交易的品种少,很多商品没有活跃的交易,资本市场不完善.

其次,交易双方的自愿行为,即以公平交易为前提,交易中不存在欺诈或强制性的成分.

最后,必须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假设,即假设企业处于正常的持续经营状态,不打算清算或以不利的条件进行交易.

二、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始计量中使用公允价值

在初始计量中,自愿买卖的双方在公开市场上所支付或收到的或其等价物就代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都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是在非交易中,当交易的资产或负债无法被客观地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就要采用现值技术进行估计.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中,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对于接受捐赠资产和盘盈资产的初始计量,也遵循了以上确定公允价值的原则.

(二)后续计量中使用公允价值

资产和负债在入账后,由于多种因素会导致其价值发生变化,所以还要在资产和负债确认以后的期间对其价值的变化进行计量.对此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重新计量法,二是利息法.重新计量法是对资产和负债重新确定一个账面价值,而与以前的数量无关.利息法则是一种常用的会计摊配的方法.利息法的使用大多都是以合同约定的流量为基础,并假设一个不变的实际利率.只要对期望流量的时间和数量的估计没有改变,对于资产的实体消耗或负债的减少通过利息法的分摊,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的使用主要表现在:

1.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按现行准则和制度要求,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资产进行全面的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期末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该项资产发生减值,应改按公允价值重新计价,减值部分作为费用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应计提减值准备的八项资产,期末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是不同的.

2.利息法(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摊配程序的应用.实际利率即为内含报酬率,是使一个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摊销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企业会计制度》第73条规定,“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内按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要求承租人和出租人在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未实现融资收益时,首选实际利率法,并且规定出租人应当定期对未担保余值进行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由此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未担保余值得以恢复,应当在原已确认的损失金额内转回,并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除在上述资产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属性外,其他会计要素的计量也应用了该属性.如收入要素就是按现行市价来计量的.再如负债要素,由于它是经过一段时间才需偿还的,而货币又有时间价值,企业未来偿还的数额一般都大于负债实际发生时的数额,因此负债实际发生的数额实质是未来需偿还数额按一定利率折算成的现时价值.

(三) 在其他方面使用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除了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应用以外,还普遍应用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的核算中.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经济领域发挥真正的效应,避免出现人们担心的人为操纵利润现象,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平性

某些时候,资产(或负债)即便是有交换并形成了一个交换,也不一定存在着活跃的市场和可观察的市场,而是基于交换双方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评价,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可见,公允价值就其目的来说,本应是寻求一种客观的价值(即使用价值),然而客观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才能实现,在运用公允价值时必须做到公平公允.

(二)对公允价值的合理确定

现实中,一些项目可以直接依据市场交易来确定其公允价值,但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这就需要估计其流量以确定其账面价值,即利用现值法来估计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中的现值技术,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因未来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故在计量操作上往往面临一定的困难.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技术层面问题的解决只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可能性,运用中的真正公允必须解决人为操纵问题.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先天不足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因此,关键的措施是尽量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只有这样,才是公允价值能在我国合理运用的根本保证.

(四)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建立公允价值审计制

随着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和其他领域广泛运用,需要在会计报告中增加对公允价值的披露,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公允价值的审计业务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加大了审计风险.要求审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因素,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进行科学测试,同时需要对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这些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积累更多的经验.

(五)构建公允价值理论框架,逐渐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我国的具体准则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及会计基本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是必然的.尤其是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真实性的需求,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要求在会计具体准则中应对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和详尽说明,以便于会计人员实际操作,避免由于制度漏洞而被人为操纵.同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增强具体准则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总之,运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过程,涉及到了技术、制度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还有待于相关理论发展和使用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环境的改善,公允价值的合理使用必定会进一步提高并改善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使之向外部投资者提供更为真实的企业价值信息.

类似论文

公允价值计量下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摘 要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其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是此次准则修改的亮点 伴随着公。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22169 点赞量:6730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摘 要]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健全,市场形成体系还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反映企。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21485 点赞量:6572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的

摘 要:会计稳健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虽然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加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7193 点赞量:11941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利弊

[摘 要]伴随着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分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历史成本计量远远满足不了新经济业务的发展要。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2510 点赞量:8252